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神的元旨


「神從無始的永遠,按他至智至聖的旨意,隨己意毫無改變的預定一切要成的 事;然而神並非為罪惡之根源,也不妨害受造之物的自由,或廢除天然之理的自由,及其相互的作用,反堅立之。」「神雖然預知諸般情況下所必成之事,但他預定 任何未來之事,並非只因他預知將有其事,或預定的某種情況下必會發生其事之故。」(韋斯敏斯德信條,第三章,第一,二節)。

神的元旨包含創造者和受造之物的活動。神本性內的活動,乃是由於他本性的存 在而永遠運用的,因此是必然的活動。但是他本性對外界的活動,卻是根據他旨意的決定,因此是包含在他的元旨之內。另一方面神的元旨並不限於他本身一切對外 界的活動,也包含受造之物的一切活動。然而這些活動並不是在同一種方式下實施的。神的元旨的實施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凡是只直接的活動所產生 的事情,如創造的工作(創一、二章)。第二類包括藉著自然定律及受造物按本性所成之事,如四季的循環,五穀的生長,以及世人工作的成果等(詩一O四︰191422~23)。第三類包括那些為神所容忍的事,包括人的罪行(徒四︰27~28;十四︰16;羅一︰24)。

一、神的元旨之性質
 
1.神的旨意是合一的
 
宇宙的存在,見證神的智慧和權能。宇宙中的巨大的星球及彼此之間的相互作 用,地球上的自然境界以及各種生命之精細結構,都證明神的創造乃是按照一個全備完善的計劃。神的旨意雖然是多方面的,並且包羅萬象,但是在基本上卻是合一 的。因為神是全知的,他的知識不同於世人的知識,而是「立即性」和「同時性」的;即是說,在同一個時候,神知道一切事情。他不需要如人一般逐漸學習或吸收 知識,也不需要逐期決定他的計劃。他既在同時即有完善的知識,他的計劃也必是整體性的。

他不需要等待某些事情的實現,再作進一步的計劃或打算;而由於他能力的保證,可以同時作全盤的計劃。「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賽四十六︰10。參伯九︰12;羅九︰19)。

但是由於人的思想不是「立即性」,而是連續性的,我們無法在一瞬之間,同時想到神一切的旨意,而只能逐條思想和研究。再者,神的旨意雖是合一的,但各項內容在歷史中的實施,卻是連續性的,因此我們有時應用複數來代表神的元旨。

神的元旨,並不是根據自然的定律,或無理性的命運,而是按照他智慧的本性而立定的。反之,自然定律乃是根據他的元旨所定的。神自他知識的寶藏中,按著他完全的智慧,決定了一切將要發生之事。「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詩一O四︰24)。「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以知識使深洲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箴三︰19~20。參弗一︰9)。

2.神的旨意是廣博的
 
宇宙和其中萬物,都是神所創造的;他們的存在與生存都是神旨意的實現之結果,並無獨立的存在和生存(約一︰3~4;徒十七︰25)。

一切事物之來源,及他們繼續存在之力量,也都是包含在神廣博的計劃之內。這點已在前章論到神的權能時提過,不再贅述。(參伯十四︰5;詩一三九︰16;一一九︰89~91;徒二︰23;十七︰26;弗一︰11;二︰810;林前十二︰711)。

3.神的旨意是有效的
 
神不但按著他的旨意,決定一切事情,並且籍著他的能力,實行他一切的決定。神若非全能,就無法保證他的旨意必會成就(賽五十五︰11;五十九︰1;羅九︰19~21;約十︰28~29)。前面曾經提過,神的能力不但包括一切他決定所要實現之事,或一切他命定所要發生之事,並且也包括這些事件各方面的可能性。否則他的旨意將被限製於那些實際發生之事件,而他將缺乏選擇之自由和能力了。

當然,如同他的旨意之自由範圍一般,神的全能並非是指他能行一切合理或不合理之事。反之,他的能力也必然是與他的本性相符的。(民廿三︰19;撒上十五︰29;提後二︰13;來六︰18;雅一︰13~17)。

4.神的旨意是不變的

聖經屢次見證,神的旨意是恆久不變的。「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他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詩卅三︰11);「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來六︰17,參箴十九︰21;徒十五︰18;弗一︰4;提後一︰9;民廿三︰19;撒上十五︰29)。

然而,在歷史的過程中,聖經有時提到,神曾後悔或改變他的旨意。例如耶和華看到人的罪惡嚴重,「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創六︰5~7);又如他因見尼尼微人的懊悔,就不照他預說的災禍,降在他們身上(拿三章)。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從數方面來解釋。

第一,聖經有時用人的性情來描寫神的情感和思想,幫助我們瞭解,正如聖經有時用「神的膀臂」等描寫來說明他的能力,雖然,無形的神並沒有膀臂。

第二,尼尼微城的事件是論到警戒。警戒的目的是要勸人悔改。離棄罪惡。如果人聽了這種警戒後,悔罪離惡,神當然不會降災。

第三,神的「後悔」有時是聖經用曲折的方式來啟示神的旨意。如前面第一個例子,聖經首先啟示神的創造之工,然後啟示神因人的罪惡,決定毀滅地上一切的生物;再後啟示神因挪亞的虔誠,決定不再用洪水毀滅人類(創八︰20~22)。這一切的進展,原都在神的元旨之內,但卻是逐漸向我們顯示的。

5.隱秘和顯明的旨意

這個區別並非是出自神學家的幻想,而是有著聖經直接根據的。隱秘的旨意是論 到神命定的旨意,深藏在他心裡,是世人無權過問的。而顯明的旨意則是論到神對人的訓示,是世人應當遵行的。在以色列民未過約但河前,摩西訓戒他們說︰「隱 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唯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廿九︰29)。

舉一個極端的實例。十誡明示,謀財害命是一件大罪。猶大因貪財,出賣耶穌,而自食其果(太廿七︰3~5;徒一︰18)。然而彼得在五旬節證道時說,耶穌「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徒二︰23)。在踰越節的晚餐中,耶穌也曾對門徒說︰「人子固然要照預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路廿二︰22)。

神旨意之奧秘,不是我們追溯的目標,也超乎我們的智慧。摩西對以色列的訓誡,我們應當記在心裡︰隱秘的事是屬於神的,而他顯明的旨意,乃是我們生活的標準和依據。

6.神的旨意和罪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是人的思想不能圓滿解答。有些人為要避免這個困難,認為神的旨 意乃是根據他對人所要作的選擇之預知。但是,這種解釋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的癥結。因為,若是神在人還未存在,更沒有選擇之前,已經「預見」罪在人的身上 之發生,這種情形仍不能滿意地建立人獨立的自由,而且這裡也牽涉到神的預見和他揀選之關係的問題。除非他們相信罪是永存的,及與神並立的,他們仍不能解答 罪是怎樣來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應當注意,

第一,神是一位聖潔的神,不可能是罪的創造 者。另一方面,神所造的人,乃是有自由意志的,因此對他的行動應當負責。但是,如前所述,人的行動也是包括在神的旨意之內的,即是說,在他的旨意內,神也 決定容讓他所造的人,按自己的意思,墮入罪惡中。這一點並不能完滿地解答問題的困難,但聖經明示,人對他的行動是要負責的(創三︰6;耶卅一︰30;雅一︰1315)。

第二,甚至人的罪行,也是實現了神的美德。法老因要奴役以色列民而心裡剛硬,不讓他們離開埃及,神卻叫法老的行動彰顯了他的權能(羅九︰17)。約瑟的哥哥們因忌妒而賣他,神卻利用這事拯救了雅各全家。基督徒不必因這問題感到困擾,倒應學習約瑟的卓見。他對他的哥哥們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20)。

改革宗信徒承認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並且直認它是無法瞭解的,但卻並不因之而 設法強解。我們解釋聖經,必須以不超越聖經本身的教訓為原則。所以我們必須依照聖經的教訓,一方面堅認神的旨意是獨立的,是決定一切事件發生的最終原因, 包括罪的存在和活動,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要依照聖經的教訓,否認神是罪惡的創造者,因為罪惡與聖潔是相對而不合的。

我們同時應當記得,神並不喜悅任何罪惡,在他明顯的旨意中,神始終表明對罪的恨惡(出二十︰57等)。

二、神的預定
 
「預定」乃是神元旨的一部分,論到他對世人(及天使)之命運的旨意。預定論 很容易被人誤解為宿命論,但兩者是不相同的。宿命論認為,凡百事物都已注定,人的行動對他的命運毫無影響。而預定論者則相信,凡百事物雖已由神命定,但人 仍舊對他的行動負責。宿命論者把一切歸諸命運,「聽天由命」,而預定論者則善用神所賜的頭腦常識行事,反對消極性的看法。

聖經中充滿著關於預定的教訓,但是由於它與人的理智似乎無法調合,這項教義沒有被教會一致的接受。一般信徒也由於在經驗上似乎是靠自己的「決志」而信主的,並且因為認為預定的教義似乎是與對非信徒傳福音的責任不符,因此往往不願接受這寶貴並具有安慰性的真理。

改革宗領袖加爾文以及歷代保守派的改革宗教會(包括長老會),承認神的主 權,相信他的一切決定必會成就,包括對人的救恩之決定。另一方面,改革宗同時堅信,神所造的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始祖亞當因濫用自由而陷入罪惡之中,並且 影響到他所有的後裔。罪人仍有「自由意志」,但這「自由」已被罪所捆綁,因此無法再靠他自己的力量,來決定順服神,換句話說,罪人並非一個木偶;他仍具有 「自由」的意志和「選擇」的能力,但他現在的意唸完全傾向罪惡,他的選擇始終是避善近惡(創六︰5;弗二︰13;加五︰19~12)。

1.揀選
 
「人類中被預定得永生的人,乃是因著神在創立世界以先,按他永恆及不變的旨 意,和他隱秘的美意,在基督裡揀選了他們得著永遠的榮耀。這揀選完全是由於他的恩典和慈愛,而並非由於他預知他們將有信心,善行,或他們在信心及善行上的 恆毅,或其他原因或根據;這都是為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韋斯敏斯德信條三︰6

(1)揀選完全是出於神的旨意。聖經裡論到三種不同的揀選,即對民族的揀選;對職分的揀選;和對救恩的揀選。

□對民族的揀選──神在眾民中揀選亞伯拉罕(創十二︰1~3),並從他的孫子雅各揀選了以色列民族。神揀選以色列民族,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別族虔敬,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勢力雄厚,而完全是因為他對亞伯拉罕所賜的應許和建立的恩約(申卅一︰27;七︰7~8)。

對民族的揀選包含對救恩的揀選,凡在亞伯拉罕恩約之內而又順服神的以色列民,在舊約時代不但具有選民的身份,也屬於神的國度。然而屬於以色列民族並不保證同時屬於天國。凡只受外形的割禮而未受內心的割禮之人,仍沒有得到救恩的揀選(羅二︰28~29)。

□對職分的揀選──神在各時代中,揀選某些人,特派他們擔任某些要職,如君王,先知,使徒等。

大衛是耶西的一個小兒子,當先知撒母耳遵神之囑,往伯利恆耶西家去膏封新王時,撒母耳看到耶西的長子以利押儀容端正,身材高大,就心裡認為這是神所揀選的未來君王,但神卻對他說,他不是看人的外貌。他所選的乃是耶西的小兒子大衛(撒上十六︰6~712~13)。

使徒保羅見證說,當他還在母腹中,神已經揀選他作外邦人的使徒(加一︰15~16)。保羅並不誇稱那是因他自己的才幹或決志,反倒自認是罪人中的罪魁(提前一︰5);如同一個未到產期出生的人(林前十五︰8)。他知道,他的得救並擔任使徒的職分,完全是出於召他之神的恩典(林前十五︰10)。

其他門徒的職分,也是如此而定的。正如耶穌清楚對門徒說過︰「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十五︰16)。

職分的揀選,通常包括救恩的揀選,如前面的實例證明。然而有時受選擔任重職的人,在救恩上卻沒有份,掃羅王是一個可能的實例。但這是例外。

□救恩的揀選──個人的得救,也是完全出於神的旨意。一般神學家和平信徒都 承認,神在舊約時代揀選以色列民為他的選民;他們也承認,神在各時代中特別揀選某些人擔任某些職務。但是,論到個人的救恩,許多人卻將自己的理解放在聖經 教訓之上,或者否認救恩的揀選,或者把揀選解作神預見的結果,雖然聖經清楚教訓個人在救恩上之揀選。

個人的救恩,完全是由於神的揀選。最顯明的一個實例是關於以掃和雅各。他們 出自同一對父母,生長在同一個家庭,而且是一對雙生子。以掃是長子,雅各為次子。但神卻揀選了雅各,保羅引用這實例,為要證明神揀選的主權。他說︰「利百加,即從一個人,就是從我們的祖宗以撒懷了孕,雙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作出來,只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就對 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羅九︰10~13;創廿五︰23;瑪一︰2~3)。保羅接著引證神對摩西的話,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羅九︰15;出卅三︰19)。

保羅預料這些話必會引起別的反問︰既然如此,神怎能責怪人的不信或罪行呢?誰能抗拒神的旨意呢?(羅九︰19)。但保羅並不因這種責問而感困擾。他也不否認無人能抗拒神的旨意。他提出神的主權作為答複,說︰「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羅九︰21)。然而,神的主權並不抹殺罪人的責任,所以在同章保羅說︰「那本來不追求義的外邦人,反得了義,就是因信而得的義」(羅九︰30)。

羅馬書第十、十一兩章繼續論到救恩的兩方面,即神的揀選和人的信心。這兩方面不能缺其一,但神的揀選乃是救恩的終極原因(羅十一︰4~7)。在人看來,似乎不合情理,不符邏輯,但保羅並不因之而沖淡神的主權,也不豁免人的責任。他深信這兩方面的真理都是確實的,雖然人的頭腦無法瞭解調和。他用讚歎作結語,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羅十一︰33)。

如同聖經中一切其它的教義,我們的態度應當是謙虛接受,而不應依據自己的理智,擇可信的而信,擇不可信的而不信。我們無權作這種選擇和決定。

(2)在耶穌基督裡蒙揀選。「預定」這個名詞,常會引人想到一種冷酷無情的「注定」,好似神毫無情感地行使他的威嚴和權能,指點某人進天堂,某人入地獄。聖經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神的揀選,始終是與恩惠和慈愛連著的。他揀選我們,因為他愛我們。因為他愛 我們,因此他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他差遣基督到世上來,是要表明他的大愛和恩典。保羅簡潔而直截地說明此點;他說︰「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 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弗一︰4~5)。

「在基督裡」表明,揀選是出於恩典,不是在乎律法。第六節說︰「我們藉這愛 子的血,得蒙救贖。」這裡要提出一點常有的謬見。有些人只談基督的愛,認為我們的得救是出於基督的旨意。他自願來到世上拯救罪人,並婉勸神免施審判。好似 神原來的旨意是施行審判,而是因為聽了基督的懇求,才改變旨意,決定救人。結果,把神(天父)的旨意和基督的旨意放在對立的地位上。

事實並非如此。保羅稱說,神原來的旨意,就是要拯救罪人,而且是在創世之前,已經作此決定,要藉著耶穌基督,成就這救恩的計劃。

神的賜恩,不是由於我們的功績或配受,乃是因基督的功勞,所以是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藉著基督之死,神的愛就顯明了(羅五︰8

