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聽見上帝的聲音

     今天有位姐妹問 : 「為什麼我總是無法聽見上帝的聲音?是不是因為我不夠敬虔專注神?」
    這是  基督教小小羊園地 的幾篇文章,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有幫助, 有此疑問的兄姐可以點閱
 這是上帝的聲音(旨意)?  , 我們能不能謹慎些來說『上帝告訴我、、、』? ,
     底下是錄自台中旌旗教會蕭祥修 牧師 主日信息 /『如何聽見神的聲音』系列講座()-上帝如何向你說話之內容, 相信也相當有助於此問題之思考.


上帝如何向你說話
How does God Talk to You
【約伯記Jb.3314】(新譯本)原來上帝用這個方法或那個方法說了,只是,世人沒有留意。
今天,我們要繼續談到這個聽見上帝的聲音的系列。我們將會特別來看,上帝是如何對你說話。當我們談到人們聽見 神的聲音, 神對人們說話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這其實是非常神秘的;他們認為 神對人們說話是非常異常或者是非常離奇的。但是事實就是,祂一直都在這麼做。許多年前,有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的標題是,上帝死了。第二天,記者們跑到Billy Graham的家外面排隊,他們都在問,「Graham博士, 神死了嗎?他說,你們一定在開玩笑吧?我剛剛才在跟祂聊天呢。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能夠與上帝說話,而上帝也想要對你說話。聖經上說, 神創造你就是為了要對你說話。當 神創造你的時候,就賜給你能力來調整你的頻道,使你能夠聽見祂、傾聽祂、與回答祂。這其實一點也沒有甚麼大不了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與上帝說話。
【約伯記Jb.3314】(新譯本)原來上帝用這個方法或那個方法說了,只是,世人沒有留意。
約伯在說的是,問題不在於 神沒有說話;問題是我們的認知與理解。有的時候,我們沒有調整自己的頻道。上帝想要與你溝通,因為如果沒有溝通,你就沒有辦法跟上帝建立關係。 神想要與你有一個關係,祂想要對你說話;所以祂創造你的時候,就賜給你能力,好讓你聽見祂的聲音。
上帝如何對我們說話?How does God talk to us?
神不會侷限於任何一個單獨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的方法。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系列將會談到許多 神對我們說話的方式。有一次 神曾經透過燃燒的荊棘來說話,還有一次,祂透過一頭驢來對巴蘭說話。
今天,我們將會來談一談,當 神對我們說話的時候,四種最常見的方式。坦白說,說一個能夠描述這四種方式的故事會比我在這裡解釋給你們聽來到更有果效,但是首先,讓我先談一談這些方式。
1.      上帝透過  聖經  來說話。God speaks through_the bible_.
【提摩太后書2Tim.316】(現代中文)全部聖經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對於教導真理、指責謬誤、糾正過錯、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處。
注意到這裡說的就是, 神對我們說話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透過祂的聖經。聖經不僅僅蒐集了許多人奇妙的想法與經歷,也不僅僅是一本珍藏本。請你把靈感這個字圈起來,這個字原本在希臘文裡面的意思就是,神吹的氣息。這代表的是整本聖經都是絕對可靠的。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任何的書籍能夠像這本書這麼可靠了。你可以倚賴它,它會引導你,它會糾正你的錯誤,它會安慰你,它也會幫助你。但是如果你從來沒有進入到聖經裡面,那麼 神又如何能夠對你說話呢?這就是為什麼,你每天坐下來靈修5101520分鐘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時間長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禱告裡對 神說話,同時你也讓 神透過祂的道來對你說話。如果你還沒有一個每天靈修的習慣,你就會錯過了 神想要對你說話的第一個方法。
有人說,神從來沒有對我說話。你每天都有讀聖經嗎?這就是祂想要對你說話的方式。如果你不讀聖經,那麼你的電話就沒有掛好, 神得到的一個忙線的訊號,而祂也沒有辦法把話語傳達給你。
如果我告訴你說,明天早上四點鐘,阿扁總統想要在總統府跟你見個面,我覺得無論你對總統有甚麼樣的想法,你都會起床然後去那裡見他。當有一個那麼重要的人想要見你的面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去。但是更重要地是,明天 神也想要跟你聚一聚,而且你甚至不用跑到總統府,你可以在你家的客廳,你可以穿著最舒服的睡衣,躺在一個懶人椅裡面,坐在你的咖啡桌旁邊,喝一杯咖啡,打開聖經….祂正在等候你。全宇宙的創造主一直都想要跟你固定地約個時間聊一聊。你需要進入到 神的道里面,因為這是上帝對我們說話的第一個方式。如果你只是每兩個禮拜稍微翻一翻聖經,那麼你將會錯過許多的祝福。
我承認有的時候聖經可能會是一本令人望而生畏的書。古老的翻譯版本,裡面有很多字是你不瞭解的,還有一些奇怪的名字,奇怪的地名,奇怪的外國話語與風俗習慣是令人無法理解的。聖經也許會令你望而生畏,但是這本書是生命的手冊,是生命的使用說明手冊。
以文牧師送我一部他開了幾年的愛車,車況非常好的CRV2000。他把一本車子的使用手冊放在乘客座前面的夾層裡面。那是原本車子的設計者對車子的構想與意圖。如果我讀了車主使用手冊,然後我按照上面所說的來使用這台汽車,我的車子就能夠跑更長的道路。這教導我如何使用車子,但是卻不超過車的能力範圍,也不至於給車子太大的壓力。EX:他有一種定速功能,記載在手冊上)
那就是聖經的功用。我們當中有許多人感到有壓力,就是因為不知道這本書裡面有甚麼,而且也沒有遵循裡面所說的去做,所以我們生活感到非常有壓力。這就是生命的所有人使用手冊。當你有任何疑問的時候,你都可以查閱這本使用手冊。   神透過祂的道說話。
我要怎麼樣才能夠開始讀這本書呢?我是不是要從創世記開始一直讀到完?如果你要開始讀聖經,我不會這樣子建議你。首先,你需要找到一本新的翻譯版本,現代中文譯本是不錯的。若你能讀英文,我會建議你使用NIV或者是The Living Bible版本,還有一些很好的版本。然後,你也許會想要有一本讀經用聖經,這會給你一些引導與幫助;我個人喜歡的是啟導本聖經。這裡面會解釋一些當代的習俗,與你可能不明白的事物。
從來都沒有讀過聖經,我會建議你從雅各書開始讀。雅各書會告訴你一些實用的方法,好幫助你開始你的基督徒生活。然後你可以讀路加福音或約翰福音,瞭解耶穌的生平與教導,你會漸漸深入 神的話語裡,那是祂對我們說話的第一種方式。

