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信』的真諦

 

    既然『信』是學習認識上帝的先決條件,是神學的根基且帶出神學的真正功用,我們必須弄清楚『信』的真諦是什麼。聖經所說的『信』並非現今世人眾說紛紜流行的看法,如「隨意亂信,迷信,自信」等;『真實的信』也不等於同意接受聖經道理而已。

 

1. 冒牌的『信』

 

    聖經裡提及一些不同種類的『信心』,與『真實的信』有別,因不能帶來得救的果效:

 

1)傳統的信心:理智上依照傳統認同聖經真理,卻沒有在靈命生活上有真誠的回應,此種信心對真理並不認真,對所信的對象未產生生命關連(徒二六27-28;雅二19);

 

2)暫時的信心:良心或情感上受到感動接受了聖經真理,但是生命沒有真實的改變,此種信心經不起環境苦難的考驗,不能持久(太十三20-21;來六4-6;提前一19-20;約壹二19);

 

3)神蹟的信心:看見或經歷了神蹟奇事而願意接受聖經真理,然而本末倒置,追求「蹟」超過追求「上帝」,對上帝沒有真實的認識委身,此種信心會因追求神蹟而走偏,或因未能繼續得到神蹟而萎縮喪失(太十六1;徒八9-25;十四11-18;林前一22)。

 

2.      『信』的真義

 

    聖經所說的『真實的信』就是『得救的信saving faith』(提後三15)。聖經舊約強調此『信』的基本意義為「確定、實在、可供立足的確據」。新約關於『信』的教導,乃是承接舊約發展成一特定的用法:強調信者與所信對象之間切身親密的『真實信靠』關係。因此,『信』含有兩方面的意義:

 

1)客觀事實層面,指『信仰』即所信的具體對象或內容;

 

2)主觀經歷層面,指『信心』即信者本身的委身投入。

 

    這兩者密不可分,是同一體之兩面,缺一不可。總的來說,『信』就是:以真實可靠的主為中心,確實向祂委身投靠。

 

3.      『信』的焦點

 

    聖經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這清楚表明『信』是確定實在的(『實底、確據』),正如以上所述。因所信的主耶穌是真實可靠,所以祂就是信心的實底與確據。至於『信』與『所望之事、未見之事』的關連,十一章全章告訴我們:『信』就是心靈的眼睛看見了肉眼不能看見的(13節,21節);『信』就是心眼注目看肉眼看不見的主,所以十二章2節總結說:「仰望為我們的『信』(原文直譯)創始成終的主耶穌」。聖經所說的『信』就是注目仰望基督。

 

    基督乃是你我『信仰與信心』的中心,祂更是你我『信』的本源,祂為你我的『信』創始成終。換句話說,是主耶穌創作你我的『信』,信心是從上帝而來的(弗六23),因此『信』絕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真正的『信』是不看自己(不依賴人的理性、經驗、傳統為最高權威)。所以『信』不是知識學術上的自我判斷,也不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投射;『信』絕非勉強自己去接受明知與事實相反的事,更非在不明真假時作賭注式的選擇。簡言之,『信』就是『放下自己,進入基督』。

 

4. 『信』的根據

 

    『信』並非來自理智的辯論或情感的經驗或教會的傳統。真正的『信』是根據真理,所以才是確實的。而主的話就是真理(撒下七28;約十七17)。因此,歸根究底來說,『信』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聖經就是基督的話,我們要將之豐豐富富存在心裡(西三16),才會有充充足足的信心。所以『信』的根據是上帝的話即聖經。總而言之,『信』乃是透過聖經,在基督裡,對創造主救贖主上帝,在理智上真實認識、情感上熱誠皈依、意志上完全交託,所產生的『生命關連』與『生活方式』。基督徒的生命與生活乃是本於這樣的『信』,以致於這樣的『信』,此即『義人必因信得生、因信而活』的真義(羅一17)。

 

『神學』的前提

 

    希伯來書十一6告訴我們,人必須有『信』才能到上帝面前來從事神學研究(即過『學上帝』的生活),得上帝的喜悅,此即神學的前提。凡到上帝面前來學習認識上帝、愛上帝、服事上帝的人,必須『信』兩件事,即在信仰的「根基foundation

與「功用function」兩方面:

 

1.       『信有上帝』-信仰的根基

 