神的揀選,並非是一種抽象的決定,而是他的慈愛和恩典的結果。一切蒙揀選的人,都是在基督裡蒙揀選,被圈在基督裡面,成為基督的肢體(羅八︰128~30;林前一︰2;弗一︰10~11;二︰5;彼前一︰2)。又約十五︰19;彼前二︰9;帖前五︰9~10;多三︰4~7
(3)揀選引致信心,產生善行。相信預定論的改革宗信徒不亞於否認預定論的阿米念派信徒,都強調信心是得救的一個要素。這項真理早在亞伯拉罕的時候,已經顯明(創十五︰6)。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列數許多在舊約時代因信而稱義的人。先知哈巴谷說︰「義人必因信得生」(哈二︰4)。保羅也引證這句話(羅一︰17)。並且在他所有書信中,都曾強調信心的重要。

改革宗神學絕非輕視信心的重要,而是要指明信心的來源。這來源乃是出自神,可從下文引證的經節中得到證實。

自從五旬節聖靈降臨後,許多猶太人都因聽了使徒的證道而信主。然而路加卻指出,信心的根源是出自神。他說︰「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指使徒們)」(徒二︰47)。論到外邦人的信主,路加的說明,也是相同。他註解說︰「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徒十三︰48)。

保羅在致帖撒羅尼迦的教會之信中,用一句話同時指出兩點真理,即是︰

□信心是得救的一個要素;

□信心是揀選的結果。

他說︰神從起初揀選了你們,叫你們因受聖靈而成為聖潔,並藉相信真道能以得救(帖後二︰13)。

彼得也用同樣的口氣,寫信給分散在各處的教會。他稱他們為「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彼前一︰2)。

耶穌對那些反對他的猶太人說︰「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約十︰26)。誰是基督的羊呢?就是天父賜給他的人(十︰29)。他們聽他的聲音,也跟隨他(十︰27)。在另一個場合,耶穌對聽眾說︰「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約六︰37)。

約翰福音三︰16常 被錯誤地解作︰得救是人藉著自由意志相信耶穌的結果。這是一節非常寶貴的經文,我們也毫無保留地同意,人若要得救,必須信耶穌。但這經文並未指出人如何會 信耶穌的道理。我們若推敲上文,就能找到信心的來源。耶穌對猶太人的教師尼哥底母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約三︰5~68)。可見救恩是出於神的主權;信心是出於聖靈的運行。

神的揀選,不止是要罪人得救,進入天堂,也是要引領他們成為天國的子民,負起天國子民的責任。神揀選我們,要我們脫離黑暗,進入光明,在生活上表現信徒的體統(帖後一︰11;弗五︰3)。

因此,使徒們一再強調,神揀選罪人的目的,是要他們成聖行善,宣揚基督的美德,活出基督的樣式(弗一︰4;二︰10;彼前二︰9;西一︰13;三︰8~1012~14)。若誤認信主得救是為了獲得一張進天堂的入場券,而在世時仍舊我行我素,在生活上沒有改變,乃是大錯特錯,也是自欺欺人了。

2.遺棄

「至於其餘的人類,神照著他那不可測度的旨意,施恩或不施恩,為使他在受造者身上的至高權能得著榮耀,就越過他們,並命定他們因罪而受羞辱和忿怒,使他榮耀的公義得著頌讚。」(韋斯敏斯德信條三︰7

「揀選」的另一面是「遺棄」,因為揀選的意義即包含遺棄。神若決定揀選某一 些人,那麼一個必然的後果即是有另一些人沒有被神揀選,否則就失去「揀選」這名詞的意義。那些反對揀選的教義之人士,當然也反對遺棄的教義。他們認為,神 的慈愛是與遺棄的教義相衝突的。但是,除非我們否認揀選的教義,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世人將被神遺棄。而且事實證明,在每一個時代中,有許多人沒有得救。

被揀選或被遺棄雖然都是出於神的旨意,但是兩者之間有著一個極重要的分別,凡是被揀選的人,都是在耶穌基督裡被揀選的,即是說他們是蒙恩得救,並有耶穌基督為他們的罪作贖罪祭(來十︰10~12;九︰28);而那些被遺棄的人乃是因著他們的罪而被遺棄的(來九︰27;羅一︰28;三︰19~20;猶4),雖然終極的原因乃是神奧秘的預定。如經上所記︰「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彼前二︰8)。

3.預知

聖經中充滿著關於揀選的道理,使人無法否認。反對「揀選」教義的人,往往用神的「預知」,作為解脫因揀選的教訓所引起之困擾。他們引證羅馬書八︰29,彼得前書一︰2等經文,認為神的揀選是根據他的預知或預見。即是說,神在永遠中預先知道或看見,某人會信耶穌,然後就預定他得救;並且在永遠中預先知道或看見,某人不會信耶穌,就預定他被遺棄。他們企圖用這種解釋來免除神對人犯罪的責任,同時保障人的自由意志及他對罪的責任。

但這種解釋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因為,神若在永遠中已經預知某人會信耶 穌,或某人不會信,而這種預知乃是當他尚未成形出生之前,那麼神的預知,豈非還是決定的因素嗎?他的命運,在他尚沒有機會選擇之前,實際上已經決定。所 以,若要否認神的預定,必須也要否認他的預見或預知。而若要否認他的預見或預知,就要否認神是無所不知的神。

再者,這種理論大大的削弱神的能力。他好似一位君主立憲政體下的一位君王,命令雖由他發出,實權卻在政府人員手中,這樣的一位神豈是聖經中所描寫的神?豈是罪人能信靠的神?

前面已經提過,神的知識是全然的,不是累積的。他同時知道一切之事。上述兩 段經文中「預知」,若用人作例子,如同某人在經過熟思考慮之後,他知道將採取何種行動,他知道哪一種辦法最妥善,然而他決定照此辦法去行。所以「預知」是 指神知道何為最妥善的辦法,然後預定如此去行。當然,我們應當記得,這種解釋是按人思想的過程作比方;對神而言,並沒有時間上的先後之別。

極大多數的經文證明,神的預定完全是按著他旨意所喜悅的。(參前段「揀選」中所列之經文。「基督教要義」,卷三22 。)

4.反對預定論的主要理由

(1)抹殺人的自由意志。反預定論者最常用的一個理由,就是認為預定論抹殺人的自由意志。他們聲稱,人若要對他的行為負責,必須有自由選擇信主與否的能力。

這種說法完全忽略了罪人是在罪的捆綁中存活,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二︰1),只會作惡,不會行善(羅七︰14~18)。根據罪人本性的意志,他只會逃避神,喜愛沉浸在罪惡之中(創三︰8;羅一︰24~32)。

得救若是在乎人的意志,無人能夠得救。惟有依靠神的大能,才能出死入生(弗二︰4~58;約六︰3744;彼前二︰9~10)。

(2)抹殺傳福音的動機。反對預定論的人說,人的得救,若是由於神的預定,那麼凡被揀選的,不必對他們傳福音,他們總會得救;凡未被揀選的,總不會得救,對他們傳福音也是徒然。

這種異議乍看起來,似乎有理,但卻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

第一,神的計劃,不但包括最終的目的,也包括達到這目的方法。神藉著呼召,召回他自己的百姓。耶穌曾說過一個比喻,人若有一百隻羊,失去其中一隻,他必會去盡力尋找那羊,直到找到為止(路十五︰3~4)。迷途的羊,若是屬他的,必會因聽到牧羊人的呼聲而來跟隨他(約十︰27)。故此,凡相信預定論的信徒,因為他確知在世界各處有神的羊,必盡力設法把他們呼召回來。而反對預定論的信徒,則毫無把握是否會找到迷途的羊,因為那得完全靠羊的自由意志決定。

第二,提出這種異議的人,事實上是反對或否定信心的必要。預定論者非但相 信,人的得救是完全根據神揀選的旨意,我們同時相信,神要求罪人信心的反應。保羅在致羅馬人書第九至十一章中,絕不含糊地講述神揀選的主權,但他並不因之 對傳福音之事冷淡下來。事實上,他是最熱心對猶太人和外邦人傳福音的使者(羅九︰2~3;腓一︰13;林後六︰2~10)。這種異議事實上是在與神強嘴,好似對他說,你豈按自己揀選的意旨救人,為何再叫人去白費精神傳福音呢?我們卻應順從基督的吩咐,往普世去傳揚福音(太廿八︰19;羅十︰13~15)。

第三,反對預定論乃是叫人的理論超越聖經的真理。他們根據這種異議迫使基督徒在「神的主權」和「罪人的責任」兩真理上選擇一項。但聖經的教訓卻是兩項都須保留。若撇棄其中一項,同時也必須損傷其中一項。

(3)抹殺信徒行善之志。反對預定論者聲稱,人的得救及最後結果若完全是依據神的預定,那麼被揀選的人盡可以按自己的喜愛生活,不必追求聖潔,不必恐怕審判和地獄的永刑。

這種批評同樣是用人的理論來駁辯神的旨意。它完全忽視了神救人的目的,是要叫他們離棄罪惡,成為聖潔,並且行善。關於這一點,除了前面已經提過的以弗所書一︰4和二︰10外,其他經文多得不計其數。如「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48);「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參羅十二︰2);「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一︰21~22)。

人若自稱是得救的信徒,卻在行為上毫無改變,就證明他並未得救,因為一個真正得救的人,必會棄舊更新,樂於按照神的旨意行事。如約翰所言︰「人若說,我認識(基督),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人若說他住在主裡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壹二︰46)。

(4)引起聽者的反感。有些人並不否認預定論是聖經啟示的真理,但認為為了避免聽者的反感,還是不談此項教義為佳。

若要採取這種態度,那就應當不談福音,因為不單是「預定」的真理,就是整個「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是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林前一︰1822~23)。所以,若怕得罪聽者,引起他的反感,那只有閉口不講福音了﹗
或者反對者的理由是怕引起初信者的反感。但這不是正當的理由,而是自詡比神 聰明,新約的書信,都是對初信者而寫的。如果預定論的教訓對初學道之人有害無益,神決不會感動保羅和彼得等使徒,寫錄這項教訓。然而他們並未因恐防遭初信 者的誤會而略去不談,反倒再三強調神揀選的宏恩。

揀選的教訓是一項極具安慰性的真理。它使我們知道,自己雖是無用的罪人,神卻因在基督裡的大愛,揀選我們,預定我們得永生(弗二︰35;羅八︰28~29)。這項教義並且對我們保證,正因為我們的得救是根據神的揀選,魔鬼的勢力將無法製勝我們(約十︰2729)。

當然,我們不應抓著這項寶貴的教義作為護身符,為所欲為;也不應當持作自滿自傲的武器攻擊別人。一方面應當謹慎解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反感。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因為無法理解、分析,而把它棄置一旁。「神所教導的,我們不應緘口;神靜默之處,我們不應講論。」

關於被提的不同論點


關乎基督徒於何時被提,可概分為四種說法:

一、災前被提論(Pre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係達祕弟兄(J. N. Darby)所主張的,認為全教會應在七年災難期未來以先,也就是敵基督即將出現之前都被提。

二、災中被提論(Mid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教會要被留在災難中遭受敵基督的逼害,直到神最後盛烈怒的七碗傾倒前才被提。

三、災後被提論(Posttribulation Rapture Theory):教會要從頭至尾歷經大災難,直到基督得國降臨時才被提。

四、分批被提論(Partial Rapture Theory):作者則贊同第四種的說法,現歸納重點於下:

【分批被提論簡介】在大災難將臨前,教會中得勝的信徒,即十四萬四千位得勝者,將先被提到神的寶座。他們就是婦人所生的男孩子,也是先獻給主的初熟果子(啟二11;三21;十二5;十四1-5)。

在 天上,他們藉羔羊的血和所見證的道擊潰了撒但,並將之摔到地上。接癧大災難降臨,未獲被提的信徒,即婦人其餘的兒女,要受撒但、敵基督和假先知等的苦害 (啟十二17)。然而「晚期的得勝者」因之而興起,他們為主站住,甚至殉道,得以在災中被提(啟十五2~4;十四13)。

至於大體的信徒因歷經苦難的催逼,也逐漸「烤熟」成為熟透的莊稼(啟十四14~16;利廿三22首句),就得與歷代去世的信徒,於天使吹第七號時(已近大災 難末期),都被提在空中與主相遇(帖前四)。世上的國終成了主基督的國(啟十一15),基督臺前的審判也展開了(林後五9~10,林前三12~15)。同 時,七位天使出來傾倒末後大災,「可能」仍有少數被遺下的信徒暫留在這七碗之災中作儆醒並看守衣服而不赤身的見證,直到災後被提(啟十六15;利廿三 22)。

這見解的一大特點是闡釋了為何得勝者與大體信徒這時 必須被分開的意義。當連天使長米迦勒都無法打勝撒但時,誰有資格去打敗牠,並將之摔下(啟十二7~11)?誰又配被召入萬王之王的軍隊,在哈米吉多頓大戰 中與羔羊一同得勝(啟十七14;十九14),以致撒但被捆基督得國呢?這定規不是平日愛世界,對主不冷不熱的信徒所能擔任的。得勝者在災前先一步被提,實 在也是為癧全教會得以早日被提呢!

