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宋明的哲學(經學)

 

    唐朝即亡(公元906),繼之是五代之亂,後宋太袓統一天下(公元960)

 

    宋朝(公元960-1130),加上南宋及金朝(公元1130-1279),元朝(公元1279-1368),明朝(公元1368-1644),這七百年的時間使中國的哲學的形式定了型。儒學的發展是由唐朝延續下來,成為這時期最主要的哲學思想。佛學也深入民間。

 

1. 宋明儒學思想

 

    經學是研究儒家經典的學問。儒家經學的發展史可說有三大變化:就是漢學(長於訓詁,把經典字義加以解釋),宋學(長於義理,強調經典的哲學),清學(長於考證)o

 

    當時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范仲淹與歐陽修兩位所定下來的儒學思想派別。

 

    范仲淹(公元989-1052)是宋朝進士。在蘇州設立學院,講授經學,尤以「易」與中庸為重。認為「易」與中庸為學問的根本。與范仲淹一派相對立的為歐陽修(公元1005-1070)。歐陽修的經學是以春秋為中心。

 

    以下是當時代各儒家學者的哲學概說:

 

1. 周濂溪(公元1017-1073,宋朝)。他的重要著作有太極圖說及通書等。他認為宇宙的根源是太極。太極,從它的無始無終無聲無臭的方面看,又叫著無極。太極是道。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所謂靜由於無欲,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於是兩儀(陰陽)便成立了。陽是動的,陰是靜的,二者相合,變化而生金、木、水、火、土、五種氣(元素/五行)。這五種氣依次流佈開去,就有二四時的區別。五種氣可組成「坤」、「乾」,「坤」道成女,「乾」道成男,從此萬物化生。

 

根據周簾溪的見解,他以為太極化生萬物,人為最靈。為什麼呢?因為人類是稟太極,具五行之性的緣故。太極之理即所謂誠,也就是人類的本性。誠是純粹至善,所以人類的本性也是純粹至善的。善是先天的,惡是後天的,人性本善,但一接觸外物,欲使人動心,惡就因此產生。

 

    總括來說,周濂溪是宋代哲學的開山鼻袓,他以「易」與中庸的哲學為骨幹,再參以佛道二教的思想,樹立了他的本體論。

 

2. 張橫渠(公元1020-1077,宋朝)。他以為宇宙的本體乃是太虛一元之氣。太處是無形無聲的東西,但同時卻是氣的本體。在發散而末凝聚的狀態中的氣就是他所說的太虛。氣就是太虛。陰陽的二氣卻是太虛的屬性。這陰陽二氣相交,宇宙萬物於是產生。宇宙萬物千差萬別,互不相同,但考其根源卻無一不為陰陽二氣所構成。因此,人也是陰陽二氣所凝聚而成,人之各有不同之氣質,是因為二氣凝聚有所正,偏而成。

 

    他以為學者修養的方法在於自己能夠變化氣質。變化氣質有兩種方法:第一,要個人的動作合乎禮,第二,要虛心。

 

    最後,他認為物與宇宙原是一體的。換言之,我與非我的界限是沒有的。一般世人只認識到物與物互相對立的那種相對界中的知識,這只是小知。聖人即不然。聖人能夠體驗到物界以外的知識,是因為他們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3. 程明道(公元1032-1085,宋朝),程伊川(公元l031-1l07,宋朝)。兩人抱著倡明儒學的目的,把他們畢生的精力,從事講授儒學的工作。他們的學生竟佈滿了全國。兩人的性恪不相同,學問重點也因此不相同,以下是兩人的學說:

 

第一,就形而上學講,明道以乾元一氣為宇宙萬物的根源,主張的是一元論,伊川以理氣二者為宇宙萬物的根源,氣是質科,理是形式,氣是形而下的,理是形而上的,主張的是二元論。

 

第二,就心理說,明道以為性就是氣,氣就是性,絕對之性無所謂善惡,至於相對之性方有善惡可言。善惡是後天性的相對而產生的。伊川則以為原之性絕對是善,不善的由來是因為氣稟昏濁的緣故。

 