2.      上帝透過  有恩賜的教師  來說話。God speaks through gifted teachers .
當你參加一堂教會的主日歡慶時,你曾經感覺到 神直接在對你說話嗎?整個群眾當中所有的其他人都不再重要, 神直接對你的心說話?那就是祂。在那一刻,上帝透過一個有恩賜的教師來告訴你祂想要對你說的。 神往往使用其他人來與我們分享祂的話語。
【帖撒羅尼迦前書1Thess.213】(現代中文)我們也常常感謝上帝;因為我們所傳的信息,你們聽見了,領受了,並不以為是領受人的信息,而是領受那確確實實出自上帝的信息;因為上帝在你們信的人當中工作。
上帝透過教師、講員、與牧師來說話。當我們聽他們的講道的時候,這會改變我們的生命。我常常會回顧那一刻,然後開始想,如果我錯過了那篇信息又會如何,那原本是我生命當中的轉捩點?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願錯過教會。EX:在當兵時放假中,參加一間小教會,神透過那位牧師向我說話
聖經上說, 神賜給我們有恩賜的牧師與教師好來傳達祂的道。曾經有人對我說,聽過今天的信息之後,我覺得好像有人跟你說到我的情形,你是否故意講我?我沒有那麼聰明,能夠想出這許多的事情。我沒有那麼聰明,能夠每個禮拜來到這裡,一個星期日又一個星期日,一年52個禮拜,經過了12年,然後每個禮拜都震撼你的心弦,我做不到!但是 神做的到,所以我禱告,我說,神啊,你知道這個星期,你會帶領甚麼人來到教會,你知道誰會來到這裡,你也知道他們的需要。你願意給我一段信息好對這一群你計畫要帶來教會的人說話嗎?幫助我對他們說的信息,可以在星期一早晨帶給他們幫助。然後祂就會成就,祂用某些特定的想法與真理來感動我的心。所以我發現 神真的會對你說話。
我的意思是不是 神透過我說話?我完全沒有任何的懷疑!我覺得這很奇妙,而我也不配得;但是我毫不懷疑。甚至更奇妙的地方就是,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 神也會透過你說話。許多時候,你甚至不知道這件事情。如果你可以回到你的生命的過去,有多少次某位朋友來請教你的建議,或者是你說了某句話成為某個人生命的轉捩點?你認為那是從哪裡來的?那時候 神透過你來說話。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 神往往會透過你說話,而你甚至完全不自覺。這不是一件很偉大的超自然現象,那其實是 神創造你的本質。 神有能力進入到你的心思意念裡面,這是超出你所求所想的。祂會把想法撒種在你的心裡。 神透過有恩賜的教師來說話。
【哥林多前書1Cor.213】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
當有恩賜的教師在教導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宣揚 神的道,就是 神想要對我們說的話。你聽見的教導越多, 神就越是能夠對你說話。很明顯地,你聽見的教導越多, 神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來對你說話。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禮拜一次是不夠的,在你的生命當中,你需要有恩賜的教師一個禮拜超過一次的來固定地對你說話。
如果一個禮拜裡面,前面六天你都在禁食,到了第七天,你暴飲暴食,那會怎麼樣?你的消化不良會很嚴重。你們當中有些人有屬靈上的消化不良。你唯一認識聖經的時間就是每個星期日早上的那40分鐘,在你的生命當中,這個禮拜其他的時間你都沒有任何的教導。那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加入一個小組,也許你需要參加BLI課程,這些都在教導聖經,我們正在學習基督的生命。還有一些很好的教師,他們是在廣播上。你也可以聽CD,我有很多CD帶在車子上,我不斷地轉它們。我要定期地充實我的心思意念,學習 神的道。
許多基督徒上了車之後,就開始聽廣播中的新聞。問題是今天我們的社會當中,有太多人知道過去24個小時發生了些甚麼事情,但是他們卻完全不知道他們過去的家庭背景與傳統,他們也對未來一無所知。你不需要知道全世界現在正在發生些甚麼事情,但是你需要知道 神所鋪陳在整個宇宙當中的原則,這麼一來你才能夠妥善地面對明天。
所以你要作出一個決定,我要參加小組還是我要看電視?我要來聽CD還是我要聽收音機?在永恆當中,有甚麼是持久的? 神透過有恩賜的教師說話。
3.      上帝透過  感動  來說話。God speaks through impressions .
祂把想法放在我們的心思意念裡。當 神把一個想法放在你的心思意念裡的時候,我們把它稱為是感動。我有一個感動,我有一個意念。你認為這個創意的想法是從哪裡來的?是從造物主來的! 神就是那位造物主。當你有創意的時候,你就最有 神的形象。我們就是按著 神的樣式所造的。 神是造物主,而人類有能力來發揮創意。當 神把一個想法放在你的心思意念裡的時候,我們把它成為是靈感;當撒但把一個想法放在你的心思意念裡的時候,我們把它成為是一種誘惑。所以 神試著對你說話。
【約翰福音Jn.14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這裡說,指教你們的意思就是祂會感動我們。祂會賜給我們想法,祂會賜給我們靈感,祂會賜給我們直覺。 神往往會這麼做。你最才華洋溢的點子往往都不是你的,它們是從 神而來的, 神將這些點子賜給你。一個出類拔萃的生意想法、家庭想法、關係上的想法、財務上的想法。你認為你是從哪裡得到這些靈感的? 神,祂愛你、祂關心你、祂注意到你生命當中一切的細節。(EX:王弟兄的見證這也許讓你覺得這不是從 神而來的,因為這個靈感是那麼地自然而然。但是你受造就是為了要從 神那裡來領受啟示。你所想到的許多想法,都不是因為你那麼地聰明;是 神賜給你這些想法。
對於我們如何領受從 神而來的感動有很多令人混淆的地方。當我們談論到感動的時候,有兩種極端是你需要避免的:第一是理性主義,第二是神秘主義。
理性主義者否認 神可能透過我們的心思意念來對我們說話,他們說,上帝只有透過聖經說話,上帝從來都不會感動你。神秘主義者認為他們所感受到的所有的感動都是從 神而來的,這很明顯地,當然也是錯誤的。
其實我對這兩種極端都感到很抱歉。理性主義者認為,上帝永遠都不會給我一個新的點子,所以他們錯失了在生命的道路上,上帝的勸勉、安慰、關切、垂顧、挑戰、與引導。他們錯過了這一切。但是在另一方面,那些神秘主義者認為,每一個感動都是從 神而來的,所以這時候他們往往會犯下一些愚笨的錯誤,然後他們會讓自己很難堪。他們說,神告訴我要這麼做。然後他們就破產了。發生了甚麼事情?你誤解了 神的意思。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
任何時候,當你發現某個東西是仿冒的,那麼這的代表就是,在某個地方有一個真實的。 你曾經看過三百元的偽鈔嗎?沒有,因為沒有真的三百元的鈔票。但你一定可以遇見五百元的偽鈔。無論甚麼時候,當你發現一個仿冒品的時候,這意思就是一定有 一個貨真價實的東西在某個地方。無論甚麼時候,當你發現有假的教師的時候,就代表著一定有一些真正有恩賜的教師。無論甚麼時候,當你發現有假的領袖,那就 代表著一定有正牌的基督徒屬靈領袖。無論甚麼時候,當你發現有假先知的時候,這意味著一定也有真的先知。某種虛假、捏造、仿冒品的存在,隱喻著一定有某種 真實的存在。撒但不會去假冒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因為牠就是想要讓人誤入歧途。
【約伯記Jb.3314-16】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時候, 神就用夢和夜間的異象,開通他們的耳朵,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
注意到這裡說,上帝有的時候在夢裡與在異象裡對人說話。為什麼?為什麼當我們在睡覺的時候, 神會想要對我們說話?因為我們是放鬆的、是沒有攪擾的,在那一刻,我們心中的防衛是放低的。上帝透過夢與異象說話。
如果你要這麼做,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你睡覺之前,問上帝一個問題。許多時候,我會說, 「上帝啊,你覺得我應該怎麼樣來處理這個狀況 …」我會這麼問,然後我就會去睡覺。我說,「 神啊,如果你像要告訴我,好啊。如果你覺得不要,那也沒問題啊。」許多時候,我沒有得到任何的答案。但是有的時候,我會,這完全是按著上帝的意思。有的時 候我會說,我要去睡了,「 神啊,你覺得下一步該怎麼辦?你覺得我們的家庭的下一步是甚麼?我們的教會的下一步該怎麼辦?在我與 … 的關係當中,下一步又當如何? 神啊,求你告訴我你的旨意。我願意敞開接受,如果今天晚上,在我的睡眠當中,你想要對我說話,那你可以隨意地說。」許多時候,我的信息就是這樣子來的,我 與你們分享的上百個信息都是如此。我整個禮拜都會司考、禱告、與研究,然後當我要去睡的時候,我會說,「 神啊,你知道這些人的需要。今天晚上,求你將它放在我的心中。」第二天早上,當我醒來的時候,週報的標題就會出來了,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問上帝一個問題,然後你要給祂機會。有的時候祂會說,有的時候祂不會。你作的夢,大部分都不是 神 在說話。科學家告訴我們,當我們在作夢的時候,我們的心思意念其實是單純地在重新組織資訊。單單地重新組織所有的事實,與你所看見的和你所聽見的。你讀到 一些東西,看了一部電影,與某個人說話,然後你看見了報紙上面所寫的,廣播裡面所說的,當你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你就夢到你是一個拿斧頭的殺人狂!那不是 神在對你說話,你所夢到的一切不都是從 神而來的。許多時候,這不過是資訊被混和在一起,你夢到你在一個你已經看過的圖畫裡,或者是你已經聽過的故事裡。這都是非常高度地不可靠的。
撒但也能夠對你說話,撒但也能夠把想法撒在你的心思意念裡。你心中所有的想法不都是從 神而來的。因此:
警告:每一個感動都需要  察驗  Warning: Always test your impressions!
永遠不要單獨地依靠感動來作決定;你需要試驗這個感動。
感動必須要符合聖經中的真理。如果你曾經得著一個感動,那是牴觸 神在聖經裡面所說的,那麼我保證你,那就不是從 神而來的。 神不會背棄祂過去所說的真理。祂不會自相矛盾,給你一個與聖經相反的感動。其次,感動也要有環境上的印證;最後,若有些重大的改變與調整,則需要徵詢屬靈領袖的遮蓋,來確認你的感動是否真從神而來,因為同一位聖靈,也可以感動另一位屬靈的領袖。
若有人對我說,我禱告過,我真的覺得 神在對我說話,我應該要離開我的孩子們,和一個16歲的辣妹結婚!你在開誰的玩笑?或者是,我知道 神想要我活得快樂,祂說,如果我真的愛這個人,就算我們沒有結婚,我還可以和他們有性行為。所以雖然我們還沒有結婚,但是我決定和他們同居了。我知道是 神告訴我要這麼做的。你是在開玩笑的吧?
 神一次又一次地說,為了要保護你,為了你的益處,性行為只能夠發生在婚姻當中;這是非常清楚的。我們的問題有90%都是在這個領域裡,如果人們願意順服 神的話語,就不會有情感上的疤痕、性疾病、與心碎。當我們說,我知道 神向要我活得快樂,但是 …」 你最好檢查一下聖經裡面的說法。當你忽略使用者操作手冊如果每幾萬公里,我不幫我的汽車換機油,猜猜看會怎麼樣?我的車子將會開始有損耗,然後它很快就會壞了。當你不遵循聖經裡面所說的真理的時候,你不是在傷害 神,因為這原本就是為了你自己的益處。
4.      上帝透過  痛苦  來說話。God speaks through pain .
當我們看見亮光的時候,我們不會改變。我們改變,是因為已經要被火燒到了。我們當中 其實沒有任何人喜歡改變,而我們也都害怕改變會帶給我們的影響。我們害怕改變,我們也不會改變,除非痛苦的程度大到超過了改變的恐懼。當痛苦一超過恐懼之 後,我們就會開始改變。上帝非常想要對你說話,祂想要與你有一個個人的親密關係;在這當中,祂會愛你,你也愛祂,然後祂就能夠無事不談。為了要得到你的注 意力,祂甚至會允許你感到痛苦。
【箴言Pr.2030】(現代中文)痛苦的經驗往往會改正人生的方向。
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子的經驗,也都能夠體會到這一點。這不代表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 神想要對你說話。你所有的傷害、病痛、與痛苦不都是 神;但是這當中有一部份是。而 神往往必須要使用到痛苦,好讓我們能夠慢下來,得到我們的注意力。 神必須要讓我們痛到躺下來,我們才能夠真正地仰望祂。 神曾經這樣子對付你嗎?
有些功課是我們只能夠透過痛苦來學習的。【詩篇Ps.1196771-72】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現在卻遵守你的話。…我受苦是與我有益,為要使我學習你的律例。你口中的訓言與我有益,勝於千萬的金銀。
痛苦會抓住我們的注意力,這是 神使用的助聽器。C.S.Lewis:「痛苦是上帝的麥克風。」。當你覺得痛苦的時候, 神說,「注意啦!這裡有人想要幫助你!你可以信靠我。我會幫助你渡過生命中的低谷,只要你願意讓我來帶領你。」 痛苦往往是上帝所使用的方法,來抓住我們的注意力。
這就是這間教會存在的目的,教導人們聽見上帝說話。當你真實地在心中聽見上帝說話, 你就會改變。沒有任何人能夠在四個月裡面改變地那麼多,除非耶穌基督在你的生命當中。沒有人可以改變那麼多,那麼激進地翻轉他們的生命,轉向正面積極,除 非你有一個超過你自己的大能在你的裡面,你要發展與耶穌基督的關係。
上帝正在說話,而上帝也想要對你說話;祂會使用許多不同的方式這四種方式是最常見的,但是祂也會使用其他的方式。為什麼 神不厭其煩地想要對我們說話?因為祂愛你,因為對祂來說,你是有關係的,你是最重要的。祂創造了你,不是為了要佔據地球上的空間;你受造是為了要與 神有一個親密的關係。但是如果你從來都沒有建造這個關係,那麼到了你離開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你都仍舊會錯過你生命的真正意義、你都會錯過你受造的真正目的,那就是祂想要與你有一個關係。
今天,你們當中有些人感覺到上帝正在對你說話。上帝今天對你說了些甚麼?希伯來書315經上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心,像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無論你忽略上帝與祂的聲音有多久的時間,祂仍舊愛你,祂也仍舊想要與你有一個親密的關係。

