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為什麼新正統主義會被稱作 Neo-Orthodoxy(新的正統)

 

 

要理解「新正統主義」為什麼叫做 Neo-Orthodoxy(新的正統),需要從 它的對話對象它的神學取向 來看。


一、歷史背景:它在跟誰對話?

  • 對抗的對象19 世紀的「自由派神學」(Liberal Theology)。
    • 自由派神學受啟蒙理性與歷史批判影響,強調人類理性、道德進步,甚至相信歷史會越來越好。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經驗徹底摧毀了這種樂觀,暴露出人性的墮落與歷史的黑暗。
  • 回歸的對象:宗教改革的「正統神學」。
    • 巴特(Karl Barth)等人認為必須重新回到「宗改精神」──強調上帝的主權、上帝的話語、基督的中心性。
    • 這種回歸看似「正統」(Orthodox),卻同時有新的詮釋方式,因此稱為「新的正統」(Neo-Orthodox)。

二、為什麼叫「新的」正統?

  1. 承接正統
    • 繼承加爾文與宗改傳統的幾個核心:
      • 上帝的超越與主權
      • 人的罪與墮落
      • 基督的中心性
  2. 新的面向
    • 聖經觀不同:加爾文視聖經為上帝的無誤話語;巴特卻強調聖經是「上帝話語的見證」,需要聖靈工作才能成為上帝的話。
    • 啟示觀不同:巴特幾乎否定「自然啟示」,只承認在基督裡的特殊啟示。
    • 預定論不同:加爾文主張雙重預定;巴特重解為「基督就是被揀選與被棄絕的那一位」,更傾向普世救恩的盼望。

三、名稱的意義

  • Orthodoxy(正統):因為它想回到宗教改革的神學核心,與自由派神學劃清界線。
  • Neo(新的):因為它不是單純複製加爾文或路德,而是用現代神學語言重新表達,並修正一些教義(特別是聖經觀、啟示論與預定論)。

👉 所以,它既不是「自由派」,也不是「舊式的正統」,而是「一種新的正統」,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


📌 用一句話總結:
新正統主義被稱為 Neo-Orthodoxy,因為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拒絕自由派神學的樂觀,重新回到宗教改革的神學核心(上帝的主權、罪與恩典、基督中心),但又以新的方式詮釋聖經與啟示,成為「現代化的正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