近代被神使用的僕人讚同「分批被提論」的有:戈懷德(Robert Govett)、藍格(G. H. Lang)、潘湯(D. M. Panton)、彭伯(G. H. Pember)、賽斯(J. A. Seiss)、史百克(T. Austin Sparks)和戴德生(Hudson Taylor)等人。── 倪柝聲《被提和災難》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三位一體論的簡史

 
三位一體論,乃是常令困惑的奧秘,教會先賢企圖用人的智慧制訂教義,致常違反經義,偏離正道。 

一、改教以前的教義 
 
    主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乃是強調上帝的獨一性,這種思想,一直影響後人,以致否認上帝有不同的位格,否認三位一體中第二第三位的神性。特土良(Tertullian)乃是最先用「三位一體」(Trinity)一詞的教父,但他所制訂的教義,甚不健全,他倡「從屬論」(Subordination),聖子聖靈對聖父的地位,乃是從屬的,不是平等的。

俄利根(Origen)襲承其說,且變本加厲,他說聖子在本質上對聖父是從屬的﹔而聖靈又是從屬聖子的。他降低了聖子聖靈的地位,除去了他們的神性。這種學說遂成為亞流派(Arians)異端的厲階,不僅否認聖子聖靈的神性,並且說聖子乃是聖父最初的被造物,而聖靈乃為聖子最初的被造物。這樣便否認聖子聖靈和聖父的平等性,而不是和聖父同體、同質、同性的。

亞流派仍是維持三一論,但是到了主宰論派(Monarchianism),乃更變本加厲,其激烈者(Dynamic monarchianism),認為主耶穌基督,僅是一個人,惟以其性質優越,致其有神的名位﹔至於聖靈,則僅有一種神聖的感力。其主變形說者(Modalistic monarchianism),則以為聖父、聖子、聖靈僅為神三種變化和顯現的形態。

另有一派,甚至不知三位的合一性,而陷入「三神論」(Tritheism)的異端。例如反對卡西敦(Chalcedon)正統教義,否認主耶穌神性的「一性論」異端(Monophypsiks),如阿期孔耐祺(John Ascunages)和斐羅朋納斯(John Philoponus)以及中古時期的名目論派(Nominalist一稱唯名論派),如洛色林(Roncelinus),都有同樣的錯誤。洛氏認為三位論的神,僅為一個名目,沒有所謂神的實體。此說違背正統教義,大遭教會的譴責。一九二年索亞遜(Soisson)宗法大會,判定洛氏應放棄他的異端。

    查尼西亞(Nicea)教義大會於三二五年宣告聖子乃和聖父同質,教會制訂三位一體的教義﹔在三八一年君士坦丁堡教義大會又宣稱聖靈的神性。聖父、聖子、聖靈乃彼此相關,同為一體,聖子出自聖父﹔聖靈乃出自聖父聖子。在東方教會的大馬色約翰(John of Damascus)雖倡三位一體論,但乃有「從屬論」的成分,奧古斯丁在其名著《三一論》(De Trinitate)中,便把其說完全料正。

二、改教以後的教義

     三位一體論,在改教運動以後,沒有重大的發展,但關於這個基本教義,卻一再發生許多異端邪說。例如阿敏念派(Arminians),以及伊比哥標(Episcopius)、寇西勞(Curcellaeus)、林鮑(Limborgh)又重振「從屬論」(Subordination),認為聖父在地位上,尊嚴上以及權力上,乃比聖子聖靈,更為崇高。

英國的克拉克(『Samuel Clarke)以及路德宗的神學家甘尼斯(Kanis〉等也有同樣的見解。附和此種說法的還有撒伯流(Sabellius)的變形說(Modalism),以及瑞典堡(Samuel Swedenborg)等各種謬論。瑞氏原為著名科學家,後忽棄其所學,研究宗教,自命曾經過一種神秘的方式,受神呼召,得到上帝特別的啟示,得窺上帝聖道的奧秘﹔認為當時的教會,都已失敗,都不明聖經的真理,從而創立一種「新耶路撤冷教會」(Church of New Jerusalem)。他認為上帝不僅是一種本質(essence),又復有其形相(form)。這個形相便是人,所以上帝乃為「永在的神一人」。他反對「三位一體」論,誤以為這乃為「三位上帝論」(Tritheism)。他認為上帝只有一位,聖父、聖子、聖靈,猶如人之有身體與靈魂。從他神性說,乃是聖父﹔從其人性說,乃是聖子﹔而聖靈僅為聖父聖子所發的功能和感力。此外還有黑格兒(Hegel),他認為聖父乃是上帝本身﹔聖子乃是上帝具體化﹔聖靈乃是上帝回到他自己裡面。

又有施萊瑪赫(Friedrich E.D.Schieiermacher),他反對三位一體論,認為聖父乃是宇宙萬物中的上帝﹔聖子乃是在人裡面成了人的樣式的上帝﹔聖靈乃是在教會裡面的上帝。

還有蘇西尼(Laelius Socinus),他雖認主耶穌有超凡的特性,但卻否認他的神性,他乃承襲亞流派異端﹔他認為神體只有一位,主耶穌乃是人,不是神,聖靈僅是一種感動的力量。蘇西尼派乃是神體一位論派(Unitarians)和現代自由神學家的先驅,他們視主耶穌僅是一位神聖的教師。以後有些學者以為傳統的三位一體論乃是虛幻難測,不可理解,於是史都阿德(Moses Stuart)、亞力山大(W.L.Alexander)和勃朗氏(W.A.Brown)等,便倡導一種所謂「實用的三位一體論」(Economic Trinity),從救贖工作和人的經驗來把他闡明。

有一段時間三位一體論的教義,趨於消沉,學者特別重視上帝位格的論辯。尤其是白魯納(Brunner)和巴爾德(Karl Barth),他們把這個問題和啟示一併檢討。他們認為聖父是啟示者(revealer)﹔聖子是啟示(revelation)﹔聖靈乃是啟示的內容(revealedness — content of the revelation)。上帝和他的啟示乃是相同的。

聖經啟示三位一體

   上帝有三個位格,乃完全是一種啟示的真理,不但在新約裡面有清楚的曉諭,在舊約裡面,也已有預言和暗示。茲分論之:
 
甲 新約的明證

一、聖父是上帝

    新約裡面指稱聖父是上帝的經文,乃是不勝枚舉。例如約翰福音第六章二十七節說:「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彼得前書第一章二節說:「是照父上帝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此可以概其餘,聖父乃是上帝,無需多事引證。

二、聖子是上帝

    l.他乃明稱是上帝 — 例如約翰福音第一章一節說:「道就是上帝。」道不僅「與上帝同在」,而且「道就是上帝」。他的存在乃是在太初,乃超乎時間以外﹔他的存在,乃是與上帝在一 起的,不分彼此的﹔他的本性,事實上乃就是上帝。在約翰福音第一章十八節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福 音第二十章二十八節:「多馬說:『我的主!我的上帝』」,耶穌對他未加申斥,這乃等於主明言他乃是上帝。倘使多馬是出於過分興奮而這樣稱呼主,必遭主斥 責,說他妄稱耶和華上帝的名,所以解經家認為這乃是主耶穌承認他是真神。反觀使徒行傳第十四章十一至十八節所記,當路司得城裡的眾人,見保羅所作的事,使 生來瘸腿的能跳起來行走,便大聲說,有神藉著人形降臨,城外丟斯廟的祭司,牽著牛,拿著花圈,要同眾人向使徒獻祭,巴拿巴、保羅,就大生反感,撕開衣裳, 跳進眾人中間,喊著說:「諸君,為什麼作這事呢?我們也是人」,觀此,則主耶穌對多馬對他的稱呼,乃絲毫不發生反感,可證主耶穌已承認他確是他的主,他的 上帝。蘇西尼異端認為這無非乃是多馬一時過於興奮的呼喊,但解經家駁斥蘇氏的謬見說,蘇氏乃不知在猶太人中間從無人用過這種驚嘆的呼喊。馬太福音 第五章三十四節說:「什麼誓都不可起。不可指著天起誓,…不可指著地起誓,……」。多馬乃是一個最多疑的使徒,約翰在他福音書裡,鄭重記載,乃是把此事作 為全書的結論,他的主題乃是「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一l),乃是論主耶穌的神性。羅馬書第九章五節說:「基督……是在萬有之 上,永遠可稱頌的上帝。」提多書第二章十三節說:「……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希伯來書第一章八節說:「論到子卻說:『上帝阿, 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第十節接著說:「主阿,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這等於說,主耶穌就是舊約裡的耶和華,乃顯示他絕對的神 性。約翰壹書第五章第二十節說:「我們也知道上帝的兒子已經來到,……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裡 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其他如歌羅西書第二章九節說:「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腓立比書第二章六節說:「他本來有上帝的 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平等的地位」(新譯本)。 

    2.上帝的名專歸他 — 新約引證舊約經文,以專屬上帝的名歸與耶穌。假如他不是上帝,則以上帝的名來稱耶穌,則將令人難於理解。例如馬太福音第三章三節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 的路」﹔這乃是引舊約以賽亞書第四十章三節的話:「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此乃令我們知道,主耶穌就是耶和華。約翰福音第十二章四十 一節說:「以賽亞因為看見他的榮耀,就指著他說這話」。這乃是印證舊約以賽亞書第六章一節的話:「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以 弗所書第四章七、八節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這乃是以詩篇第六十八篇十八節中「擄掠仇敵」的耶和華來稱主耶穌。彼得前書第三章十五節說: 「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這乃是使徒彼得藉著以賽亞書第八章十三節:「要尊萬軍之耶和華為聖」,來指稱主耶穌。 

    3.他有上帝的屬性 — 上帝的屬性,如生命、自有、不變、真理、慈愛、聖潔、永恆、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主耶穌乃都俱備。

(l)他是「生命」— 約一4:「生命在他裡頭」﹔約一四6:「我是……生命」。

(2)他乃「自有」— 約五26:「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來七16:「他成為祭司,……乃是照無窮之生命的大能」。

(3)他乃「不變」— 來一三8:「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4)他是真理 — 約一四6:「我是……真理」﹔啟三7:那「真實的」(新譯本)。

(5)他是愛 — 約壹三16:「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

(6)他是聖潔 — 路一35:那「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上帝的兒子」(並參小字注)﹔約六69「我們……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來七26:「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 離罪人、……」

(7)他是永恆的 — 約一l:「太初有道」﹔約一七5:在「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弗一4:「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約八58:「還沒有亞伯拉 罕,就有了我」﹔西一17:「他在萬有之先」﹔來一ll:「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啟二一6:「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

(8) 他無處不在 — 太二八20:「我就常與你們同在,……」﹔弗一23:「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9)他無所不知 — 太九4:「耶穌知道他們的心意」﹔約二24-25:「他知道萬人;……知道人心裡所存的」﹔一六30:「你凡事都知道,……」﹔使徒行傳:「他知道萬人的 心」﹔林前四5:「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西二3:「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

(10)他無所不能 — 太二八18:「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啟一8:主「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4.神的工作都歸他 — 這些神的工作,並非講神蹟,乃是指創造世界,托住萬有,死人復活,以及審判萬人而言。這些工作的本質,乃是「全能的」。

(l)創造世界 — 約一3:「萬物是藉著他造的﹔……」﹔林前八6:「我們只有一位上帝,……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西一16:「萬有都是靠他造 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來一10:「主阿,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三3-4:「建造萬物的就是上帝」﹔啟三 14:「那在上帝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

(2)托住萬有 — 西一17:「萬有也靠他而立」﹔來一3:他「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

(3)死人復活與審判萬人 — 約十一25-26:「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五27-29:「他行審判的 權柄。……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太二五31-32:「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 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  

    歌羅西書第一章第十七節說:「萬有也靠他而立」,這可知主耶穌乃是宇宙萬物的結合力。這才令「天生蒸民,有物有則」,不致混亂。「神之格思」,實在「不可度思」(《詩經》)。所以大科學家牛頓說:「宇宙萬物,必有一位全能的上帝在掌管統治」﹔「萬有引力,必乃由於一位照著一定的法則在運行。」賴德福氏 (Hightfoot)認為萬有引力,乃是主耶穌基督智慧的表現。  

    5.他得到神獨有的榮耀與敬拜 — 約五23:「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一四13:「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徒七59:「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 穌接收我的靈魂』」﹔羅一○9:「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一○13:「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林前十一24- 25:「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來一6:「神的使者都要拜他」﹔腓二10-11:「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提後四 18﹔來一三21:「藉著耶穌基督…願榮耀歸給他」﹔弗五21:「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彼前三15:「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啟五12-14: 「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主耶穌所以應得這樣的敬拜,又可證他乃為真神﹔否則乃為崇拜偶像,必為聖經所不 許。  

    初期教父游斯丁(Justin)稱主耶穌是上帝。革利免(Clement)說主耶穌基督乃是上帝,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伊格那丟(Ignatius)說,他雖為天父的獨生子,但卻又不是被造的,他乃在無始的太初,即和天父在永恆裡。  

    6.他的名位乃和上帝是平等的 — 此可從施浸的儀式和使徒的祝福等來證明:(l)從施浸的儀式來說 — 太二八l9:「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徒二38:「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羅六3:「豈不知我們 這受浸歸入基督耶穌的人,…」(2)從使徒的祝福來說 — 林前一3:「願恩惠、平安,從上帝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林後一三13:「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 在。」在祝福之時,恩惠乃是神授的、神聖的,主耶穌有權賜與,可證他乃是上帝。(3)再從其他經文來看 — 約五23:「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約一四l:「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一七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 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太十一27:「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林前一二4-6:「聖靈卻是一 位。……主卻是一位。……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羅一○17:「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西三15:「要叫基督的平 安在你們心裡作主;……」帖後二16-17:「但願我們主耶穌基督,……和……我們的父上帝,安慰你們的心」﹔弗五5:「在基督和上帝的國裡」;西三l: 「那裡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邊」﹔啟二○6:「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二二3:「有上帝和羔羊的寶座」。這都可證主耶穌和上帝是平等的。  

    7.他自己宣稱是和上帝平等的 — 主耶穌不但自己宣稱他乃和上帝平等,他的門徒,也都這樣宣稱。約五18:他「稱上帝為他的父,將自己和上帝當作平等。」腓二6:「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 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但當時的猶太人,因他自己宣稱他和上帝是平等的,竟「想要殺他」(約五18)。倘使主耶穌不是上帝,則他乃是一個自欺欺人的騙 子,寧有此理,這正可證他確是上帝。當他被釘十架之時,甚至「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上帝的兒子 了。』」(太二七54)  

    8.其他可證主耶穌神性的經文 — 聖經裡面還有很多詞句和稱呼,都足明示主耶穌的神性,且和上帝是合一的。例如「上帝的兒子」、「上帝的獨生子」、「上帝的形像」……太二四63-64: 「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 天上的云降臨。』」西一15:「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在一切被造的以先。J來一3:「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約一 ○30:「我與父原為一」,一四9:「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一七ll:「聖父阿,求你……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西一l9:「父喜歡叫一 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二9:「因為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約一六15:「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一七10:「凡是我 的,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  

    9.聖徒經驗證明主耶穌的神性 — 基督聖徒,都深切體認主耶穌基督乃是絕對的、完善的、獨一的救主,是配受萬民敬拜頌讚的上帝﹔世人因為他們的罪惡和上帝隔絕,喪掉生命﹔但因主耶穌基督救 贖的恩功,捨身流血,代死十架,得重新與上帝和好,出死入生他雖是上帝,但「為要拯救罪人」,他從天降世(參提前一15)﹔「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 成為人的樣式;……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 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於父上帝。」(腓二7-11這乃是一個真正得救重生的基督聖徒必有的心態與感受﹔不能不心被 恩感,在他面前謙卑低首,屈身敬拜,尊他為至高至聖的上帝。 

三、聖靈是上帝
 
    (l)他乃被稱為上帝﹔(2)他有上帝的屬性﹔(3)他做上帝的工作﹔(4)他有上帝的尊榮﹔(5)他乃和上帝同等。請分論之:  

    l.他乃被稱為上帝 — 徒五3-4:「你欺哄聖靈,……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林前三16:「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林前一二4-6:「聖靈卻 是一位。……主卻是一位。……上帝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於此我們又看到三位一體的序例。  

    2.他有上帝的屬性 — 一為生命,羅八2:「賜生命聖靈……」。二為真理,約一六13:「真理的聖靈來了……」。三為慈愛,羅一五30:「藉著聖靈的愛」。四為聖潔,弗四29、 30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五為永恆,來九14說:「藉著永遠的靈」。六為無處不在,詩一三九7說:「我往那裡 去躲避你的靈?」七為無所不知,林前二10說:「聖靈參透萬事」。八為無所不能,林前三ll說:「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 

    3.他做上帝的工作 — 一為創造,創一1-2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的靈運行」。二為趕鬼,太一二2-5、8說:「靠著上帝的靈趕鬼」。三為責備,約一六8說:「他 (保惠師,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責備自己」。四為重生,約三8說:「從聖靈生」﹔多三5說:「聖靈的更新」。五為復活,羅八ll說:「藉 著……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林前一五45說:「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  