Let's Pray!

為何要討論「基督之神人二性合於一位格」

    許多人認為神學之討論對教會之增長無所助益,徒增無意義之辯論,所以許多基督徒認為好好讀聖經即可,聖靈會賜予恩膏,使我們明白救恩並接受救恩,這就夠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許多的異端或極端也讀聖經,也很敬虔,為何被判入異端呢?主要是因為他們違反了教會所定訂之正統,這些正統之依據為何呢?聖經,再輔以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亞他拿修信經,來判定。因為這是基督信仰,用文字化之表達。

    許多異端之產生,常常是私意解經,斷章取義,以偏蓋全。所以,對於信仰上有任何意見與看見需要提出來討論,因為聖靈常常在眾聖徒之討論中,使真理顯明與啟發出來,正如上面所提的三大信經與歷代教會所存留下來之信條,皆是聖靈引導下之產物,保守教會在基督的真理中不偏離。

    今 日台灣之眾教會因為人數不多,大多以人數增長為努力目標,再加上靈恩運動之盛行,以及社會快速變化,以致教會對教義之研究缺乏,所以信仰跟基鬆動,教會雖 多數以「福音派」稱之,其實信徒對信仰僅止「信耶穌得永生」之確認,再深入之內容卻止於靈修讀經。所以很容易隨著社會潮流之影響,教會之世俗化很嚴重;不 然就受「召會」或「聚會所」之信仰影響,因為他們常常到各教會販賣其書籍且自稱為基督徒和「台灣福音書房」,淺移默化下使各「宗派」瓦解,都變成「召 會」。

    除 了「召會」之外,「守望台」和「摩門教」更是家家戶戶探訪,散佈其文件與信仰,也是打著耶穌基督之名號,許多弟兄姐妹亦受其牽引而離開了正統之信仰和教 會。在這末世,異端何其多,多少人未尋見真理。所以,號稱正統信仰之教會需要在這混亂之世代,高舉聖經為中心之信仰,以父、子、聖靈之名召喚迷失於異端或 極端中之群羊,不落入惡者之欺騙與轄制中,而與大牧人耶穌基督遠離。

    「基督之神人二性合於一位格」也是教會之眾聖徒在生命之體會中歸納出來之重要教義。底下就各信經之內容來討論此教義,讓我們認識我們之所以能得救贖事靠神人二性合於一位格之基督。

使徒信經對基督之描述如下︰『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祂由聖靈成孕,從童貞女馬利亞出生;在本丟彼拉多任內受難,釘於十字架,死了,埋葬,下到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祂將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