    照原文直譯應為『believe that He is信上帝是上帝,如其所是』。換句話說,來到上帝面前的人,首先不只是要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更是要相信這位上帝是自有永有,絕對的真神;人不可照著自己有限想法,不論是來自意念(賽五五89)、理性(伯十一7)、經驗(賽四十18)、或傳統(可七89)自以為是地來認識上帝。人必須照著上帝所定規的方式來學習認識祂,即照祂在主基督耶穌裡所啟示的,不然則神學研究就變成『世人的理學、虛空的妄言』的俘虜,依循『人間的遺傳、世上的小學』求新求變( 西二:6-10)。換言之,神學乃是藉著『信』來學習認識上帝、傳講上帝、榮耀上帝、享受上帝。『信』是從聽道而來的,而聽道是從基督的話(即聖經)而來的(羅十17)。神學可說是以研讀上帝的話、信靠上帝的話來認識上帝。所以,以聖經為本的『信』才是神學的根基。

 

2.  『信上帝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信仰的功用

 

    不信的人、沒有信心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因此,神學的出發點必須是信心,尋求上帝在基督裡的啟示。此處『尋求』是指「專心真誠尋求」(耶二九13;徒十五17),也就是以心靈和誠實,在聖靈裡按真理來敬拜上帝。換句話說,尋求上帝的人必須以在聖靈裡的心靈,按真理的誠實來學習認識敬拜上帝。事實上,天父同時在尋找這樣的人來敬拜他(約四23-24)。主應許凡尋找的就必尋見,叩門的就給開門(太七7-11)。上帝對那尋求他的人所給的賞賜是極大的(創十五1),那『賞賜』是永生、榮耀、尊貴、平安(羅馬書二7-10),是靈魂的救恩,與那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9)。詩篇四三3-4乃是每一位尋求學上帝之人的禱告與所得的賞賜,因為上帝自己就是我們最大的喜樂。我們的好處不在上帝以外,唯有上帝才是人的最大福份,所以「追求上帝自己、討上帝喜悅、得上帝賞賜」才是神學的真正的任務與功用。

 

 

何謂『神學』

 

    『神學Theology』是由希臘字「Theos上帝」與「logos學」所組成,意即「學習認識上帝」。簡言之,『神學』即是「學上帝」,乃是靈修、敬拜、讚美的生活。

 

誠如中世紀神學家阿奎納Thomas Aquinas所言:「神學乃是為上帝所教導、教導我們認識上帝、引導我們歸向上帝」。所以『神學』就是「靈修,靈命造就」,就是聖經所說的:「屬靈的人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給屬靈的人聽」(林前二13)。

 

『神學』是以『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即聖經,上帝的話)來學習認識上帝。我們必須照著上帝自己所啟示的來做神學討論與研究。正如現代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給『神學』所下的定義:學習聆聽聖靈在聖經中所說的話,照著遵行來改正指引我們的生活。

 

因此,在談論神學之前,必須先以『主啊請說,僕人敬聽』的心謙卑聆聽上帝的話。唯有如此,神學研究才會正本清源,才會帶來生活的實效。如此的神學才會使人真正認識上帝,學上帝。

 

    真正認識上帝的人,必然愛上帝、服事上帝。所以,『神學』就是學上帝、愛上帝、事奉上帝, 這是一體的三面,缺一不可。誠如十二世紀的著名禱文『每日求主三件事』所說的:「更清楚認識你,更親密愛你,更緊緊跟隨你」。這應是每一位上帝的兒女(學上帝的人)的心態與心願。

 

由此可見,神學並非只是研究一些關於上帝的事情,乃是親身認識上帝,與祂有生命連結的關係。神學即是生命的工作,也就是信仰與生活,並非理論與空談。所以,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就不能從事真正的神學研究。

 

神義論(Theodicy):上帝在苦難中的攝理

 

(一)聖經教訓

1. 舊約

(1) 苦痛為人類之罪的後果

(2) 論及義人受苦而惡人發達

(3) 論及無辜受苦者上帝為其伸冤


2. 新約

(1) 義的基督為不義的人類受苦

(2) 門徒受逼迫之苦

(3) 苦難並不都直接因罪而來

(4) 有的苦難因試煉或管教而來

(5) 受苦為使信徒像基督(羅8:28-29)