    4.他有上帝的尊榮 — 林前三16說:「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裡頭」﹔他乃和上帝一同受人敬拜。
 
    5.他乃和上帝同等 — 一從施浸的儀式講,太二八l9 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倘施浸的儀式是一種敬拜,於此可見聖靈也和聖父、聖子,同受敬拜。再就使徒祝福來講,林 後一三14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惑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倘使徒的祝福是祈禱,於此可見我們也同樣向聖靈祈禱。彼前一2也把聖 靈和聖父,聖子放在同樣的地位,「照父上帝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的加給你們。」
 
    靈乃是生命最基本的要素,人的靈就是人自己﹔同理,聖靈也就是上帝。哥林多前書二ll說:「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上帝的靈,也沒 有人知道上帝的事。」基督聖徒屬靈的經驗,例如祈禱或用詩歌來頌讚,乃是有力的證據,可見聖靈的神性,和主耶穌基督的神性,乃是相同的。倘使我們一旦開了 靈眼,認識主耶穌是救主,則我們便不能不承認聖靈在我們裡面所施的善工,把關於主耶穌基督的事指示我們。聖靈在我們裡面,就是上帝親身在我們裡面。「聖靈 乃是上帝最基本的精髓與本質,乃是上帝和聖子所同有的生命的要素﹔藉著聖靈,聖父和聖子一同臨到我們,並在我們裡面施行並彰顯他們一切的作為。藉著聖靈的 工作,上帝又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

     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說:「我們不應一直想感覺到聖靈在我們裡面施行他的作為,乃是時時強烈的。聖經指示我們,能力和軟弱,乃是很奇妙的連在一起。如雲『我在你 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只在乎上帝的大能。」 (林前二3-5)又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一二10)上帝的能力,乃是照信心所給的能力﹔信心乃在暗中剛強,我們要想得到能 力,而施用能力﹔上帝卻要他的能力得到我們,而施用我們。」
 
    此乃證明,聖靈在舊約時代,雖他的工作是有限度的,但卻並未因此使他的工作無效。誠「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耶穌這話是指著信他的 人要受聖靈說的﹔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約七38-39) — 主耶穌說:「我若不去,保惠師(聖靈)就不到你們這裡來﹔我若去,就差他來。」(約一六7)質言之,聖靈非等到主耶穌基督完成他救贖的恩功,不能完全履行 他特殊的職分。上述的約七39,要從其他經文的亮光加以解釋。從舊約的經文看,詩篇五一10-11說:「上帝阿,求你……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不 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可見聖靈早已存在。從新約的經文看,約一六1 3-1 5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把他所聽見的 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舊約裡面 聖靈工作的限制,非僅在他的形式上,並且也在範圍上和能力上。到了「五旬節……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他們(門徒)就都被聖靈充 滿」(徒二1-4),聖靈便不再封閉,他的大能,才如浪潮湧溢,如活水江河。從此以後聖靈 — 耶穌基督的靈,就把關於基督的事,彰顯出來,使他完成的救贖的工作,深印在聖徒的心裡﹔使主耶穌基督,不復局於一隅,藉著偏滿天下的門徒,乃無處不在。  

    主耶穌乃有兩種境界,一為卑微之境,一為尊榮之境。(注一七)在他卑微之境,他「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腓二7)。到了他復活以後,天上地下所有的 權柄,才都賜給他﹔到了他升天以後,他才能把聖靈差到世上來﹔而聖靈也只能到主耶穌基督到了尊榮之境,始能把他向世人完全啟示出來,並使人成聖。猶如「一 位屬天的藝術家,只能在得到那屬天的原有的正本,始能制印副本。」 

    但照希伯來書九14說,基督乃是「永遠的靈」。他在舊約時侯,不僅存在,並且已在施展他的工作,舊約先知的預言,以及許多預言的應驗,即為聖靈的奇工。彼 後一21:「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約七39雖說:「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所以「那時還沒有賜下聖靈來」,並 不能因此就以為在那以前就沒有聖靈﹔正如我們不能說在愛迪生(Edison)以前,世界上,就沒有電。愛迪生乃僅教我們有電的存在,以及如何使用電而已。 奧古斯丁說五旬節乃是聖靈的生日(dies Natalis),同理,我們可說,馬利亞在伯利恆生了頭胎兒子,就是主耶穌的生日﹔但這並不是否認主耶穌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 罕,就有了我。」(約八58)在主耶穌沒有在伯利恆誕生以前,他乃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西 一15-17〉。同理,五旬節雖是「聖靈的生)」,但聖靈早已在萬有之先,做創世的奇工,並感動先知說預言。可是他正式的生日乃是在五旬節,要到主耶穌得 著榮耀,始把關於基督的事,具體彰顯出來,引導世人,明白一切的真理。 

乙 舊約的暗示 
 
    以上所論,乃是聖經關於三位一體在新約裡清楚的曉諭,具體的明證。茲再從舊約裡的預言和暗示,分別論列,以證三位一體。舊約裡面,有許多經文,使我們可隱隱見到聖父、聖子、聖靈三者都是上帝,茲分四點來看: 

一、關於神性多數的經文 
 
    這些多數,可證神乃三位一體。 

    1。名詞與動詞的多數 — 創世記二○13:「當上帝叫(『叫』乃多數動詞)我離父家」﹔創世記三五7:「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就給那地方起名叫伊勒伯特利(伯特利之神),因為……上帝在那裡向他顯現。」(「顯現」,乃多數動詞。)  

    2.上帝用多數的代名詞,稱呼他自己 — 創世記一26:「『我們』要照著『我們』(多數)的形像。」三22:「耶和華上帝說:『那人已經與「我們」(多數)相似』」,一一7:「『我們』(多數) 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 音……」﹔賽六8:「誰肯為『我們』(多數)去呢?」  

    3.耶和華與耶和華,自相分別 — 創世記一九24:「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何一7:「我(耶和華)卻要憐憫猶大家,使他們靠『耶和華』 他們的上帝得救」﹔提後一18:「願主(耶和華)使他在那日得主(耶和華)的憐憫。」
 
    4.神的兒子乃是歸屬耶和華 — 詩二7:「耶和華……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箴三○4:「誰立定地的四極?他名叫什麼?他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  

    5.神的靈乃是與神有分別(僅為他的一位) — 創世記一1-2:「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詩三三6:「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靈)而成。」賽 四八16:「現在主耶和華差遣我和他的靈來」(「耶和華」、「我」、「靈」乃三位一體)﹔賽六三7、10:「照耶和華一切所賜給我們的,……和豐盛的慈 愛……他們竟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  

    6.三重的稱謂與三重的祝福 — 賽六3:「聖哉!聖哉!聖哉!」民六24-26:「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 

    三位一體,並非有三個上帝,這乃是多神論的異端,而乃為他多方面的豐盛和完善﹔而合一,也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個體,而藉著他多方面的作為,使我們可以曉得他的永能和神性,以及豐盛的榮耀。 

二、關於耶和華使者的經文 
 
    l.舊約記載耶和華的使者就是耶和華 — 創世記二二10-11、16:「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耶和華的使者從天上呼叫他說:『亞伯拉罕!亞伯拉罕』」、「耶和華說:『……我便指著 自己起誓……』」三一ll、13:「上帝的使者在那夢中呼叫我說:『……我是伯特利的上帝;.…..』」
 
    2.夏甲和以色列說耶和華使者就是耶和華 — 創世記一六9、13:「耶和華的使者對她說……夏甲就稱那對她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上帝。」四八15-16:「(以色列)給約瑟祝福,說:『願……一生 牧養我直到今日的上帝,救贖我脫離一切患難的那使者,賜福與這兩個童子。』」 

    3.耶和華的使者接受僅屬於上帝的敬拜 — 出埃及記三2、4-5:「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耶和華上帝……就從荊棘裡呼叫說:『……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士師記一三 20-22:「……耶和華的使者在壇上的火焰中也升上去了。……瑪挪亞和他的妻看見,就俯伏於地。……瑪挪亞……說:『我們必要死,因為看見了上帝。』」   

    雖是在以後的經文裡,「耶和華的使者」一詞,有時乃指被造的使者或人的使者而言,但這乃是預表道成肉身,乃是「上帝在肉身顯現」(提前三16)的預兆。在 新約裡面,主的使者,乃是被造的使者,例如太一20主的使者向約瑟顯現﹔在使徒行傳八26主的使者對腓利說話,在一二7主的使者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 領他出監,這都是被造的天使﹔但在舊約裡面,除了「哈該奉耶和華差遣」,作「耶和華的使者」(該一13)以外,其餘「耶和華的使者」,乃都是「上帝的顯 身」(Theophany),乃是上帝自己向世人顯現。耶和華的使者,乃為「上帝的道」的預表。例如創世記十一1-2、13:「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舉 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他一見,就……俯伏在地,……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但三25-26、28:「王說:『看哪,我見有四個人,……那第 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於是尼布甲尼撒……說:『至高上帝的僕人……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新約裡主的使者,乃是被造的,所以不應受敬拜﹔舊約裡主 的使者,就是上帝,所以應和上帝同受敬拜。例如出埃及記三2-5說:「耶和華的使者…呼叫說:『摩西,摩西!……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 你所站之地是聖地。』」但新約啟示錄二二8-9說:「約翰……在……天使腳前俯伏要拜他。他(天使)……說:『千萬不可!我與你和你的弟兄眾先知,……同 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上帝。』」 

三、關於智慧與道(話)的經文
 
     l.智慧和上帝有分別,但卻和上帝永遠同在 — 箴八l說:「智慧豈不呼叫?聰明豈不發聲?」太一一l9:「但智慧之子,在行為上就顯為是」(根據古卷。新譯本譯為「但智慧藉著它所作的,便證實是公義 的」)﹔路七35:「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一一49:「所以,上帝用智慧曾說:『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們那裡去』」﹔箴八22、30-31說: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那時,我在他那裡為工師,日日為他所喜愛,常常在他面前踴躍,踴躍在他為人預備可住之地,也喜 悅住在世人之間。」並參箴三l9:「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來一1-3「上帝……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 世界。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  

    2.上帝的道(話),乃和上帝有分別,乃是在永世裡神的旨意的執行者 — 詩篇一○七20說:「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一一九89說:「耶和華阿,他的『話J安定在天,直到永遠。」一四七15-20說:「他發命在 地,他的話頒行最快。……他將他的道指示雅各,將他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別國他都沒有這樣待過﹔……」 

    主耶穌是神(Theos),但在另一意義上,他又不是神(ho Theos),因他不是神性(Godhead)的全部,僅為三位一體的一位。 

四、關於彌賽亞的經文
 
     1。彌賽亞是與耶和華同在 — 賽九6:「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彌迦書五2:「伯利恆 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  

    2.彌賽亞乃就是耶和華 — 詩篇四五6-7:「上帝阿,你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你的國權是正直的。……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瑪三l:「萬軍之耶 和華說:『我要差遺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在這段經文裡,「彌賽 亞」乃稱為「主」﹔而在「主」前,且用「特定冠詞」(The),這種稱號,只有對耶和華才施用﹔他「進入他的殿」,乃是到他自己的居所﹔他就是「立約的使 者」,他乃與耶和華同在,他就是耶和華。  

    關於三位一體的道理,在舊約裡面,雖尚未有顯明的教訓,不能作為三位一體論充分的根據﹔但卻有許多暗示,可資為三位一體論的胚種,而還可具體證實,新約裡面的真理,猶如照相的底片,到了新約時期,就完全顯明出來。

三種位格的分殊性


  聖父聖子聖靈雖是一體的,但卻有不同的位格,茲分論之:

 
一、聖父聖子位格之不同

     1. 聖子乃有另一位格 — 耶穌基督乃是與父不同的「另一位」,約翰福音五32、37說:「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差我來的父也為我作過見證。.…..」 

    2.聖父聖子有別,一乃是生父,一乃是被生的 — 詩二7說:「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約翰福音一14、18說:「道成了肉身,……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從來沒有人看見上 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三16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3.聖父聖子有別,一是差遺者,一是被差的 — 約一○36說:「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他自稱是上帝的兒子,你們還向他說『你說僭妄的話』嗎?」加四4說:「及至時候滿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兒子,為女子所生」。

二、聖父聖子和聖靈不同 

    l.聖子(耶穌基督)乃和聖父與聖靈不同 — 約翰福音一四16-17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聖靈的工作,乃是要啟示真理,應用真理﹔尤 其要曉諭世人,使他們知道主耶穌就是真理。主耶穌原來就是保惠師,所以說要另外賜一位保惠師。主耶穌是有位格的,所以聖靈也是有位格的。 

    2.聖靈乃是從聖父出來 — 約翰福音一五26說-:「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 

    3.聖靈乃是聖父聖子所差來的 — 約翰福音一四26說:「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加四6說:「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 爸!父!』」希臘教會誤以為聖靈乃僅從父而來,殊不知聖靈乃是聖父因聖子耶穌的名而差來的(約一四26)。(注二五)莫白萊氏(Moberly)說,聖靈 不是三位一體之中抽象的一位,而是藉著他的奇工,使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的靈活在千千萬萬的人類心靈裡面,而彰顯真正的人性來(注二六),使人「心志改換 一新」、「穿上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3-24)

三、聖靈也是有位格的 

    l.他乃有位格的名稱 — 

(a)他有男性的代名詞ekeinos (雖 pneuma 是中性的)):約翰福音一六14說:「他(ekeinos)要榮耀我」。權威學者如蒂欣陶夫(Tichendorf)等認為hos 乃為男性代名詞。

(b)parakletos 一詞,不能僅譯為「保惠師」﹔此詞乃有保惠師、教師、保護者、引導者、中保、辯護者的意思,凡此都是有位格的,決非一種抽象的影響。約翰壹書第二章第一節 中之 parakleton  一詞,誠如上述,非僅為「保惠師」,乃有以上所舉辯護者……等的意思。耶和華雖然說「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賽六六13)﹔但是他也為我 們的靈魂要求呼籲,「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找們禱告」(參羅八26)。從以上各種名詞和名稱而看,聖靈決不是抽象的,而乃有位格的。

    2.他與聖父聖子並稱 — 他既與聖父聖子並稱,倘使聖父聖子有位格,聖靈當必有位格,茲分論之:

(a)他與基督並稱:約翰福音一六14主耶穌說:「他(聖靈)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 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b)他與父子並稱:馬太福音二八l9 說:「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林後一三13說:「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猶大書20-21說:「在聖 靈裡禱告,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直到永生。」彼前一2說:「照父上帝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 又蒙他血所灑的人。……」 

    3.他所作與身份相稱 — 他察驗、知道、說話、見證、啟示、命令、抗拒、感動、幫助、引導、創造、重造、成聖、感化、代禱、督導教會聖工、使人悔悟、施行神蹟、死人復活凡此種種, 必非僅為一種抽象的力量或影響,必是出於有位格的上帝。創世記第一章第二節說:「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施展其創造的奇功,六3說:「耶和華說:『人既 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路加福音一二12說:「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約三8說:「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注二 九)約一六8說:「他(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使徒行傳二4說:「……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八 29說:「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一○19-20說:「聖靈向他(彼得)說:『有三個人來找你。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因為是我差他 們來的。』」一三2說:「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一六6-7說:「聖靈既然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他們想要往 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羅八ll說:「……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八26說:「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聖靈親 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一五13、18說:「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林前二10- 11說:「聖靈參透萬事,.…..除了上帝的靈,沒有人知道上帝的事。」一二8-11說:「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賜他信心﹔……賜他醫病的恩 賜;……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此處「隨己意」一語,乃足證明聖靈的位格(語本Meyer),彼前一2說:「藉著聖靈得成聖潔」﹔彼 後一21說:「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 