雖然沒有明說耶穌基督之神性,但是字裡行間說明祂也是上帝,因為如同約翰福音所宣告:祂是上帝的獨生子;祂是主﹙對上帝之稱號﹚;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祂將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

當然提到祂人性之部份是:出生﹙只是祂不同於人之方式出生「由聖靈成孕和從童貞女馬利亞出生」這是聖經中所描述的﹚、受難、釘於十字架死了埋葬下到陰間,但是祂遭遇這些事件時,神性未抽離,依然是上帝,正如聖經中的記載。所以,兩性不相混淆,也不可分開。

尼西亞信經對基督之描述如下︰『  我 們信一位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在萬世之先為父所生,光之光,真神之真神,被生而非受造,與父本體相同;萬物都藉祂而受造;祂為救我們世人從天降臨, 藉聖靈從童貞女馬利亞道成肉身而為人;祂在本丟彼拉多任內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受難,埋葬,照聖經所記載第三天復活,升天,坐在父的右邊;將來必威榮凜凜 的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祂的國度將永無窮盡。

這裡強調「一位」、「在萬世之先為父所生,光之光,真神之真神,被生而非受造,與父本體相同」、「萬物都藉祂而受造 、「照聖經所記載」、「祂的國度將永無窮盡」。這都是使徒信經未提起,確是重要之信仰教義,更清楚宣告基督之神性是確實的,不容忽視。

亞他拿修信經對基督之描述如下︰『
29.  再者,若要永遠得救,必須篤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
30.  因真道是,我們既相信又承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是神也是人。
31.  是神,乃因有父的本質,在創世之先由父而生;是人,因有母的本質,生於世界。
32.  完整的神,又是完整的人,具有理性的靈魂和血肉之體。
33.  就其神性而言,與父同等,就人性而言,次於父。
34.  祂雖既是神而又是人, 但非為二,卻為一基督。
35.  是一,非因神性變為肉體,乃因神取人性。
36.  合而為一,非因本質混合,卻因位格的統一。
37.  就如理性的靈與魂與肉體構成一人,神與人構成一基督。
38.  祂為拯救我們而受難,降到陰間,第三日從死人中復活。
39.  祂升天,坐在全能的父神右邊。
40.  祂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
41.  祂降臨時,萬人必以身體復活。
42.  為他們本身的作為作交代。
43.  行善的必進入永生,作惡的必進入永火。

 從此條列式之宣告清楚表達:兩性不相混淆,也不可分開。

這些信條皆符合聖經之敘述,其中都強調『道成肉 身』﹙不同意「恢復本聖經」翻成『道成肉體』,意義不同且會有名詞混亂之狀況﹚,這不是上帝的第二位格﹙道﹚變成人身,而是原有之神性取了人性,有形有體 之聯合,並且在復活之後仍然聯合,雖然復活之身體有所轉化(從朽壞的變不朽壞),祂仍然為中保在上帝的右邊為我們屬祂的人禱告代求。

而『道成肉身』更是勝過魔鬼之誘惑之利器,因為『道成肉身』,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成就之救恩才是實際的,聖靈將此救恩的實際運用在我們屬於主耶穌基督的人身上,讓我們經歷上帝一天新似一天之恩典,心中對永生與上帝國之實現充滿盼望,這就是福音,上帝之大能!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我們對教會應有之認識

[教會的本質]

    新約聖經使用ekklesia(耶穌最早的使用是在太16:18;18:17)來形容教會,這字原義是指聚會,也就是耶穌時代市民的定期聚會,這些聚會是為了商討一些事情。保羅用 ekklesia 時,指某地方聚集之信眾(如林前1:1),顯示在各處聚集之信眾均是教會之群體。英文Church(教會)源於希臘文Kuriakos,意思是屬於主的

    接著新約聖經用不同的比喻去描繪教會,反映其本質: 
  
.  教會是上帝的子民:這有延續舊約上帝選民的觀念(15:13,16;何1:9-10,2:23),是從萬民中被上帝揀選歸他成為一個群體(9:24-26)。教會是新約的群體,加入上帝選民群體(11:4-32),以色列不是另類的選民,也指有上帝的同在(林後6:16,弗2:21-22)。上帝的子民也指明這些子民是分別為聖的(5:25-27)
.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的新婦:含意有基督充滿之群體(1:22-23)。各信徒屬這身體作肢體(林前12:27),彼此相助,相屬(林後12:12-26;弗4:11-16;加6:2),服膺在基督的主權下(基督是頭,弗1:10),同屬一個家庭(2:19;來3:3,6;提前3:15)。各肢體成為上帝所喜悅的,大大被上帝使用,使基督的身體更形美麗。

.  教會是聖靈的殿:指她是有聖靈同在的群體(林前3:16-176:19;弗2:21-22),稱為靈宮(彼前2:5)。信徒結出屬靈生命的果子(5:22-23;羅8:9-10)。這聖靈在群體中作安慰(14:12);賜力量(16:7;徒4:31,33);審判(16:8),使群體合而為一 (4:42;林前12:2;弗4:3),敏感於主的引導(28:20;約14:1823;弗6:18;帖前5:19);使教會行在真理中(16:13;弗3:30),賜恩賜(林前12:11)

.  教會是上帝在地上彰顯的國度:雖然完全的教會是在天上,但是地上的教會的確是上帝國度的部份彰顯。說明上帝作王 (23:21;申33:5;賽24:23,33:22,52:7;番3:15),掌權和統治(24:7,王上2:12)。人必須降服在主的治權下,就屬於上帝國的子民。基督徒的身份是何等的寶貴,因為你是這國度的使者,是被上帝呼召和揀選的,有上帝作你的君王,作為統領。

[教會的記號]
    我們也可藉著神學家所提出「教會的記號」(The Marks of the Church)的意義來認識教會的性質更多。

一.      聖潔(Holy)「聖潔」一詞指「分別」,含有識別、歸與上帝、蒙他悅納的意思。因此教會群體是聖潔的「聖徒」 (1:1)。這「聖潔的群體」乃指從世界分別歸於上帝,這分別表現於道德生活,基於主的救贖而洗淨了(林前6:11;彼前1:2)。雖然教會已被分別為聖,蒙主潔淨,但個別信徒仍會犯罪(約壹1:9;雅3:2),這是個事實,亦是教會面對信徒的聖潔問題的挑戰。
.  大公的(Catholic)「大公的」有普世的含義,教會是個普世的群體,有同一信仰,一個洗禮(4:4-5),共同參與上帝所頒佈關乎世界的大使命(28:18-20)。無論耶穌基督在那裡,大公教會也在那裡。基督徒不能只存著一間教會的狹窄眼光,更加要心胸寬闊,把世界當著你的牧場或所接觸的人都當著是你要牧養的人。

.  使徒的(apostolic)「使徒的」指源於使徒或與使徒有關連的(9:1-2;2:14;4:11)。也說明使徒的宣講與見證在教會的信仰傳統上成為一個重要的根基(2:20)。基督徒更加要小心,堅守使徒的真理教導,不偏離真理(提前2:7),為真道打美好的仗(提前6:12),也盡力抵擋異端邪說(提前6:3-4)

.  獨一的(one)「至一的」意思是指屬靈的合一,並非指極權化的組織,也不是指一個團體而已。合一在於主的救贖(3:13-184:4-5),是主的心意(10:1617:21-23),不分男女、種族(3:28)。基督徒更加要明白這獨一或合一的意義,常常與其他教會牧者來往,同工事奉。
  
[教會的角色與功能]
    教會在地上有其該扮演的角色(role),就是教會作為上帝的選民,是基督的身體,聖靈的殿,教會在地上的角色乃是要活出其蒙選召的身份,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宣傳見證上帝(彼前2:9)
    這角色也帶出教會的功能(functions)。教會的功能可見於佈道(宣傳福音)、建立(栽培/教育)、敬拜、社會關懷(愛心行善)、禱告、團契(相交)(2:40-47)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上帝的屬性與我們的關係