(二)非基督教看法

1. 否認上帝的善良慈愛

(1) 斯多亞派

(2) 自然主義


2. 否認上帝的全能

(1) 道德二元論

(2) 有限的上帝


3. 否認苦難的真實性

(1) 佛教

(2) 基督教科學派,創始人:Mrs. Mary Baker Eddy


(三)基督教的解答

1. 上帝在基督耶穌裡與我們一同受苦

2. 上帝定意的苦難和祂允許的苦難不同

3. 苦難的不同功能

(1) 報應

(2) 管教

(3) 試驗

(4) 啟示,例:耶利米、何西阿、耶穌

(5) 代替

(6) 見證

(7) 末世臨近的記號

(8) 與基督契合:補滿基督患難的虧欠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重生的意義

【水的工作】

約翰福音三章五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的國。」

基督耶穌提到,如果你要跟上帝的國有份的話,一定要有水和聖靈的經歷,才可以進上帝的國。水的是什麼意思呢?這水是代表內在的潔淨,以西結書第三十六章二十五節,也指出這樣的一個看法。

 【聖靈的工作】

       接著我們來談聖靈是什麼意思?我們新生命的源頭、主導、主角是來自於聖靈;聖靈讓我們有新生命,聖靈更新我們,讓我們領受這個新的生命。因此耶穌告訴我們:「人若不從水和聖靈生,就不能進的國。」

接著我們看約翰福音三章六節:「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我們要小心不要把經文『肉身』跟『靈』,以對立的想法了解經文,這不是二元的看法,乃是告訴我們,一個人需要有身體的生,也需要有靈生的部分;他不但有bios,也需要有zoe的部分。

約翰福音三章七到八節:「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在經文裡突顯聖靈的主權,說風隨著意思吹,這裡把聖靈說成那個風,我們可以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我們掌握不住聖靈的工作,聖靈有祂的主權。

              關於重生,在約翰福音第三章裡面,有蠻多對重生的教導。在保羅書信裡,說保羅用不同的方式,教導重生的意義。提多書第三章的第五節,保羅怎麼教導關於重生的意義:「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保羅提到藉著重生的洗帶來屬靈的更新,這洗禮就是生命改變的事實。

              所以人會重生,是來自於聖靈的更新,這一點跟我們前面約翰福音的教導是一致的。一個人會重生是來自於聖靈的更新,內在深層的改變,帶出生命的翻轉。保羅在以弗所書也提到重生的意義,以弗所書二章10節:「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我們都是上帝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保羅用一個很特別的方式,來表達重生。我們在基督耶穌裡面是新造的人,得到新的生命,這是保羅的教導。

              另外一處經文,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在基督耶穌裡面我們是新造的人,一切舊的事已經過去了。「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

我們怎麼是新造的人?這個事實來自於在基督耶穌裡,我們才可以成為新造的人。所以在保羅書信裡面,有這些經文教導關於重生的意義,彼得也提到重生的教導,跟約翰、保羅所提到的有點不太一樣。

              彼得前書一章3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彼得特別強調重生跟盼望的關係,因為我們得了新生命,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把這個盼望跟重生連在一起,這部分跟約翰、保羅所講的,比較沒有看到。所以基督耶穌的復活,是我們新生命重生的源頭,因為祂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約翰的另外一個著作-約翰一、二、三書中的教導,跟約翰福音的教導有點不同。約翰書信的教導,比較強調重生帶來行為生命改變的結果。約翰一書二章29節:「你們若知道祂是公義的,就知道凡行公義之人,都是祂所 生的。」

我們知道這世界不公不義的事情很多,但一個信耶穌的人,他已成為聖靈所生,因此他會行公義。

              約翰一書第三章的第九節,再次提到重生來生命行為的改變,約翰一書三章九節:「凡從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因上帝的道存 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上帝生的。」

我們必須解釋,不是一個人重生以後就不會犯罪,這跟事實不太相合。很多重生的人還會犯罪,那這個經文怎麼了解呢?原文意思是說「一個人從上帝生的,就不會不斷地犯罪」,所以「不犯罪」意思,不是絕對不犯罪,我們還是會犯罪,但不會不斷地犯罪,不會把犯罪當作家常便飯,因為他已經生命被改變了。

              約翰一書的第四章第七節,談到第三個生命改變帶來的結果。約翰一書四章七節:「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