    4.他能感受人的作為 — 人的作為,對聖靈的抗拒與褻瀆往往使聖靈擔憂、傷痛,這又證他乃是有位格的。主耶穌說:「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兔﹔惟獨褻債聖靈,總不得赦 兔。」(太一二31)倘使聖靈僅僅是一種抽象的神的屬性,或一種影響,則無從得到感受,人的作為,好像向空氣鬥拳,這尤可證聖靈必有位格。賽六三10說: 「他們竟悖逆,使主的聖靈擔憂!……」使徒行傳五3-4、9說:「你欺哄聖靈,……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上帝了。」……「你們為什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 七51說:「你們這硬看頸項,……的人,常時抗拒聖靈!」弗四30說:「不要叫上帝的聖靈擔憂。」褻瀆聖靈,乃如同褻瀆自己的母親,這可以想像聖靈的本 性,乃有豐富的情感。所以保羅在羅馬書一五30特別提到「藉著聖靈的愛」﹔又在同書八26說:「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此可顯明聖靈的心 意,及其對我們世人的罪惡與需要關懷之深切,及其無限的聖愛。這又可證聖靈是有位格的。 

    5.他藉形體表現出來 — 聖靈並且藉著形體,向世人表現,使人可以看到他﹔他雖與聖父聖子有別,但和他們的作為乃是直接相關的。馬太福音三16-17說:「耶穌受了浸,隨那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上帝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路加福音三21-22說:「…… 耶穌也受了浸。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這是主耶穌的禱告,以及 天父悅納的聲音,以及聖靈有形有體的降下來,膏聖子做他的聖工。

基督神人二性的關係


在 韋斯敏德公認信條中,我們看到有關基督位格的清晰和完全的陳述︰「神的兒子,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既是唯一永遠的神,與父同質同等,及至日期滿足的時候, 就取人性,集人性所具有的一切本質,和共有的軟弱於己身,只是無罪︰他藉聖靈的大能,在童貞女馬利亞的胎中,以其本質成孕。所以完整無缺,而又是相異的二 性,即神性與人性,毫無轉化,合成或混合,不可分地結合於一位格之內,這位就是真神真人,卻是一位基督。神人間的唯一中保。」(第八章第二節)

許 多批評家在研究基督的位格上走入迷途,其原因乃是在於他們揣測他必定是一位神, 或一個人的結論。意即他是神,就不是人,是人,就不是神。他們似乎永遠沒有想到基督是具有神人二性的,因此,他們一開始就面臨了一個不可避免的難題,因為 整個歷史的傳統都見證了神而人的耶穌,耶穌是超自然的,而且他還有個一般人所具有的完全人性,這些批評家傾向於把福音中的自然與超自然的因素予以撕開,然 後他們就將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歸屬於「歷史的」陳述。而將超自然的部分貶低為「神話」。無論如何,這樣的批評是極不合理的。他們這種批評並非根據歷史的或聖 經原文的批判,也沒有提出任何證明說基督僅僅是個人的說法,只是先入為主的自圓其說。他們的批評僅是根據哲學上的假定,認為超自然是不可能的。

我 們現今所有的關於歷史的耶穌的證據,首要來自新約聖經,其次來自早期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這個證據不可否認地闡明了一位神而人的耶穌。在不同的來源中,我 們找到許多前後一致的證據,它們都是切實可靠的。在耶穌的位格或世界中超自然是否可能,並不是歷史上的或經文評論的問題──這種批判應當公平地完全地與那 傳留下來已經賜給我們的新約經文有關,出乎意料之外,這些經文都完全支持對超自然的信仰。這是一個哲學世界觀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能僅憑武斷的拒絕福音書中 有不可證明的因素而來解決。在本章中,我們的目的就是表明相信福音書中所說的耶穌是神人二性乃完全合理的。而且這神人二性,在基督裡的功能是完全協合的, 只有如此,神人二性的位格才能為人類預備救恩。

在主的道成肉身中再加上他的神性,並非加上另外一個位格,(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他就成了雙重的位格?), 乃是非位格的一般人性,所以他以前是並且繼續是神而人,兩性分清永為一位。的確,在這裡所有的奧秘是我們不能解釋的。或者我們可以在人的稟性中發現極類 似。人是由根本不同的兩個本質所構成──一個受心靈影響的非物質的靈魂,以及一個物質的身體,受物質與化學及電力等在世界中環繞我們之力量的限製。這兩性 並非融合或混合去產生一個與二者不同的第三性,乃是二者完全和諧並存,而又有其特殊的屬性。每一性都要順從其範圍內的規律,正如與另外一性分離一樣。比如 在人裡面的靈魂,是支配和管轄權的因素,在基督裡的神性,也是一樣,在人裡面靈體的屬性或特徵,就是那人的品性或特徵,由一個人的身體和靈性,我們就可以 斷定這人如何,假如他的人格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快樂的或憂傷的,聰明或愚蠢的,或者他的身體重一百磅或五十磅,是高是矮,有藍色眼睛,蒙受痛苦或病患, 我們不必去指出這些事情是應用在那個事上,我們應當知道,這些特徵或情況中的每一份,只能應用在一個屬性上,而不能應用在另一個屬性上。靈魂不能負傷或燒 毀,或成為跛子或聾子,身體也不能思想,或者快樂或憂傷,或者問心無愧或懊悔。人是什麼樣的人,或有什麼經驗,端視其心靈和肉體之經歷。

因 此由於基督有兩性的事實,並且看見我們心裡存著的是那一個性,就應當說他是無限或有限的,他是從亙古存在或是生於伯利恆,他是無所不知的或者他的知識有 限。在他湊集成的人格中,按肉體方面說,是從大衛的後裔生的,另一方面,他是「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1︰3─4)

 所以聖經指出他為大衛的子孫,又是大衛的主。他生而為嬰孩,又是永恆之神,他是馬利亞的兒子,同時又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他雖然旅途睏倦,仍藉著 全能的道支持萬有。他雖不能離開父做什麼,但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他雖是我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然而他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他雖取 了奴僕的形狀,但他特別的和天然的形狀是神的形象。他雖在身材方面漸漸增長,但他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不改變的,他雖在智慧方面漸漸增長,但完全地認 識聖父。他雖是生在律法之下並守律法,但他奉自己的名,賜給了一個新的且更完全的律法,稱他自己是安息日的主,比聖殿更大。他的心雖然憂傷,但他是和平之 君,他雖在羅馬巡撫的命令下赴死受難,然而他卻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他雖被接升天,為他的門徒們所不能看見,但仍繼續與他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因 此,福音書的作者有時稱他為神,有時稱他為人──我們不能接納他為神而不接納他為人,乃是要接納他為神而人的一位道成肉身的神,他的整個屬世生活,也不過 是屬天的那一位在世存在的一段插曲。

我 們已經聲稱,在基督裡的兩性是如此的聯合,以致於這兩性的每一屬性,都能說明這位格。因此,我們正確地認定這同一的位格,無論我們稱他為耶穌或基督,神或 人,神子或人子我們所說的既然是同一個人,那麼說耶穌渴了或說神渴了,耶穌受痛苦或神受痛苦,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人而死,或神在十字架上代替人而死,如果 我們心裡知道,任何一個性所完成的行動,則說什麼都是完全正確的。在聖經中,神性與人性的屬性與能力都是屬於一位基督。反過來說,這位基督的工作與特性也 是屬於神人二性的,此二性在機體上聯合於單一的位格之中,只能基於這個原則,神人二性的工作與特性才能鮮明。例如︰聖經上告訴我們,有罪的人「把榮耀的主 釘在十字架上了」(林前2︰8),保羅指出︰「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的血所買來的」(徒20︰28),並且宣稱︰「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2︰5)。約翰寫著︰「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並曾親手摸過的」(約壹1︰1),又在另外一處宣稱︰「他們要仰望自己所紮的人」(約19︰37)。當耶穌問(他的門徒中好些人)說︰「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約6︰62)有一個名詞用以特別指著他人性的名詞,只有當論到他的神性是真實的時候才能運用。

「馬利亞、神的母親,」在羅馬天主教會反複的使用這辭句,對更正教通常是刺耳的,假如我們記住馬利亞作為母親不是屬於他的神性,只是屬於他的人性,尚有其真實的意義,這名詞對那些外面的人容易誤解,並有助於錯誤的傳播,最好是不要使用這名詞。

人 類的救贖主具有神人兩性是必需的,若是主真的採取了人的地位並且受苦與受死,那麼他必需成為人,因為如若僅是神性就不可能那樣去做了,假如他的受苦與受死 是有無限的價值,那麼他必定是神,簡而言之︰他的人性,就是叫他能受苦,而他的神性,使他的死才有無限的價值。假如他只是人,他就必需為他自己作成得救的 工夫,縱然他是無罪的,他也不能為救別人而付上充足的贖價,但是他既有神人二性而又完全和諧的聯合在一起,所以他是真神也是真人,他所完成的贖罪是具有無 限的功勞,因此,足能拯救那些,凡信他的墮落的人類。人類既因一個人的行動而墮落,那就是亞當正式代表全人類,那麼就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為人類預備救恩。 加爾文說得好,為了使人與神複和,必需是「人既由於自己的背逆毀滅了自己,就應該藉著順服來挽救他的情況,滿足神的公義,並為他的罪受懲罰。我們的主終於 親自成為真實的人,他把亞當性格披在自己身上,採取了他的名字,在他的地位上,向父神表示順服,取了我們的肉身作為滿足神公義的代價;又蒙受我們所應得的 懲罰,在他的人性內受到所應受的攻擊。因此,要僅是神的去受死,或僅是人的去勝過死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將神性與人性的聯合,以致他將人性的軟弱交於死作 為贖罪;以神大能,他可以克服死亡,為我們的緣故而得到勝利。所以那些不分辨他的神性或人性,或減少他的最高權威與榮耀,或不清楚他的良善,就是輕侮基 督。」(基督教要義卷一421頁)

我 們曾說過三位一體的第二位自己的聯合,不是與另外一個位格,乃是與非位格的一般人性聯合。這人性若離開了神性就沒有位格性,只能在與神有聯合時才有其個 性。照樣我們的肉體如果與我們的靈魂分開了,則我們的理性與知覺也就失去了,當人的身體與靈魂聯合時,我們才享有真正的個人生活,因為我們是人。在這聯合 中,神性是基本的和支配的,所以這不是一個人升高到神性,乃是神自願謙卑他自己降到人的地位,如此,耶穌與我們一般人有同樣的經驗。照樣,我們的靈魂超越 並控製我們的肉體,在基督裡的神性也超越並控製人性;然而每一性繼續有其本身特殊的屬性來完成它本身的功能。

不意地,基督以他自己與非位格的一般人性聯合的事實,使童貞女馬利亞因聖靈懷孕的重要問題被澄清。時常有人問說基督如何能生為人類一份子而無原罪?但 事情的真相是罪與罪孽並非歸屬於人性,乃是歸屬於各個人──特別是歸屬於凡由亞當而生的眾子孫。再進一步來說,如果耶穌不是由童女所生,乃是由一個人類的 父親和母親所生,那末有若干理由可信,那是一個完全人,他與他自己進入聯合。在人的領域,需要一個父親和一個母親去生產一個具有身體和靈魂的新人。耶穌既 然只有一個屬人的母親,所以他只需要與他的神性聯合,僅有一個非人格的人性,可是在這個人性中,他才可以去經歷一般常人所經歷的有限與痛苦,因此,加在人 類其他份子的原罪,是不能加諸於他。羅馬大公教(中譯天主教)以童貞女馬利亞聖靈懷孕的教義,來解說基督本性的無罪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謬的。

在 論述基督的兩性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他的位格的統一性。雖然真神與父神是一樣,和真人與我們是一樣,在新約聖經中記載他一定地說到他自己時,只是好像一個單 數人稱,從未用「我」、「你」、或「他」等代名詞來區分神性與人性。正如在三位一體中來區分不同的位格,基督也從未用多數來指到他自己,這個區分似乎在於 神性中不同的位格。有清楚的(指單獨的)並 有覺知與意志的能力存在的事實,但基督的人性並非如此,所以沒有分開的人稱。在全部新約聖經中,都說耶穌是一位神,在肉身中生活與行動,新約所說的耶穌的 出生、長大、生活、死亡、永恆、全知、全能和一切其他的特徵,無論是人性或神性都是指著他一個人說的。原來任何人選擇某種傳統的陳述強調耶穌的人性,且以 此為基礎聲稱他僅是人,與選擇其他的陳述強調他的神性,再聲稱他純然是神,都同樣是錯誤的。如果有人將這兩性混淆,以致他們既非神又非人的第三性(正如優提缺斯的異端──在主後451年產生了被迦克墩會議所定罪。),或者將神人二性分開,以致於把基督變成兩性分裂的人(涅斯多流的異端──在主後431年被以弗所會議定罪),都是同樣錯誤的。這些各樣的錯誤,常是一再的發生,只有藉著對基督位格的正確瞭解才能消除它們。

這 兩性在一個位格聯合的教義,乃是開啟有關基督位格之聖經教訓寶藏的鑰匙,並且使讀者在念聖經時能得到一個完全理智的與一致的系統。正如瓦菲德博士關於這教 義曾經說過,「總之,神人二性的教義提供了歷史的耶穌生命彰顯的謎之唯一可能解答。這教義為我們提供它自己不是難題的創造者,乃是難題的減弱者。──這個 教義和其他別的教義一樣,幫助了我們。如果我們看它僅為一種假設,那就叫我們的注意力被繁多的現象減少其秩序和統一,我們的領受也在這貶抑的地位上。但它 不是來對我們僅作為一種假設。此教義是有關主耶穌所有基督教信仰的基要見證。其實,那是我們的主自己本身的見證,對我們揭露他的稟性的奧秘。總而言之,耶 穌事實的簡要說明,就是在他的完全顯示中對我們已啟示的事實。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拒絕它(神人二性的教義),但在我們拒絕中,我們拒絕了唯一真實的耶穌,而贊成了另外一位耶穌──不是另外一位,乃是純粹幻想的創造之物。我們實在面對兩擇其一︰或是歷史上兩性的基督,或一個強烈的幻想。」(基督論與批評第309頁)。

同 一作者在另一相連的作品中關於新約聖經對耶穌的描寫說︰「這描寫並非一個僅是人的生活,雖然它包括一個完全的記述和完全的人性生活。那乃是在神性生活中一 個人生插曲的描寫,所以那不僅是與超自然事件相關聯,亦不僅藉超自然的外貌加以潤色,不僅是安置在一個超自然的環境中︰超自然是它的真正本質,將它排除, 將是全部的消散。無論如何,新約聖經中的耶穌並不根本上的是普通人,乃是神所賜的︰他是神短時的在人間暫居,關於他在天上的存在,不僅在他的幼年時期,乃 自始至終所有在他的肉身時期。