        聖經告訴我們,宇宙的創造者並不是一種的規律,也不是某一種隱秘的,沒有位格的能量。宇宙的創造者是一位超越萬有的創造主,乃是一位有位格的(有情感,有愛,有生命,有意義…等等)上帝。

「耶和華在他面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 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 34:6

前者所強調的是非位格的,是冰冷沒有生命情感的,因此,就導致了命運或者巧合的世界觀,並將其絕對化。

接受命運觀的人,他的一生是被命運主宰的,是那麼被動的,那麼無助和機械化的。接受 巧合觀的人,他的一生就是處於機緣的,沒有意義和目的。後者所宣告的是一位有位格的上帝,祂與創造物之間有著親密的關係,祂賦予創造物豐富的意義,尤其是 人。因為上帝的屬性,祂與人的關係就不是屬於命運性的,祂並不是強行強制的決定人每一個動作,以致人失去了他的自主性。

因為上帝的屬性,祂所創造出來的人並不是因為巧合而出現,以致人失去他存在的榮耀,價值和意義。人的存在是因為上帝的主權,是在上帝永恆的榮耀,價值和意義而存有的。

確定這樣的觀念和其不同是需要的,因為我們對創造和創造主的瞭解,將進一步讓我們認識創造者與被造者之間的關係和其中的意義。加爾文也認同這一點。有了這樣的上帝觀,我們就可以開始探討上帝的護理這一個課題,就是上帝如何關心和保護祂所創造的萬物,尤其是人。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思賜之運用

根據新約,他們認為恩賜都是上帝所賜的能力,要運用出來。
討論這之前,我們要知道:「強調把恩賜應用出來」這本身完全正確。好幾世紀以來,教會認為只有少數「好基督徒」才有事奉的恩賜,所以不太注重它。二十世紀以前只有一本有關聖靈恩賜的書,是清教徒歐文寫的(John Owen1679)。現在強調恩賜的普遍性,以及所有肢體應該一同事奉的說法早已行之有年。新約聖經在這兩方面的教導也很明確。
由林前十二4~6;弗四71516;彼前四10;羅十二4~6可知,所有基督徒都有恩賜,牧師必須瞭解這一點並且善用他們的恩賜——教導非神職基督徒運用他們的恩賜(弗四1112)
普利茅斯弟兄會(The Plymouth Brethren)在上個世紀即宣稱恩賜的普遍性,但因這些人的言論牽涉進一項反教會神職人員的反動爭辯之中,以致於這個宣稱幾乎不受重視。最近教會合一運動和靈恩行動都抓住了這方面的聖經真理,幾乎使得基督徒人人耳熟能詳,同時有了具體成果——使許多教會願意試試新的組織和崇拜方式,這是教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另一成果則是,為了全會眾的福祉,許多人善用了他們的恩賜。因此大家就用嚴謹的態度來檢視傳統崇拜方式,以確定沒有因為恩賜的運用而抵擋了聖靈。這是好的方面。
然而,這裡有三個方面被曲解了:
1.肢體分工導致有些信徒輕看牧者,不重視他們特殊的任務,也忽略了對傳道人領袖身份的尊重。
2.強調上帝賜下的恩賜和他們信主前的才能無關,使許多人看不到這樣的事實:許多在教會生活中顯著的恩賜(傳道、教導、領導、輔導和鼓勵)原是一般性的、天生的才能,因為被主潔淨了,所以可以為生所用。
3.有人引入過度的權威以平衡自由敬拜的缺點,極權的程度甚至超過了中古世紀教士的控制。
以上可以說是他們的缺點,真正的錯誤則是他們把注意力過度集中在恩賜上,好像 這才是聖靈對個人的主要職責。從哥林多前書來看就知道錯在那裡。哥林多人誇耀他們的知識,很自負自己擁有恩賜輕看弟兄,每次在教會相遇都要炫耀爭競一番, 保羅雖曾稱讚他們有知識有恩賜,卻也責備也們幼稚不屬靈。他們錯把恩賜和自由看得此公義、愛和服事重要,這是不對的。(參看林前一4~7,三1~4,五1~13,六1~8,十一17~22)
由聖經上可以明白,哥林多人必須知道,也是今天我們要重新學習的,就像清教徒約翰.歐文所說,你可能擁有很多恩賜,卻少有恩典;「屬靈恩賜」和「聖靈所結的果子——基督化的人格(加五22~23)——」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不應該視恩賜為討上帝喜悅的證明或得蒙救贖的保證。聖靈的恩賜不做這些事。
整本新約談到上帝在人身上的工作時,道德總先於恩賜,就是基督化的人格遠此一大堆屬靈的恩賜更為重要。我們從保羅為門徒的禱告可以看出。(參看西一11;腓一9~11;弗三14~19;林前十三)
這論點不僅針對那些熱衷於發現和運用自己恩賜的人;同時也針對所有以主辦宗教活動的次數多寡來顯示他們對於恩賜運用是否成功的人。
我的意見是「把屬靈恩賜看得比基督化人格重要」這種心態需要糾正。聖靈的工作應表現在榮神益人的活動上,而不是在教會中戲劇性、譁眾取寵的表演,這些都是短暫易逝的。同時要留心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恩賜活動和能力上,都不能把我們帶到聖靈真理的中心。

聖靈之潔淨

上帝洗淨祂兒女們,免於罪的污染和誘惑,便他們行走正路。這裡的主要思想就是聖靈帶來聖潔,潔淨我們,幫助我們除去心中的罪,改變我們,使我們榮上加榮(參看羅八13,西三5,林後三18)。這些事的中心並不是能力或恩賜的表現,而是我們內心與罪爭戰,尋求聖靈幫助我們保持聖潔,不被污染。


保羅在加拉太書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基督徒生活中衝突的實際,這是不容置疑的。你必須瞭解,每一個基督徒的性格中都有兩種相反的慾望——墜 落的自我中心反對上帝,以及在重生後榮耀上帝與愛上帝的超自然動機。兩種力量相互牽扯,他發現內心永不純淨,也沒辦法完全做對一件事,即使他的目標一直是 專一要為上帝擺上。因此他不可能做成每一件想做的事。他明知要不斷改進,但在每一次嘗試之後,回憶起來卻不都是好的。他花一生的時間追求完美,卻發覺實際 和理想總是差一大截。

 
這並不是說我們絕不可能達到公義。保羅提出了一套基督徒的生活力式,不是完全的勝過,而是在道德上不斷有長進,只耍我們「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下面第17節只是它的一個註腳。保羅在基督徒言行的教導上,總希望門徒不斷地更新變化,有份於基督的性情。

 
我們既然從罪中被釋放出來了,就要「按著心靈的新樣而行」,因為這是上帝的旨意。「要靠著聖靈冶死身體的惡行」,不再做那些未重生的人所做的事,卻要順從良心行公義的事,「與悔改的心相稱」,這是基督徒生活最基本的事(參看羅六17~6,八413;加五13141625;帖前四1~8)

 
有關加拉太書五章17節的經文,順著聖靈而行的基督徒會發現, 他的生活並不如預期的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沒盡上最大的努力,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或不好的意念,所以必須每時每刻在基督裡依靠上帝的恩典赦免,還要求聖靈 賜下能力來面對內在的衝突,否則會迷失。很顯然的,保羅說出了全人類內心的狀況,誰說不是這樣呢?
靠著上帝的恩典,人的生活經過不斷奮鬥,會漸漸潔淨,這種強調全然合乎聖經。

 
那些把注意力放在「內在的道德掙扎」上的人容易落人陷阱中,會產生泥於律法的傾向,為自己 和他人訂下許多嚴格的規條,目的是免於世俗化。過份重視這些人為的束縛,變得像法利賽人一樣假冒為善,卻未能實行基督的愛。神經質地吹毛求疵,毫無喜樂, 總想到一這場戰爭多麼冷酷。變態的自省,腐化心靈,終日鬱悶,愁眉不展,變得對週遭漠不關心。還會對自己及他人在道德上的進步感到悲觀,也不期望從罪中得 釋放了,就在那裡坐以待斃。這是靈性上的神經官能症,歪曲事實,以至於拒絕接受聖靈在我們生活中使我們成聖的工作。