第三,就倫理說,明道主張「敬以直內,義以方面」。伊川則主張「涵養需用敬,進學在致知」。

第四,就方法講,明道認為學道之先必須直覺地認識「仁」的原理,只要用誠敬加以保存,就用不著防閑,用不著窮索,所採取的是直覺的綜合的方法。伊川注重格物窮理,所採取的方法是理知的,是分析的方法。

 

4. 朱熹(公元ll30-1200,南宋)。天資聰慧,五歲能誦孝經,十九登進士。朱熹的宇宙論乃是周濂溪的太極說與程伊川的理氣二元論的綜合。他認為宇宙的本體為太極,而太極是綜合理氣的二元。但他也認為太極是「理」,但是這個「理」卻是無時不在,無地不在,超越時空的絕對東西。這太極之「理」與理氣之理不相同,他認為太極之「理」是指本體而言,而理氣之理是指作用而言。這現象之理氣都要歸回太極(即「理」)的一元。接下來,他以氣稟之不同來解釋宇宙中萬物的差得。

 

    朱子又參照張橫渠與程伊川二人的人性論來發展其人性觀。他認為性可以分為本然之性(也就是「理」)與氣質之性(由理氣之氣而成)。因此,人之善惡是出於氣質之性的氣質的偏差。對朱子來說,教育的目的在於使氣質的性恢復本然的性。

 

    另外,他接納天地化生萬物的觀念。不過認為仁是天地萬物的心,因此,萬物的內心就有仁德的存在。而求仁的方法是修養。修養有兩個方法:一是居敬(心理精神的陶治),另外是窮理(外面知識的探求),而內外合一,融會貫通,才是修養之道。

 

5. 陸象山(公元1139-1l92,南宋)。名九淵。他幼時就已覺悟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就此推論出心即理的結論。認為「理」編滿及充塞著整個宇宙。理就是道。就天的方面講,叫著陰陽,就地的方面講,叫著剛柔,就人的方面講,叫著仁義。

 

     他又把這個「理」加以唯心的考察,認為宇宙就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切天地萬物的現象都是心的現象。離開了心,便沒有天地萬物的存在。這是個澈底的唯心論。

 

6. 王陽明(公元1472-1523,明朝)。名守仁。考試婁次失敗,年廿十八方登進士。他的學說可分為三大綱領:

 

    . 心即理說。這是承接了陸象山的唯心論思想。

    . 知行合一說。認為先要有知,才可以有行。兩個部要按著次秩一起出現。

    . 致良知說。良知是本醴,是心的天理。是超越的,是先天的。這良知會使人產生惻隱之心。惡的產生是因為私欲。人要正心,才可以明德,至善。

 

2. 佛教的衰落與襌宗的興盛

 

    隋唐二代為佛教極興盛的時期。不過唐帝武宗(公元854)崇信道教,決心廢佛。下破佛令,毀佛寺四萬餘,將僧尼二十六萬人迫令還俗,這是佛徒所遭的「法難」之一。當時其他宗教也遭同樣的命運。後來,在五代周王時(公元955)又遭法難。使到佛宗有一蹶不振之象。至於禪宗,因為不注重佛經,只注重以口傳教,遂有獨霸佛教界的趨勢。

 

    襌宗可以說是綜合三教:它雖名屬佛教,暗地裏卻包攝著老莊和儒家的思想。換句話說,襌宗實在是把老莊的思想與風格攝人於生活內,同時又把儒教的禮儀吸收到寺院的禮儀之中。因此,禪宗是最適合中國人的胃口。禪宗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即「即心是佛,是心作佛」;要以打坐默想(空其心),進入與自然界合一,靠直覺來悟道。

 

3. 道教的衰落

 

    道教教理受了佛教的影晌漸漸深化。而道經的內容也多抄襲佛經而來。當時最流行的道教是全真教。

 

    全真教的理論有十五論。第一論為住奄,第二,雲遊,第三,學書,第四,合藥,第五,蓋造,第六,道伴,第七,打坐,第八,降心,第九,鍊性,第十,配五氣(五行精氣於一身),第十一,混命(算命),第十二,聖道(積功德),第十三,超三界(欲、色、無),第十四,養法身,第十五,離凡世。

 

    在元朝時,道教(全真教)也曾經流行一時。今天我們有唐佛、宋儒,元道之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