「當 然,這非常的超自然記述,對我們的反超自然時代是一個絆腳石。所以唯一可預料的,這最近一個半世紀以來,一連串的學者受反超自然直覺所影響,已經借取把超 自然排除的工作,無論如何歷經艱辛,在企圖作成一個歷史上的漏勺,想濾除一切奇蹟,但仍讓耶穌通過了;原來在耶穌自己就是所有奇蹟中最大的奇蹟。因此有一 種增長不已的傾向(似乎在絕望中完成此偉業)去 製造一個篩子也想把耶穌濾除,在絕望的議會中找尋避難所,那就是說從來無耶穌其人存在,基督教並無創立者,非僅有關耶穌的描述,就是耶穌本人乃是後來的理 想投射到過去的歷史中,可是,攻擊的主流非但指向耶穌自身,乃是福音書作者所說的耶穌,以自然的耶穌來代替超自然的耶穌。」

當 然存在兩性之間的關係徹頭徹尾地整個研究,我們還是面對難以探究的奧秘。那是聖經所啟示那些奧秘之一,乃他們未盡力去解釋的。基督是一位絕對的獨特的人; 雖然在每個世代中,在他的人性與事實上費了很多研究,他的位格仍然是一個極深的奧秘,像在一些關心三一真神本身者的困惑一樣,所有我們能知道的簡明事實, 在聖經中都已經啟示給我們,除這些以外是不必要的了。事實上我們不能明白在我們本性中屬靈的和屬肉體的聯合,我們亦不能明白神的屬性。但基本的事實是清楚 的,為一般基督徒所能瞭解。這些基要的事實就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在他的本性上又附加了一個完全正常的人性,他在地上所過的生活盡都適合這人性的限製 之內,他的生活始終在肉身中彰顯神的生命,他在肉身中的行動從未超越了適合於道成肉身的神性化身之外,這一切的成就為的是在人性上他可以做人的替身,他可 以在律法前承擔人的義務,受人因罪所應受的刑罰,並替人完成了救贖。

基督徒如何與神學對話

1. 前言

不同的人對「神學」有不同的反應﹕有人很反感,覺得那是神學院搞出來唬人的;有人覺得很難懂,需要有哲學頭腦的人才能瞭解。基督徒談神學時,許多人心中更 是冒出各種神學﹕教父時期的神學、加爾文的神學、南美的解放神學、自由派神學、保羅神學、系統神學、等等。但是到底﹕神學是什麼?基督徒應該怎麼看待神 學、談論神學呢?

2. 神學的角色

首先,要瞭解神學的角色。每一個人都有神學,一個人不管他信不信有神的存在,他一定相信某種權威或定律,他所相信的就是他的神。他的神會使得他不得不順 服,也使得他的生命有意義、有動力,他的生活有方向、有規律。當一個人的神學破產、破滅的時候,他就死了,不是自殺、就是智能退化(自殘)。當一個人的神 學不正確,他就壞了,不是害人、就是殺人。

在社會上,神學被其它的字眼所取代,個人化的有人生觀、價值觀、理想,群體性的有﹕良心良知、倫理道德、制度法律。有人追求金錢、名聲、權勢,有人追求專 家名師、俊男美女,不是在討好眾人,就是在討好特定的對象,這都是受到人生觀或價值觀所驅使。也就是說,處處有神學,希臘神話裡有神學,科學裡有神學(相 信假設和目前被接受的定律),佛教裡有神學(相信釋迦的教導和佛經)。

3. 神學是什麼?

瞭解了神學的角色,接著來談基督徒的神學。神學是一門研究神的的學問。廣義地說,神學研究神對人類和宇宙的管理。狹義地說,神學研究神在聖經裡所啟示的真理。
             
其實,聖經裡所談的也是神對人類和宇宙的管理,所談的範圍超越了神對信徒和教會的管理。聖經的核心是在講神對人的拯救,講神藉著耶穌基督所實現的赦罪拯救。聖經藉著以色列和初期教會的歷史說明神的存在、大能、信實、公義、和憐憫。

聖經並不包含神所有的啟示(例如一般啟示),而是包含神的特殊啟示、神針對基督救恩的完全啟示。啟示就是把不明顯的事物顯明出來,神的啟示是指神把自己的 存在和心意顯明出來。啟示不是把神所有的心意都顯明出來(例如約伯的苦難),而是選擇性地藉著一些事物顯明神特定的心意。

人所說的真理叫神學,神所說的真理叫聖經。做神學時會懷疑、質疑神的權威是正常的,但是做神學的結果不能由衷讚美神、俯伏在神的面前,是不正常、有錯誤 的。神學應該是一種勵志、實踐的學問,不能等到全懂了才開始做,而是邊學、邊做、邊改。神學的反省要回到救恩、十字架上,要回到神的創造、神給人的使命。

神學的目的就是要認識神、藉著聖經裡的啟示來認識神、藉著整理出來的真理來分辨﹕哪個才是真正在經歷神、怎樣才是順服神。神學的目的不是用聖經來解釋個人的遭遇,而是用聖經來規範自己的生活、引導自己做義的奴僕。

4. 神學與解經

不是神學院裡才有神學,不是牧長才能做神學,不是教會才能制定神學。其實,每個人早就有了自己的神學,只是在教會裡要接受造就,要學習在聖經裡的正確的神學;只是為了教會合一的事奉,要接受某個教會的教義(教義就是主觀的神學告白)。

神學的確製造了教會裡的鬥爭和分裂,但是為了避免神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要扼殺神學,結果就帶來膚淺的靈恩運動、膚淺的查經聯誼,更使用世俗的(人本的)、異教的思想代替分別為聖的、專講十字架的神學。不知覺地就混淆真理和理論,就不再宣揚真理。

做 神學時,必需要認識到神學約有三類題目﹕有聖經明確而直接陳述的(例如神是一),有聖經不完整而輾轉陳述的(例如比喻),有聖經沒有陳述的(例 如天使何時被造)。做神學時,要捍衛第一類的題目,不要太論斷第二類的題目,要迴避第三類的題目。「信耶穌、得永生」的真理要堅持,對所謂的真信、假信, 正信、誤信,大信、小信,要謹慎爭論。

做第二類題目的神學時,邏輯推理要強,要周密;另外要會發問,「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例如,找出「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罩門在﹕是否真的得救,「得 救預定論」的罩門在﹕只有神知道誰被預先揀選了。罩門就是最強處,同時也是最弱處。罩門顯示出一個題目的關鍵和弊病,但是其中的弊病使得該題目討論像似空 談。弊病有﹕排外性的循環論證、延伸到不可知。

會產生上述的問題,因為做神學和解釋聖經時常犯的毛病是忽略大前提(不同的範圍和目的),好比數學公式不可以隨便套用,要先界定好使用條件。例如,「一次 得救,永遠得救」要談的是「神的保守」,不是「人的被揀選和初次得救」,「得救預定論」要談的是「神的主權」,不是「人可不可以決定自己的得救」。「一次 得救,永遠得救」和「得救預定論」的應用對象是信主的人。

這個問題是源自於解經法先天上的弊病﹕如何取決一個完整的段落,又是如何認定前後文的編排和思路發展。不同的取決就造成不同的解釋,也產生了不同的使用條件和大前提。

信仰和神學、解經和神學之間的關係都是互相影響、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

5. 神學與教會

神學大致上分為系統神學、聖經神學、實踐神學。系統神學縱貫聖經,是種護教學。聖經神學研究聖經的某單元,是種查經、解經。實踐神學是教會生活上的應用, 但是多偏向教牧領導、教會(量的)增長,很少是有關於個人屬靈的成長,而且,一般而言,實踐神學的研究都遠不如系統神學和聖經神學。

一般所謂的教會增長是指量的增長,人數的增長,當聚會的人增多、新會員增多、新受洗的人增多,就表示教會有增長。但是長老執事增多、主日學老師增多,就會產生教會分裂。

教會的三大任務是﹕治理(組織事工、立模範、和訓誡)、教導(屬靈的供應﹕救恩、誡命、和智慧)、關懷(物質的供應﹕探訪陪伴、供應食住、供應人力)。因為神要人﹕愛神、愛鄰舍。耶穌要人﹕相愛、傳福音。耶穌要教會﹕訓誡。使徒要教會的長老﹕牧養、做模範。

教會制度一直在專制和民主之間搖擺﹐改教後會友更是扮演矛盾的角色﹐員工兼老闆﹑球員兼裁判。真正的問題在於教會的同工團隊﹐每個同工都想奮力拉馬車向前 跑﹐但是如果每一頭馬都跑不同的方向﹐馬車不但不會前進﹐還會被拆毀。「如何做教會行政」是個大的課題﹐不過「愛每一個人」應該是做任何事工的基礎。

雖然質的增長也會被強調,畢竟質的增長不是主要目標,而是輔助方式。質的增長是指屬靈上、靈命上的成長,也就是信仰上的成長、與神關係的更親密,也就是對 信仰更清楚、更肯定、更喜愛,行為更合乎神的心意。屬靈應該就是順服聖靈(結出聖靈的果子),不結黨紛爭、不放縱情慾。

屬靈上成長的終結目標就是﹕長成基督長成時的身量。雖然一般是用禱告、熟悉聖經、服事來衡量一個人的屬靈程度;其實這三項只是成長的輔助方式。而且服事應 該分成三類﹕生活更新、教會教會外傳福音、教會內教導。屬靈程度應該從三方面來評估﹕與神同行的時間(認識救恩)﹑與人同行的時間(行公義與憐憫)﹑執行 異象的時間(行一生特定的使命)。


6. 神學與政治

有人抱怨為什麼華人的神學要跟著歐美跑?這是因為歐美的歷史、文化、政治有很深的教會根源或影響,華人有很深的儒家歷史、佛教影響,佛教文化很容易在(做基督徒的)華人當中死灰復燃,所以(崇洋媚外的)華人是不容易做出什麼神學來,而且承襲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當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炸佛像的時候,有人為那些巨型的藝術品而惋惜。上帝都不惋惜所羅門的聖殿、希律王的聖殿、甚至異教徒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今天為什麼要惋惜異教的建築?

歐美的神學是從政治鬥爭和宗教鬥爭所得到的遺產,那是一種求生存的神學,嘶吼出「上帝主權」﹐反觀華人的神學,是一種桃花源的神學。雖然台灣有長老會被人 說「愛搞政治」,但是沒有產生一種政治上的神學動量,沒有像南美洲的政局就激盪出「解放神學」。台灣的基督徒只有占人口的3%-5%,面對龐大的外教勢 力,也沒有產生出以利亞式的對抗神學。台灣的「鄉土神學」只能算是與文化會通﹐還夠不上與政治對話。

7. 神學與宣教

現代的基督徒傳福音時講求果效,但是怕得罪人,怕對方就不來教會、就反對教會。這樣根本就失去了保羅精神,保羅傳福音時甚至是去踢館,到猶太人會堂傳他們 所厭惡的耶穌。傳福音的神學是怕來不及救人,而不是怕得罪人。相對的,彼得在耶路撒冷裡,受聖靈澆灌說方言、醫病行神蹟、一開口就數千人信主,是受到普遍 傚法的模範。

人剛信主時﹐是最火熱的時候﹐但是他們的信仰也是最有偏差的時候。但是﹐即使花時間努力研究聖經或神學之後﹐恐怕在認識和誤解上仍然有相同的比率。得救是一時的事﹐學習是一生的事﹐一邊做一邊學。

從聖經裡很難成立一個服事的標準模式。但是耶穌﹑使徒和先知有共同性﹐就是帶著關懷人群的火熱﹐帶著殉道的態度﹐走進人群。即使有了整個聖經的輪廓﹑神學 的輪廓﹑教會的輪廓﹑事工的輪廓﹑福音的輪廓﹐但是如果沒有屬靈和物質上的關懷﹐那麼知識和制度都會變成空虛。神學不應該侷限在真理的辨正﹑命令的重申﹐ 更重要的是帶起悔改的心﹑奉獻的心。如果不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那麼神學便是空虛的。

8. 結論

神學不是旁門左道、不是用來抬高自己的器具、不是拿來空談的聖經知識,神學乃是個人對聖經的認識、對神的執著、對人對事的態度。神學是聖經和個人生活之間 的橋樑,生活詮釋聖經、印證聖經,聖經引導生活、印證生活。神學不只是反省生活到神的面前、更是要拓展生活到萬民當中,使得神的屬性被顯露出來、被高舉起 來。 

無 千 禧 年 瑣 談

 胡 恩 德

千 禧年這名稱,是指啟示錄二十章首六節預言的時期。在那一千年中,撒但被捆綁而被扔下「無底坑」去,囚禁一千年,使他不得迷惑列國。這是在第十九章下半基督 再臨而顯於世上之後的事情。在舊約的預言裏,也見到基督再臨時,猶太人得著非常的拯救,國家復興,普遍享受大福,地上的環境也改變成美好的。他們因是亞伯 拉罕的子孫而接受的福樂,也延及全世界,真是大禧年了。

我們如此領會聖經,如此希望主再臨世上;但有些信徒,稱無千年派,否認有如上述的千禧年,並廣泛地宣傳教導無千年的道,且有人揚言,要在華人教會中建立這觀念,以完全取代有千年論。

筆者本來想,管他有千年與否,只要人們相信主要再來,並儆醒豫備那就好了。後來聞說,在外國有些教會改信無千年之後,再演為改信新派(自由派)的道理,偏離了真道,那就不簡單了。以故對這問題,也一抒己見,談部份要點,希望稍為有助於教會。

亞伯拉罕的子孫

「那 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三:7)。無千年派的人,認為聖經確認信基督的人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猶太人的本位就取消了,無份於神所給與亞伯拉 罕的福,也不再有國度了,他們只有信主耶穌,才是真亞伯拉罕的子孫;可是我們要問,他們真的不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麼?

當 基督在世上的時候,有次,聽道的群眾中有對祂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祂卻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指著門 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太十二:46至50)。主確定地說,遵行父的旨意的人,就是祂的 姐妹弟兄和母親,這是不是說,祂與瑪利亞一家的人肉身關係,就一筆勾銷了?當然不是的!按 靈命說,門徒是主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但按肉身說,瑪利亞仍是祂的母親,祂的弟兄仍是祂的弟兄,新約聖經別處「還是稱他們為主的母親和弟兄,這肉身的關 係,並沒有取消。既然基督有屬靈的弟兄姐妹和母親,同時也有屬肉身的弟妹等;亞伯拉罕也同樣地有屬靈的子孫(基督徒),和屬肉身的子孫;不因為有了屬靈的 子孫,而就變成沒有肉身的子孫。他與以色列人的肉身關係,實在不會取消,猶太人仍然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不然,他們是軒轅黃帝或甚麼人的子孫麼?這關係既然 存在,他們雖於古時代中被神棄置一旁(只有少數接受基督的得救),終於仍舊因亞伯拉罕得福,就是神所曾應許亞伯拉罕的。為此羅馬書十一:28說:「就著福 音說,他們--猶太人--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為列祖的緣故」一語,明顯地說是按肉身關係而說的,而他們也因 為有「列祖」,還可承受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諸般福氣,這個於將來的千禧年實現出來。

以色列復國

無 千年派多方解經,認定以色列於公元七十年滅亡之後,必定不會復國;既然普世的千禧年與他們的復國連在一起,因而絕不會有千禧年了。約在一九三零年,筆者已 讀到無千年的文字(註一),知道他們否認以色列能夠復國。時至今日,我們親眼看見這樣的道理不能成立,而無千年的理論實在錯誤了;因為以色列國居然產生出 來,誠如以西結所見的異象:以色列像骸骨復活,並且站起來,成為大軍隊(結卅七:1至14)了。

或 許無千年派要強辯說,現今的以色列國,困難重重,不見得是平安康泰,大有福樂的。可是我們要看清楚我們在此討論的焦點是:以色列能否復國?既然無千年者一 口咬定說不能,而現今竟然復國了,且成為中東最強的國家,我們要說,無千年論已受了一個致命的打擊,雖然他們要多方辯論,也不過多此一舉吧。

可能有人說,現今的以色列,不是神所興起的,只是人的作為吧了。我們可以答覆說:羅馬書告訴我們:「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十三:1)。豈有國家建立起來而不是神所立的?