 
其實,這些心態不只由一個因素構成。性情不穩定、早期的訓練、害羞、內向,沒有安全感都導致過分拘謹的心態;自我價值感偏低,甚至於厭棄自己,也會造成這種情形;某些內向的神職人員也有這些困擾。而最主要還是對聖靈的瞭解不夠清楚,需要重新調整焦距來認識聖靈。

 

聖靈引導我們認識上帝

約翰泰勒主教在「中保的上帝」一書中的觀點。泰勒視聖靈為神聖的「溝通流」,能使我們知道一些事情,認識事物、自己、他人,以及認識上帝。這樣的認識要求我們做抉擇並且像基督一樣獻身。聖靈(賜生命的中保)就是藉著認識>抉擇>獻 身的行為模式,在所有事物、歷史、人類生活及世界宗教中運行,造成影響。認識可分為理性、情感兩方面。當人認識並有反應時,就產生抉擇和獻身。自五旬節門 徒被聖靈充滿以來,聖靈的工作一直是使各人明白基督的神性;所以各人的生命中,都會產生耶穌在加略山上為眾人的罪犧牲奉獻的精神。聖靈在同心的團體中的工 作非常強而有力,便每一個人與群體交互作用而彼此有更深的認識,從而引發上面的情操。


泰勒是個天才神學家,所以他的層次較一般人深,這一點也不稀奇。他的觀點以上帝為中心。不 但他的主要思相已古典三位一體論為根據,萌芽於「聖靈永遠介於聖父、聖子之間,保持父子間親密的溝通」;他更進一涉認為聖靈是自由的主,不是上帝賜下供我 們驅使的能力,不是讓我們有所表現,也不是一旦我們脫離桎梏之後,自動給我們使用,更不是像興奮劑一樣,讓我們隨己意服用。他不像那些膚淺的人,認為聖靈 可由我們的決定和意志來控制。泰勒說聖靈是溝通者及鼓勵者。他顧唸到我們只是人,有許多缺點;聖靈卻是神聖的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遠超過我們所能瞭解 的。他不叫我們耽溺於內心自我與罪的交戰,因為聖靈總是要開廣我們的心靈,把注意力導向上帝、耶穌基督,以及別人。因此,雖然泰勒一再強調個人對上帝的認 識,但他所有的研究方向都一致導向團體、教會、社區。原則上他否認由聖靈引導的團體會受文化傳統的限制,因為當初耶穌就不受制於任何文化模式,所以今天聖 靈同樣可以得到任何一個人。

 
在論到說方言和其他屬靈恩賜的時侯,他用「全人」一這個字,而不僅僅是意識上的理解,因為聖靈所關心的是「全人」。他耍我們抵擋「自我中心」,因為這是生命不成熟的原因和結果,總是導致天賦恩賜被糟蹋掉。泰勒用他的智慧精彩地洞察了一個危險的真理——有人說隨著成熟度的增加,聖靈的道德引導會變得更有創造力,使我們超越聖經教條的規範。

 
然而,以下兩方面泰勒說得太少了:

 
1.他太少提到聖靈在我們心中教導上帝的話。上帝感動許多先知使徒合力把祂的教導和信息寫成聖經,但要藉著聖靈的幫助,我們才得以明白上帝向我們啟示些什麼。

 
2.他太少談到有關基督和聖靈的事。令人驚訝的 是:也沒有系統地介紹兩位新約大神學家保羅和約翰,以及他們所宣告的「聖靈為基督多方面的中間人」的信息。他即使談到基督,也只說了歷史上的耶穌,卻沒有 強調耶穌現在統治、將來再來、為我們代求、做我們的朋友、與我們同在……等等的事。好像我們對基督瞭解不多、認識不清,根本無關緊要。如果說我們無法完完 全全瞭解基督,這話很實在;但是我們對基督的看法要與聖經一致,這卻是極端重要的。假使我們對祂的看法不符合聖經所記載,那我們就該問;「我們含混聽到的 耶穌,真的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督嗎?或者我們更像一個回教徒,或是馬克斯主義者,或是泛神論者,根本一點都不認識祂?」

 
巴刻(J.I. Packer)的答案總括在「同在」一這個字裡(聖靈便我們知道:這位已經復活,坐在寶座上的救主基督與信徒、教會同在。聖靈的目的就是耍叫基督被認識、被愛、被信仰、被榮耀、被遵從)。他所指的「同在」並不是傳統神學的「無所不在」,而是上帝在特別的場合與我們同在,賜福給信靠祂的人,讓我們知道祂的愛,並且幫助我們敬拜祂。

 
聖經上有許多處記載上帝和祂的子民同在。如: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卅九2

 
「上帝說,我必與你同在……」出三12。卅三14~16

 
「……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書一5

 
「……因為你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書一9。申卅一68

 
「……我必與你同在……不耍害怕,因我與你同在……」賽四十三25

 
「以馬內利」——耶穌乃是道成肉身,耶穌的同在就是上帝的同在。太一23、十八20

 
聖靈的職責是讓我們知道基督和信祂的人同在,有三件事我們必須明白︰

 
1.雖然耶穌現在不是以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仍然可以跟祂有個別的交往。

 
2.只要我們以耶穌為榜樣,學習從祂得著能力,敬拜祂,願意捨己愛祂並愛人,我們的個性就會轉變得愈來愈像耶穌(能力、恩賜運用、潔淨的重點就在此)

 
3.藉著所賜的聖靈,確信我們是蒙愛、得贖的,並因著基督得以進入上帝的家中,成為「上帝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羅八17)(這就是一些人信主之後所經歷的高峰)

 
聖經使我們對上帝的同在有雙重的認識。第一,上帝的「存在」——祂是真的創造者、支持者、主宰,時空中萬物的推動者。第二,上帝的「同在」——祂來探問、試煉、尋找我們,顯明我們的弱點和我們的罪並赦免我們,賜下應給我們。

 
舊約對上帝的認識,在新約變成了對三位一體之上帝(聖父、聖子、聖靈)的認識。聖靈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靈,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也就是降臨在耶穌身上,又在祂裡面的聖靈。聖靈降下與信徒同在,實際上就是耶穌回到他們中間;聖靈(基督的靈)不僅與個人同在,也與教會同在(參看路三22,四11418,十21;約一3233,三34,十四1618~21,十五26,十六7;二十22,七37~39;徒二33,十六7,十38;羅八9~11;加四6;腓一1;彼前一11;約壹二2027;啟二1781112171829,三167131422)

 
耍抓住新約裡聖靈現在運行的概念,讓我們多明白坐在寶座上的基督的同在,祂的話語,以及祂的工作。

 
以往的書多半隻講到聖靈如何在新約顯現,新約作者對這顯現的看法…卻沒有繼續探討對上帝、上帝的工作,以及真理的整體看法。

 
在約翰福音十六章十四節中,耶穌談到聖靈說;「他耍榮耀我。」也就是他耍使我在人的眼中看為榮耀,使他們明白:這榮耀已經是我的,而且在我經過十字架、復活、升天,回到父上帝那邊坐寶座的時候,還要榮上加榮。這就是聖靈和祂來的目的——榮耀基督。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約十六15)在此我們要特別注意:「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約五23)

 
耍清楚明白聖靈的工作,首先耍將屬靈的焦距調整到「父的目的」—— 就是要叫世人認識基督、愛祂、榮耀祂、讚美祂;以及「子的應許」——就是要賜下祂的靈給他們,與他們同在。

上帝國子民的裝備

一、中心的思想:

    屬靈的恩賜是聖靈所給予的,為的是要建立基督的身體「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林前十二7)「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2)基督徒應當切慕屬靈的恩賜「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原文作:是說預言」(林前十四1),本著上帝的智慧和愛心運用它們(林前十三)。恩賜是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11),在各人身上彰顯出來,造就教會(林十一17~十四40)

1.來源:聖靈。
  「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11)
  「上帝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
們作見證。」(來二4)

2.對象:基督的肢體(林前十四3~5)
  「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說方言的,是造
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我願意你們都說方言,更願意
你們作先知講道;因為說方言的,若不翻出來,使教會被造就,那作先
知講道的,就比他強了。」

3.目的:造就教會、榮耀上帝、裝備聖徒(林前十四312)
    「但作先知講道的,是對人說,要造就、安慰、勸勉人。你們也是如此,
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

4.動機:以愛為出發點(林前十二31~十三13)

二、關於屬靈恩賜的錯誤觀念:

1.分不清禮物(恩賜)和包裝(器皿)之間的關係。
2.恩賜是上帝賜給成熟基督徒的獎賞。
3.「有恩賜的人」可以隨意操縱恩賜。
4.恩賜唯有經常使用才能進步。
5.恩賜必須以某種方式,在某種情況下運用。
6.只在初代教會中存在,今天沒有。

三、聖靈如何工作

聖靈的工作
聖靈使用的工具
聖靈工作的地點
果效
1.默示及解釋聖經(提後三16~17)
2.繼續基督的工作(約十六7~15)
3.創造天地(創一2)
4.使人自覺有罪(約十六8)
5.使人重生(約三5~6)
6.使人成聖
7.賜下「兒子的心」(羅八14~16)
8.幫助代求(羅八25~27)
9.賜下能力(徒一8)
10.賜下屬靈的恩賜(林前十二4~7)
1.超自然的天使(來一14)
2.超自然的(徒廿一9)
3.聖經:上帝的(太四4710)
4.環境
1.正式教會聚會的時候(林前十四26)
2.非正式的:個別團體中間(徒廿一10~11)
3.單獨親近上帝的時候
1.更明白聖經
2.向個人傳福音
3.創造
4.認罪
5.重生得救
6.成聖
7.被上帝接納、蒙帶領和受教導。
8.代求
9.得能力
10.得著屬靈的恩

從上帝論看聖靈

1. 聖靈是上帝;其真神的本性與聖父、聖子相同,權能榮耀與聖父、聖子相等(同自有、同永有、同尊貴、同聖潔、同全智、同全能、同創造…等)


2. 聖靈不是聖子,聖靈不是聖父,聖靈永遠是聖靈,聖靈自有其位格,自有其特性,但在意志上卻與聖父、聖子完全和諧一致。

 
3. 聖靈雖自有其位格,卻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永遠與聖父、聖子同在,彼此有交往的關係。

 
4. 聖靈與聖父、聖子有分工合作的關係。例如在救恩上:聖父揀選、聖子救贖、聖靈感動。

          
5. 聖子自願降卑,自願比父小,自願受限制,自願被父差派;聖靈自願降為更卑,自願比父、比子小,被父、被子差派。

 
6. 子彰顯父(約一18,十二45 ),靈彰顯父與子(約一32-34,約十四16,26;十五26;十六7,13 )。聖靈是「上帝的靈」(羅六9)、「耶穌的靈」(加四6),但並非「附屬品」而是自有其位格的上帝。

 
7. 子由父受聖靈,然後把聖靈澆灌下來(徒二33),並且用聖靈為門徒施洗(路三16)。

 

 

從啟示論看聖靈

1. 聖靈與默示  


1 何謂默示:上帝的靈特別保守某些領受特殊啟示的人,使他們能夠完全沒有失誤(錯誤或遺漏)地把這些特殊啟示傳達出來並且記載下來成為聖經。(提後三16;彼後一20-21;撒下廿三2;林前二7-13;啟一10,四2,廿一10)。

 
2 如何得默示:「論到這救恩,那豫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早已詳細的尋求考察,是考察在他們心裡基督的靈,豫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彼前一10-11)。

 
2. 聖靈與光照  

 
1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

 
2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十四26

 
3. 聖靈與漸進的啟示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豫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豫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後一19

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

聖徒永蒙保守

1. 「永蒙保守」的經文是清楚的(clear),足夠的(sufficient),也是比較一貫的(consistent),而 且大部是主耶穌親口講的。所以應該是很確定的。
 
2. 基督徒「如果」背道,將會沈淪。這也是聖經中多次警告的,所以也應該是相當確定的。

 
3. 這兩個「確定」之間似乎是矛盾的,到底應該怎樣協調呢?很可能是這樣協調的:

 
(1)   「永蒙保守」的確定比「可能沈淪」的確定更確定。因為前者的經文比較多,口氣也很明傕。後者不但經文比較少,而且大多是「警告性」、「假設性」的語氣。

 
(2)   希伯來書警告信徒要活得像上帝的兒女,不要有沉淪者的表現。警告的主旨是積極的,是要我們站立得穩,堅持信心,避免跌倒,並不表示我們真的會失落。因為希伯來書在警告之餘,特別聲明(四9,十39)我們應該不會那樣沈淪,而是會得救。

 
(3)   後來失落的,很可能當初並沒有真正得著──就像掃羅王與猶大,他們出去,永不回來,表示他們起初就不是上帝的兒女。

 
(4)   希伯來書很可能當初是針對希伯來人教會寫的,在這些教會中可能有一些混在「蒙天召的聖潔弟兄」中間的假弟兄,他們對救恩有一些體會,但意志不堅,很可能退回猶太教,所以作者警告他們要鄭重所聽見的救恩之道,要真正地相信。

 
(5)   真正的爭議點其實不是「基督徒會不會再沈淪?」而是「基督徒會不會完全背道?」既然「永蒙保守」是確定的,「如果背道,將會沈淪」也是確定的,那麼,能夠符合這兩個確定的唯一答案很可能是──「基督徒可能會跌倒(加六1),但是不會完全背道」
 
4. 相信「不再沉淪」未必表示就會懶散,保羅告訴我們應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腓二12),真正蒙恩得救的人應該會領受警告,珍惜救恩,不至於完全離棄。
 
5. 永恆的信心可能暫時失落,然後一定會恢復。暫時的信心(落在土淺石頭上的種子)可能永遠失落,不再恢復。

6. 相信「永蒙保守」的基督徒的確比較有安全感,而且比較能夠「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來四16)。

7. 「主必保守」是上帝的應許,「我們必須堅持信仰」是人的責任,兩者並不矛盾。我們只要真正重生得救,並且在得救之後靠上帝的恩典繼續持守信仰就對了;我們要小心,但不要太擔心。

8. 所謂「可能沈淪」那是一種間接推論,而不是聖經直接的教導。

教會的體制中有長老與執事

為什麼教會會有長老與執事,這樣的職分出現呢?