一個被上帝改變,被上帝愛所觸摸的人,他應當會去愛人,同時也是一位認識上帝的人。另外約翰一書五章一節:「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上帝而生的。」

重生所帶來的改變,他不但信耶穌是基督,不但愛上帝,也愛從上帝生的其他人;一個重生的人,不但愛上帝同時也愛人。

              約翰一書五章四節:「因為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重生的人怎麼樣勝過世界?又是怎麼樣的世界?這個世界跟前面第二章第十五節有關係,我們來比較一下約翰一書二章15節: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這裡所說的世界,是與上帝為敵的世界;一個重生的人,不會愛與上帝為敵的世界。約翰一書二章16節:「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

              這個世界是試探的源頭,犯罪的地方,這些都是與上帝為敵,從上帝生的應該勝過這一切。怎麼勝過這一切呢?約翰講得很清楚,是我們的信心讓我們勝過世界。求主不斷地賜給我們信心,幫助我們勝過這個世界。

約翰一書五章18節:「我們知道凡從上帝生的,必不犯罪,從上帝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

所以一位從上帝生的,惡者無法害他,所以我們不需要怕。

              約翰一書裡面所講的重生,跟約翰福音所講的不太一樣。約翰一書比較強調,生命改變的結果,但這兩個地方所講的是有關係的。我做一個簡單的小結,重生是一個徹底的改變,這改變代表是新生命的開始,這是聖靈所作成的、所帶出的一個改變,是上帝的恩典讓我們改變,讓我們跟基督耶穌的生命有關係。

 

 

 

聖經中的『重生』

 

 【舊約部份】

              在聖經裡面怎麼談重生,說舊約跟新約在救恩的教導上是一致的。

我們來看申命記第三十章的第六節:「耶和華你上帝必將你心裡和你後裔心裡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使你可以存活。」

摩西在舊約教導上帝要除掉污穢的心,給我們一個新心,這是舊約表達『重生』的事實。所以『重生』是一個屬靈的更新,這更新是一個『新的心』的給予,一個人的所為是從他心裡面所發出,上帝改變我們,要除掉污穢骯髒的心,給我們一個新心更新我們。

              耶利米書第三十一章三十三節:『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上帝要親自把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要從我們心裡面來做改變。以西結書三十六章二十六節:「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

這些都是舊約教導關於『重生』的部分。

 【新約部份】

新約談『重生』的部分,就想到約翰福音的教導,我們看約翰福音的第一章第十二節到第十三節,這約翰福音一個非常深的開場白,講到非常豐富的神學、基督論:「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

一位接待上帝、相信上帝名的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

              約翰福音第三章經文談到法利賽人尼哥底母,他夜裡來找耶穌,他是猶太人的官,這經文對我們是蠻熟悉的經文,求上帝讓祂的真理來對我們來說話。

約翰福音第三章的第一節: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裡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上帝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上帝同在無人能行。」

他一看見耶穌的時候,就稱耶穌為拉比,肯定耶穌是那位上帝來的,這位法利賽人已經觀察耶穌一段時候,他知道耶穌所行的神蹟,不是靠著人的力量,乃是靠著上帝的力量。但是基督耶穌看出他來是有目的的,祂一開始就對他講說:「你需要重生。」第三章第三節裡:『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

              要跟上帝的國有份,人就必須要重生。

第四節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

他聽不懂基督耶穌的教導,雖然他是一個法利賽人,是受過教育猶太人的官,但他以為說基督耶穌所講的,不是zoe乃是bios,他以為是身體的出生。因此基督耶穌在第五節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

一個人要見到上帝的國,他需要重生。

              基督耶穌強調,重生才可以跟上帝的國有關係,並且耶穌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就不能進上帝的國。」

水和聖靈生是什麼意思?一些猶太的作品裡面,把這個水說成為男人的精水,就是生命的開始跟男人的精水是有關係的,不過這個水是象徵一種內在的潔淨,一種內在生命的改變,這個內在生命改變的教導,我們看以西結書三十六章二十五節:「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

所以這個水是講到內在的潔淨,因此尼哥底母找耶穌,耶穌告訴他要重生,需要有內在的潔淨,不但要從水,還要從聖靈生,人才可以見到上帝的國,才可以進上帝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