看 以色列的短短數十年歷史,可以看出該國確是神所特別建立的。他們在幾次戰爭中,明顯地有奇事和神蹟出現,表明主加以援助,使到這個國家能夠站立起來。筆者 的教會,與外國的幾個向猶太人傳道的機構(註二),有了數十年的交通,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外,經常與它們接觸,也收到他們的刊物。從這些刊物裏,看到 一些軼事,表明神如何在以色列的戰事中,用奇事及神蹟扶助他們,否則他們是不能站住的,而這個國家也就不存在了。

一 九四八年八月,以色列開始獨立了,戰爭隨即爆發,而以色列實在是處於劣勢的。當時以色列全民人數,約只五十萬,而圍攻它的亞拉伯軍隊,數目遠超他們的。北 方有伊拉克、敘利亞,東面則為約旦國,西南是埃及的大軍。約旦的砲兵是由英軍訓練出來的,開戰時,砲兵由英國軍官指揮。以色列人數少,出動女子作戰,裝備 也不足,他們甚至用玻璃酒樽塞入炸藥作手榴彈,稱為莫洛托夫(蘇聯外交家)香檳酒。如此情形,何堪一擊?然而以色列有勝利,能以穩站,不致被「趕入地中海 去」--巴勒斯坦人的話。

戰事既起,北方敵軍的坦克隊向加利利推進,以色列人則埋伏於一個要隘。頭一部坦克過去了,第二部隨之而來,以色列人向它擲下玻璃炸彈,適中坦克上面的窗洞,進到坦克內然後爆炸,坦克立即給破壞了。後繼的坦克軍喊說:「中伏了」,於是全部退去,這是一件事情。

南 部一處,以色列軍只有十三人,伏處戰壕,而對方則是兩師之眾。開火後,埃及軍很快便起來往後逃走,只剩下數百人,掛白旗投降。部份以軍前去繳械後,問埃軍 為何投降。他們答覆說:「眾寡懸殊」。以軍說:「我們只有十三人」,便叫全數出來給埃軍看。再問埃軍,他們回答說,他們都看到以色列軍後面,有無數長鬍子 的以色列人,向著埃軍衝來。原來神讓他們見到異象,給以色列非常的幫助。 

一 九六七年六月,名震各國的「六日戰爭」發生,以色列有想不到的壓倒性勝利。不太久之前,美國一個猶太人的拉比,寫信給以色列的大拉比,信內另有一份封密的 信。那拉比告訴大拉比不要拆開那封嚴密的信,待有重大節日,民眾聚集起來時,才拆閱公開。開啟後知道信中說,以色列將有戰爭,但不要害怕,因戰爭只有七 日,其中以色列只需三天,便攻佔耶路撒冷老城。當時以色列與埃及等國,已日漸緊張起來,有該封信,以色列人有點安心。戰事果然來到,真的三日便佔有耶路撒 冷,戰事差不多一星期便結束了。我們不曉得那拉比怎麼能作出如此準確的預告,但知道那是該場戰爭的一樁奇事。

耶路撒冷城的攻防戰來了,以色列方有軍官注意到,每次以軍響槍一聲,城墻上必有一個約旦軍倒下,似乎以軍都是百發百中的;所以不太久,約旦軍便從牆上退下去了。

停 火了,以色列人詢問一個俘擄營的埃及軍人,為甚麼他們投降。回答是:「先祖摩西來到我們當中,引領我們落入以軍手中。」以軍又問離該營不遠的另一營的俘 擄,所答的與前一樣。以軍想或許兩營相近,所說的傳到另一營吧了;於是以軍往遠處的一個營作同樣問題,所得的答覆仍是一樣。神的確顯神蹟扶助以色列了。以 色列中有一非常嚴謹的教派,名為哈斯迪派(CHASIDIC 或 HASIDIC )與古日的法利賽派相似。他們否認目前的以色列國是神所興起的,可是六 日戰爭完了,他們(可能部份的人)也承認該國真是神所建立的了。

還 有其他奇事在此不提,總之神按昔日所預告的,使到以色列國復活起來。事實上,能夠有這國家建立起來,就已經是奇事了。亡國約二千年,人民分散於全球各地, 本土只有很少數的猶太人,竟然再度成國,有自己的國旗,再用自己本來的語言--希伯來話--真是史無前例。本來滿目荒涼的國土,現在多處變成生產的田園, 而許多樹木缺少的地方,亦見蒼翠林木了,這誠然是個奇蹟。

主 前約六百年,猶大人得波斯君王許可,從被擄到之地返國。初則建築聖殿,繼則建耶路撒冷城牆。這樣的歸回和恢復,是經由兩大國戰爭後得以實現。波斯征服了巴 比倫之後,才有古列王頒佈的諭令,准許猶大人歸回本土。近世猶太人歸回建國,也與此相仿。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軍隊將土耳軍趕走(土耳其佔有巴勒斯坦, 共歷四個世紀,由一五一六至一九一七年)。四年多的大戰結束後,英國被委管治巴勒斯坦,於是大開門戶,讓猶太人歸回。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到三年,英 國從巴勒斯坦撤出,獨立的以色列國隨即成立。所以,以國復起,是由國際間的大變動而產生,比主前六百年的國際風雲,不知大多少倍,可見神彰顯大能作成這 事,並非猶太人的小努力所能成就的,因而我們不能不視為主的作為,是主作出祂所預言的。雖然以國尚未達到預言所宣告的美滿景況,但目前復國一事,已成為其 開端了,只待基督再臨,預言便告全部應驗。

預言按字面應驗

關 於以色列尚未應驗的預言,無千禧年者按靈意解釋,將選民日後所得的福樂,解為教會所得的福祉。其實我們解釋未應驗的預言,當按字面領會,除非有些預言,從 表面上看,並從上下文讀來,是不能按字面領會的。無千年派的人,解釋其他經文,普通都主張不可靈解,偏是未應驗的預言,則改為靈意解釋,在釋經上,顯為自 相矛盾。靈意解釋,可使待解的文字,有種種不同的看法,而文字則變成不一定能表達心意的,失去文字的基本作用。

究 竟聖經本身,有否擺下解釋預言的原則呢?看新約提到舊約預言如何應驗便可了然,從而知道預言應驗,是按字面應驗的,換句話,是按字面解釋的。雖然無千年學 者,指出一些經文,說是按靈意應驗,可是仔細地看,那些經文不算是按靈意應驗的。即便退一步說,那為數不多的預言,是按靈意解釋的;但轉過來看,按字面應 驗的經文,遠多於靈意應驗的,實在太多了。

讓我們看新約聖經吧。它引述舊約不少關乎基督的預言,且指明是應驗了。如何應驗?明顯地是按字面的。茲列出部份如次:

祂由童女所生  (太一:23;賽七:14)。

出生地是伯利恆 (太二:1;彌五:2)。

小時由埃及地出來(太二:15;何十一:1)。

早期傳道時住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地區--迦百農(太四:13至16;賽九:1)

祂不為自己傳名(太十二:16至19;賽四二:1、2)。

祂為神的殿心裏焦急(約二﹕17;詩六九﹕9)

祂以三十塊錢的代價被賣(太廿七﹕9、10;亞十一﹕12、13)

受鞭傷(太廿七:26;賽五三:5、8)。

被扎傷(約十九:37;亞十二:10)。

衣服被鬮分(約十九:24;詩廿二:18)。

兵士給祂醋喝(約十九:29、30;詩六九:21)。

被列在罪犯中(可十五:28;路廿二:37;賽五三:12)。

一根骨頭也不折斷(約十九:36;賽五三:9)。

有 些舊約預言,雖然新約未明顯地引述說應驗了,但我們總看見是應驗了,又是按字面應驗的。這等已應預言,為數很多,例如關係基督的,有以賽亞第五十三章全章 (其中部份,上文引述過),還有其他的,而關乎列國的,也有大篇幅預言,例如巴比倫(賽十三全,十四:12至23;耶五十全;五一:1至58);埃及(賽 十九:1至15,結廿九至卅一);推羅(結廿六,廿七,廿八:1至19)。無千年者能否引出大幅度應驗了的預言,認為是按靈意應驗的呢?能否引出整章已驗 預言,應驗在基督身上,或各國身上的呢?相比之下,無千年派所引的,可說是點點滴滴吧。還有補充的,關乎已經按字面應驗於列國的預言,除上文所指出的,還 有許多呢。總之,聖經本身,擺下預言解釋的原則,是按字面解釋的。

從 前有一個猶太人,質詢一個主張無千禧年的基督徒,讓那信徒曉得,聖經對以色列復興的預言,當按字面應驗,不能靈意解釋說應驗在教會身上。該猶太人提出路加 一:32、33「祂(基督)要稱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祂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那猶太人指出,上述的經文前兩句,既 然基督徒按字面接受:「祂......稱為至高者的兒子」,為何緊接的下文,偏要靈意解釋,那是不公平的。當看大衛的位就是大衛的位,而雅各家的王,就是 雅各家的王。這是說,基督必來,坐在大衛的王座上,作以色列人的王,也就是說,以色列必然復興起來。

按靈意應驗的經文(?)

現在我們討論一些經文,是無千年者認為已按靈意應驗的。其中有些是千年後派的,一起在此答覆。

1)  創世記三: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首先,這些話是神對蛇的判 決的話,不是預言,性質當然與一般預言不同,這是我們需要看準的,並且新約聖經沒有明文說,應驗在甚麼事情上,只不過我們看見這些判詞,含有對付蛇所代表 的魔鬼的意思,遙指基督(女人的後裔)擊破撒但的權力,正如希伯來書二:14所言:「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祂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 掌死權的就是魔鬼」。這判詞說到如何懲罰蛇,當日便生效,且一直存在至萬代,是講長久的刑罰,不是預言日後事,正如宣佈女人的刑罰,也是一樣長的,我們都 不視為預言。此外,用蛇頭被傷而說,是用隱喻而說,隱喻自然言外有意,所以解釋起來,不能說是預言用靈意解釋了。

2)  馬太三:3:「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有解經的指稱「道」「路」不是按字面應驗的; 可是「道」與「路」不過是隱喻的字,當然可以另有所指。我們普通談話寫作,也會用到這兩字,例如「人生的道路」,「路向」,聽的人用不著「靈意解釋」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這處預言,是按靈意應驗,只可說,該預言應用隱喻吧了。

3)  羅馬九:25:「就像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 在那裏稱他們為永生神的兒子』」。無千年派的人認為,這些對以色列民的預言,保羅說是應驗於教會身上,是靈意解預言的例子;可是稍為清楚地看,便可知道不 然。保羅並沒有說,神召外邦人歸祂,是應驗何西阿的預言,只說:「就像何西阿書上所說」,只引出那段話,借來作個佐證,有如粵語的說法:「正如何西阿話 齋」。

看 看何西阿書該段預言的上文,神因以色列背道,宣告他們不是祂的子民,隨後則說:「然而......將來在那裏必對他們說,『你們是永生神的兒子』」,實在 預言選民日後重新給神召回。這些預言的話,於主再來時必然應驗;但保羅借用它,以說明神呼召本非子民的外邦人,在聖經裏實在有這原則。

4)  使徒行傳十五:14至19:雅各說:「方纔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祂自己的名下。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經上 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外邦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 主......』」。主張無千禧年的,論及上述的經文時,指出雅各說到關乎大衛的國的預言,應驗於教會身上,而教會本身,有外邦人在內。既然恢復大衛的國 是指教會建立起來,因此這項預言是按靈意應驗的了。其實雅各並沒有說到該段預言應驗,只要引出日後外邦人都尋求主之句,證明主有收納外邦人的計劃,所以當 時的教會,也應寬大地接納外邦人,不用給他們行割禮,作歸化的猶太教中人,然後才是教會的分子。其實雅各所要引用的,是那段經文中的後二三句:「叫餘剩的 外邦人,就是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只不過提述這些話時,有需要將其上文,一起說出來,聽者才了解到果然是出於聖經的。他們當日,不像今天的信 徒,在聚會裏,人都可以手持一本聖經,講者只須說出那一卷書幾章幾節那三二句,不用連上文也述說出來。

使 徒行傳還有另一個例子,可使我們看見,當時引用聖經,只用其中的一部,不是全所述的預言,都應用出來的。使徒行傳第二章,彼得要對群眾說明,他和其他門徒 說方言,是聖經早有預告的。第十六節起,他說:「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 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 火,有煙霧,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末到以前』」。彼得指明應驗的,只是「說預言」之部;至於「在天上我要顯奇事」之句, 以至於「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的幾句,並非他所要說的預言應驗,只不過一口氣地兼提並述而已。如此,雅各的確沒曾說到,大衛的國恢復起來,已應驗於教 會身上;我們不能引這處經文,以證明新約中已經應驗的經文,是有靈意應驗的。大衛的國復起,還有待於基督再臨之時啊。

5) 馬太十七:10至13:「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門徒這纔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著施洗的約翰」。

有 解經的以為主靈意解預言,把以利亞解為施洗約翰,但看英文《新美國標準聖經》,我們看出「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兩句,都是將來式的Elijah  is coming,and will restore all things,是在當日的事情前面;所以還須等待以利亞來到,按字面實現,這是在主第 二次來臨時期應驗的。然而主有第一次來臨,也有類於以利亞的人物走在主前面,就是施洗約翰;所以基督把他作為以利亞而看,借他而說以利亞已經來了。假如施 洗約翰完全應驗這預言,主大可以一開始便說:「以利亞已經來了」,如此,這項預言仍是按字面應驗的,我們仍是按字面而讀的。

6)  主受死前夕,把杯遞給門徒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路廿二:20)。希伯來書八章論及新約時,將耶利米的預言提出來說:「日子將 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 我的子民;他們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 愆』(卅31、33、34)。無千年者看:這約說是給以色列民的,但上列的經文,說是給教會的,可見是按靈意應驗的了。其實應該這樣看:新條約明說是賜給 以色列家和猶太家的,我們基督徒只有份同享先享而已,並非專一應驗在我們身上的。教會在此既是先嘗此福的,就不是代替以色列民為該約的承受者。

我 們經歷新條約的福祉,並未全部享有約中的應許,可見我們還不是「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呢。約中說的第三項福氣,是人人都認識主,甚至〈1〉從至小的到至大 的,都必認識主;〈2〉人不用各人教導自己的鄉鄰,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主。今天的教會,何嘗有此情境?聖經的說法,認識主就是不犯罪,所以本條約也 說到主的律法放在百姓裏面,寫在心上。今天在教會中,還有教導各人認識主的需要,還需盡極大的努力,去勸導信徒認識主;如此,豈能說教會就是條約裏所說的 以色列家和猶大家,而引出結論說是靈意應驗呢?我們只預嘗約的部份福氣,實際應驗,有待將來;那時主再來,該兩家的人均徹底地更新,從心靈中更新起來,任 何人都不用勸導別人認識主,連最小的(小孩子)也不用別人教導,主自己用復活的大能更新他們,這才是新條約的應驗,還是字面式的應驗。

以上指出的「靈意解釋的已驗預言」之外,還有多少呢?有的話,也不會很多。若用表決的方法來看,已驗預言,按字面解釋的,比按靈意解釋的,多出非常,我們當服從多數;但剛才看見,並沒有靈意應驗預言的一回事。

總結

無 千年者承認,若按字面解釋未應驗的預言,人們就自然是「千年前派」了--先是基督降臨,然後世界成為主的國,千禧年於是實現。因此,辯論的關鍵是:預言是 否按字面解釋?既是按字面應驗,我們大可以不管無千年者所搬出的大量辯論,無論如何言之成理(?),滿有說服力,我們都不管。「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作甚 麼呢」(詩十一:3)。

因著以色列復國,就有具體的事實,給我們知道預言要按字面應驗,將來必有千禧年。事實具在,不能抹煞。讓我們仰起頭來,盼望基督之再臨!

 

註一 :是無千年派的表表者 Phlip Mauro的一篇著述,發表於一個基督教刊物中,該刊名叫 Defender,主編名Winrod。當時無千年的呼聲漸高,故該刊邀請Mauro與另一位千年前派的作者,各撰一篇論述以供讀者參閱。

註二 :那些機構是:1) Christian Witness To Israel, 前名 Barbican Mission,在英國的 Chislehurst, Kent; 2) American Messianic Fellowship 前名 Chicago Hebrew Mission 在美國的 Chicage; 3) American Board Of Missions To The Jews,今名 Chosen People Ministries,前在紐約,今在 Charlotte, N.C., USA; 4) Biblical Research Society, Los Angeles, USA  這個機構目前可能不存在;此外還有機構,於此不詳。 

信徒的堅忍與恆忍(下)

周學信 博士
一、信徒的背信 三種不同的解釋:
           一個信耶穌的人,有沒有可能離開主?希伯來書的第六章四節到第六節經文教導我們:一個基督徒可能會離開主,會背信、背教。對這經文提出三個很根本對這經文的一個解釋:
第一個解釋是馬修的解釋:他覺得說這經文表達,這些人是真正得救,後來他們離開了主,這是第一個看法。
第二看法是爾文跟歐文的看法:覺得說這些人其實根本沒有得救,他們只是在信仰救恩的邊緣,所以他們根本沒有得救,他們會跌倒是可以瞭解的。
第三看法就是瓦特跟威斯卡的看法,他們覺得他們的救恩是真的,他們失落是假設的
我們特別注意希伯來書六章第六節:「若是離棄道理!」,這個「若」讓我們看到,這可能性只是一個假設,但是我們的救恩是真的。第二解釋是比較難接受,因為這個經文本身太逼真了,加爾文的看法提到,他們只是嘗過天恩的滋味,所以他們只是在救恩的外圍,沒有進入救恩的核心。所以第二解釋可能不是最好的一個解釋。一個比較好的解釋,應該是第一個跟第三解釋,我們在 神面前得救的救恩是真的;但是我們如果沒有緊緊跟隨主的話,有可能會半途失去救恩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要繼續思考希伯來書六章9節:親愛的弟兄們,我們雖是這樣說,卻深信你們的行為強過這些,而且近乎得救。」經文其實這些已經信主的人,我們需要在 神面前不斷的持守這樣的信仰,否則有可能失去這樣的救恩
 
二、聖經中對『救恩』的提醒:
那麼到底要怎麼看「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先看聖經上給我們的提醒,最後要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則來看信徒的堅忍的問題。
     1、人離開真道的事實:
           第一點我們要很嚴肅看待,有人離開主這樣的事實。有 的人覺得,他是基督徒,但他沒有真正得救,他以為他自己信了但沒有真正的相信,所以他中間離開主,這個是可以瞭解的,因為他根本沒有信。這有可能發生在很 多教會的裡面,很多信徒進入教會多年,但他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一個做禮拜的基督徒,他沒有基督徒實質的生命,所以這樣的跌倒、離開主是可以瞭解的,這 是第一點。
     2、暫時的退步與真實的放棄:
第二點就是,要清楚的區分-暫時的退步與真實放棄信仰的區分,暫時的軟弱跟真正放棄信仰是不同的。有的人他暫時的軟弱,不代表是他背信、背教,所以在思想這一個堅忍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3、真實信仰的判斷:
第三點是,一個信耶穌的人的生命,是可以在生活呈現出來。所以一個得救的人,的確會呈現這樣的跡象,這些信耶穌的跡象,如同基督耶穌在馬太福音所教導的。
馬太福音的第七章第十五節到這裡的第二十節:「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 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基督耶穌特別提到,憑這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所以一個基督徒,跟基督耶穌有分的話,我們應以他的生命的果子,來評斷他。
馬太福音第七章二十二節到二十三節:「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基督耶穌提醒我們,在審判的日子裡,很多人說他認識主、也稱主「主啊主啊!」我們知道說,他們也傳道、趕鬼、行各種異能,但是主說:「我不認識你。」所以一個基督徒,如果有生命的跡象,他的生命是會結果子的,所以從果子來判斷。
           馬太福音的第十三章的第一節到第九節,提到撒種的比喻「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那裡聚集,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
這撒種的比喻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領受道理方式是不一樣的,信心也有不同接受的層次; 經文提出的比喻,看到真正的信心,有不同的層次有的種子在硬的石頭上,沒有辦法紮根,沒有辦法有生命的果子來。因此在面對得救問題的時,到底信徒會不會一 次得救、永遠得救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知道:真正的離開主與暫時的離開主是有區別的。信仰本身應有生命的流露,一個真正得救的人,他的生命流露出真 實的果子來。這個是第三點警告的部分。
4、忍耐到底:
           第四點:基督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第十二節到第十三節提到:「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聖經上提醒我們,只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因此這些原則必須要考慮,我們面對「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問題上。馬太福音第十章的第二十二節:「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三、信徒的恆忍與堅忍:
我們必須要來進一步思想,救恩恆忍的問題,對信徒來講,它實際的意義是什麼?我提出幾個重點。
1救恩是永恆的:
第一個重點就是救恩的安全感。我們面對救恩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安全感,知道我們在 神面前是安全的,我們是蒙保守的,我們的救恩應當是永恆的,所以我們相信,我們這些得救的人會得救到底。每一個信耶穌的人,必須要在 神面前知道,他們在 神面前有平安,知道救恩是永遠的、永恆的。
2、緊緊跟隨主:
第二是,不要怠惰、鬆懈。聖經裡面教導我們,跟隨耶穌不容許我們鬆懈、怠惰。我們知道,一個真正信耶穌的人,他生命上會流出果子來;一個真的有聖靈的人,聖靈在他身上,會結出許多的果子來。所以我們必須要小心,如果怠惰鬆懈的話,這樣其實不對了,我們應該緊緊的跟隨主。
3、聖靈的印證:
第三是,我的救恩是有保證的。這保證是個很主觀的一個信念,這主觀的信念是,來自於聖靈在我們心中的見證。保羅在羅馬書第八章第十五節到十六節提到:「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一個屬基督的人,他有這樣對 神的信念,是來自於聖靈在我們心中的見證:我們是屬於 神的,屬於 神的人會蒙 神的保守。
這三含意讓我們看到,我們應該安穩在救恩裡,我們知道我們得救會得救到底,我們的救恩是永恆的。不但這樣子,也告訴我們在這個天路歷程,跟隨耶穌上不可鬆懈、怠惰。我們需要緊緊的跟隨主,要不斷的追求聖潔,不斷的讓聖靈在我們身上,結出的果子來。還有救恩的保證是,來自於我們主觀的信念,這主觀的信念,是來自於聖靈給我們心中的見證: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我們是屬於的。這三點事情幫助我們,面對聖徒的堅忍、恆忍這一系列,我們所談到豐富的救恩
 
四、救恩論 總論:
1、  預定與揀選:
那麼我在這裡跟大家複習一下這個整個救恩的豐富性。我們一開始談到,神在永恆計畫裡的揀選跟預定;我們也瞭解 神的『預定跟揀選』;一個人的得救是聖靈在他身上的工作,不是他自己所製造成的,如同尼哥底母的重生得救,是聖靈的工作,是聖靈帶來生命的更新跟改變;同時我們必須要回應 神。
2、重生與歸正
在回應 神的裡面,我們就談到『歸正』的部分,我們不但重生也同時歸正;在『歸正』的部分,我們一再提到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積極面就是『信心』,我們要信 神、轉向 神;不但轉向 神,同時也要轉離罪、要悔改。很可在今天教會裡,很多時候我們忘記談悔改的重要,很多弟兄姊妹,可能只是表面的懊悔,但是沒有真正的悔改。一個悔改、有生命的基督徒,會持守信仰,直到見主面。所以『歸正』的部分,不但有消極面同時有積極面;不但有信心,同時有悔改。
3、稱義與成聖:
談完歸正後,我們進入就是稱義的部分,因信稱義的道理。我們是罪人、蒙 神所稱義,這『稱義』是基督的義歸在我們身上,這不是我們自己的義,乃是基督耶穌的義,所以我們被稱義乃是我們白白得到的恩典。我們特別強調,稱義的背景是談到 神的憤怒,在救恩的信仰裡,我們看到罪人他是會被稱義的,不但稱義,同時成為 神的兒女;他有 神兒女的地位,同時得到永恆的生命。不但得永恆的生命,同時罪得到赦免。所以一位蒙恩得救的人,是生命得到極大的祝福,他被稱義不再是罪人;是在基督耶穌裡面,是新造的人、是義人。
接著談到成聖的部分,基督徒必須要在 神面前,不斷的追求聖潔,他不但要追求聖潔,必須要分別出來,讓 神來使用他。這個成聖的過程裡,它是有方向的,它不是被動的,是積極的追求。我們不是靠著功德來得救,乃是靠基督耶穌的恩典。在得救裡面,功德是沒有份的。但是我們成聖的過程裡,這個德行是非常重要的,要活出耶穌基督的生命,我們要追求越來越像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並傚法,這是在成聖的道路上,我們所需要追求的。
4、信徒的禱告生活
一個成聖的基督徒,他是一個禱告的基督徒,他跟 神活在一種活潑、親密的關係中。我們特別談到,禱告絕對不是報告,禱告是跟 神雙向的互動;不只是單向的祈求,也應該有 神的回應。很多時候在教會裡面,弟兄姊妹對禱告有很大的誤解,覺得禱告好像是,我去拍拍 神的肩膀,讓 神知道我的需要,其實禱告是回應 神!禱告應該是回應 神!因此反而是 神在拍我的肩膀,而不是我在拍 神的肩膀。
禱告應當是雙向的,不是單向的對 神報告我的需要的話,這樣 神的回應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我說什麼,也需要來聽。所以禱告裡面,包括我對 神的表達,同時也需要學習在禱告裡更多聽 神的聲音,更多回應 神在我身上的工作,更多敏感到 神的同在。因此,禱告包括我們的回應,不是「主啊!我說你聽!」,同時也是 - 主啊!你說我聽!』 要在禱告裡面更多的聆聽 神的聲音。所以,禱告是一個成聖基督徒,在天路歷程需要不斷的操練的部分;禱告是他跟 神的生命的關係。我們談到禱告的重要性,也提到什麼叫作「有效的禱告?」我們提到許多聖經的原則。
5、信徒的堅忍與恆忍
不但這樣,我們前面也談到,聖徒的堅忍聖徒的恆忍。到底基督徒是不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我們談到加爾文派的看法與亞米念派的看法,我們把這兩派的看法都跟大家分享。這兩派看法,我們知道很不同,如同在預定論裡看到這兩派也是不同。在預定論裡面看到,加爾文派與米念派的不同看法。在恆忍、聖徒的恆忍裡,我們提出加爾文派跟亞米念派,他們兩者的不同的立場跟看見。在加爾文派的看法裡,他們堅持「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信徒會得救到底,他們已經被 神的呼召出來得到這個救恩,會蒙 神的保守,不可能在中途離開主放棄信仰。我們也提出加爾文派用什麼經文支持他們的看法。
米念派的看法,他們覺得信徒們如果緊緊跟隨主,有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救恩。我們也提出亞米念派怎麼說明他們的立場,他們經文的教導;還有一些的例子,提到有些跟隨主的人,他們中間離開主,背信、背教。最後我們提到,希伯來書第六章的經文,提出對這經文的看法。         
最後我要提出,聖經上的大原則來看,「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問題。聖經上有一些實 際的原則告訴我們,有的基督徒以為他是信了,但是沒有信,他反而是欺騙自己,他們的跌倒是可以瞭解的。還有我們必須要區別,什麼是暫時的離開主、暫時的軟 弱?跟永久的背叛、永久的放棄信心?那個是很重要的。這個是第二原則。第三原則是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在基督耶穌裡蒙恩得救的人,應當有生命的果子,應當從生命中,流露出這些果子來。
所以因此看到說,這個是聖經上很明顯的教導,不但這樣子也提出一些含意,對我們這些信徒怎麼去面對這個恆忍、堅忍的這個問題呢?基督徒面對這問題必須要很清楚:第一件事情,他們必須要平靜安穩的相信救恩是穩固的,有這個保證,在主耶穌基督裡面是屬於 神的人;我們的救恩是穩固的,不會中途而廢,救恩有這個永久性。因此他們必須要在 神面前快樂,知道他們的救恩是有保證的;但也必須要有一個看見,就是說不能在跟隨的時候鬆懈、怠惰,必須要緊緊的跟隨主。如果我們緊緊的跟隨主的話,很容易在那裡跌倒,這是第二,對我們基督徒面對這問題的時候,所需要知道的。
第三看到,這個救恩的保證是一個主觀的信念,這個主觀的信念來自於聖靈所賜下的保證。聖靈在我們心中,見證我們是屬於的,這些原則幫助我們面對聖徒的堅忍、聖徒的恆忍
弟兄姊妹,當我們一系列看救恩論的時候,發現到我們救恩是非常豐富的,神愛我們、恩待我們,把的恩典倒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這些屬於的人,應當常常感恩 神把這麼豐富的恩典賜下給我們。不但要常常感恩,我們必須常常在面前,活出的心意,常常在面前不斷的表達,在這個世界上表達的心意、旨意;我想這個是聖經上,給我們的一個非常明顯的教導。所以感謝 神,賜給我們這樣的美麗豐富的恩典跟救恩,讓我們在面前享受的,我們是屬於的兒女。我們感謝 神!我們讚美 神!我們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