宗教改革家,長老教會的重要的先鋒者,約翰加爾文。加爾文在他所寫的《基督教要義》這一本書當中,論到教會( Church )與她的事奉( Ministry )裡,強調教會教導的職責、紀律( Discipline ),和使窮人得釋放;也相信上帝賞賜教師、長老及執事給教會,這一切都有聖經的教導。 

 
目前的長老教會的體制中,設有 四種職分。第一即牧師。 牧師有自己牧養的教區。當要封立新牧師之前,有教義、聖經知識考試,牧師的講道,通過這一切的考試,就接受按手禮,而成為牧師團中的一員。其次是傳教師,傳教師在通過中會與總會的推薦與考試後,能夠按立而後封牧。 

 
第三種職分為長老。長老治理教會,特別在於監督聖餐的神聖性。他們必須看管會 眾不許褻瀆聖餐,因為聖餐乃基督教崇拜中的中心。長老,是從曾任兩任執事以上的兄弟姊妹中選出的。長老一向很重要的職務,是要來協助牧師治理教會,拜訪身 體欠安的兄弟姊妹,鼓勵心灰意冷的,教育青少年,引導渴慕真理上帝話語的兄弟姊妹,很重要的是要來成為中信徒的一個信仰的模範。一同代表教會至中會、總 會,為教會的發展而服事。這樣的服事更是確信於上帝的話語,與對上帝的信,並在生活中,能夠彰顯上帝的名,做好的見證。 

 
第四種職分是執事,他們受託管理教會的財政事項。這就是所謂長老制教會的行政 (Presbyterianism)。從初代教會有設立七個人來辦理教會事務,現在也從信徒中選出,來協助辦理教會的事務,幫助牧師與長老,辦理教會的事工,並使得上帝的名,得以彰顯。 

 

 

長老的教導

長老:希伯來文的意思「老人」,「長者」。希臘文中有「有尊貴地位與經驗者」。
提摩太前書三章一節:「誰有作教會領袖的抱負,誰就是羨慕一件美好的工作。」
在這裡的監督,也就是長老的意思。渴望在教會中作長老是值得的。但一個人若希望獲選擔任這職位,便必須具備很高的資歷。他必須是一個在教會內外皆受尊重的人。聖經中列出大部分的條件都頗為清楚,其中有數點是頗為值得注意的。
提前3:2 教會領袖必須無可指責。他只能有一個 妻子;他為人要嚴肅,能管束自己,生活有規律,樂意款待異鄉人。在希臘原文直接的翻譯是「一個女人的男人」。或是說:「一個男人的女人」。這裡清楚禁止了 一夫多妻制,也禁止丈夫對妻子不忠的情況。當然,這並不包括已離婚並再婚的人,或從未娶妻的獨身漢。在這裡教會有這樣的堅持,一個教會的領導者,要有合乎 高度的道德標準。長老若要在教會中執行紀律,就必須先管理自己的家庭生活。
「提前 3:3-7 他必須善於教導,不酗酒,不 好鬥,性情溫和良善,不貪愛錢財。他必須善於處理自己家裡的事,使兒女知道順從,事事敬重。一個人不知道處理自己的家,怎能看顧上帝的教會呢?教會領袖也 不應該是初參加教會的人,免得這人心高氣傲,蹈魔鬼的覆轍而被定罪。他在教外也必須有好聲望,免得受譭謗,陷入魔鬼的圈套。 」
監督也不可因酒滋事。保羅並沒有完全禁止人喝酒,只是清楚要求長老不可受烈酒 的轄制,甚至因為醉酒而 滋事。一個擔任長老高職的人,也不應是初入教的人,恐怕他因此自高自大,不能作一個好長老。我們可以說,這是在的人格與信仰上有好的見證,才可獲選擔任教 會中的長老這樣重大的職分,而身為長老的兄弟姊妹,也必須時時地提醒自己,身為長老,必須隨時成為兄弟姊妹的在信仰上的好榜樣。

執事的教導

執事:希臘文「服役」,其意義有:「服務」(太二十 26 ),「教會中的職位」。
「提前 3:8-13 教會領袖的助手也必須有好 品格。他們必須說話誠實,不貪杯,不貪財;應該以清白的良知持守信仰的奧祕。他們應該先受考驗,證明無可指責才可以擔任職務。他們的妻子也得有好品行,不 說閒話,要莊重,事事都誠實可靠。教會領袖的助手只能有一個妻子,而且必須善於管教兒女和治理家庭。那些在工作上有好成績的助手會得到好聲譽,能夠坦然講 論他們對基督耶穌的信仰。」
保羅跟著談及執事的職分:有好品格。他們必須說話誠實。要成為一位執事的資格實質上與作長老的一樣。被選任為執事之前,他們必須在教會有服事的經驗。提摩太前書三章11節指出女性方面應有的資格,經文所指的,可能均指女執事和執事的妻子。第12節則繼續指出教會對執事一般的要求。
執事,被按立的執事,是記號,他們顯明耶穌基督以服事者的身份臨在教會也成為 一個器皿,實現基督的服事。另外一段記載執事的事奉,是在使徒行傳第六章,在這 段經文,也提到教會中的第一位執事。當時教會人數日漸增長,使徒已經無法分擔安排飯食的工作,以及協助管理其他的事務,因此,所選出的執事,他們必須有好 名聲,因為他們要負責管理各樣的財物,並且還要從事教導、輔導並提供具體的生活指引。

聖靈與教會復興

凡真信基督的都受了聖靈的洗。所有基督徒都成為「主的聖殿」,「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 從五旬節開始,三一真神的第三位,定居在基督的教會裡,永不離棄教會,也永不離棄基督身體內任一位真肢體。那是何等的恩惠,又是何等的特權啊!誰能充分瞭 解賜給重生之人的至高尊榮?竟成為永生上帝耶和華之聖靈的居所!我們不久以前還是罪人中的罪魁,這樣的恩典引起我們內心極大的驚奇,值得我們無限快樂地默 想和不住地感恩!
上帝的兒女,在他最惡劣的時刻,依然蒙聖靈的內住;真教會在她最低沉時期,仍有聖靈的保守。五旬節賜給地上教會的榮耀聖靈,絕不會撤回。由於聖靈的同在和因之而來的感化,即使「在天國裡最小的,比施洗約翰還大」(太十一11)
聖靈是我們 榮耀之 君王的恩賜(徒二33),又是我們在祂裡面得非凡基業的憑據(弗一14)
然而聖靈慈悲的感化,不斷運行的能力和恩典,有時似乎對基督徒或教會沒有發生作用。可能是教會或信徒「叫上帝的聖靈擔憂」了(弗四30)。犯罪和對真理的冷漠,令內住的聖靈不喜悅。漠視祂默示的道,連同世界的纏累,可能「銷滅聖靈的感動」(帖前五19)。雖然真聖徒永不會完全地抑制,但仍有可能遏阻聖靈在心中施恩的工作。聖靈憑祂的主權決定對教會和信徒加強或減少祂的感動。在基督徒的個人生活中,和在教會歷史當中,聖靈的能力和果子有時而盛,有時而衰。但是聖靈決不會離棄聖徒,教會也決不會被神棄絕。
在教會歷史上,曾有多次顯著的時期,聖靈強烈地運行,令教會大大驚奇。這種時期稱之 為教會復興。真正的復興,並非起因於某些聖靈有異於祂正常慈悲感動的特別工作。真正的復興,其實就是從五旬節以來,在每一時代、每一地方,聖靈在教會運行 的同一能力和恩典增大的結果。在教會復興時期,聖靈的工作仍舊是自五旬節起一向的工作,也就是,在人心中的工作,藉著道令不信者信服,藉著道使罪人重生, 藉著道教導聖徒、使聖徒聖潔,藉著道鼓勵聖徒崇拜聖父和聖子。
多麼令人驚奇!復興時期並非聖靈特殊作工,而是祂以加速步調去作工。祂使人信服、悔 改的恩典,將救恩帶給很多人,而非少數人。聖靈的教導和潔淨發生作用,比通常所見遠為快速。只聽了幾次道的人,就穩實地領悟聖經真理,叫牧師大為驚訝。他 們在敬虔操練方面,受聖靈的引導,大步前進。整個教會充滿了敬拜和讚美。但這並無新奇或獨特之處,在基督教會裡,這些事始終是聖靈的工作。在教會復興期 間,聖靈的工作加強了,其力量和果子達到高潮。但只是在受感的人數、過程的速度、印象的深度等方面有所差異,其本質並無不同。
        崔約瑟 (Joseph Tracy)是繼有名的愛德華滋 (Edwards)、懷特腓德 (Whitefield)、田南特(Tennents) 之後,為神所重用的僕人,他的《大復興》(The Great Awakening)一書,是極有價值的著作,其中引述極多由許多牧師撰寫的有關復興的第一手報導。這些牧師所宣講的真理,對復興運動中的人,是重要的工具。他們的觀察有特別的價值,因為他們在大復興前後時期,牧養那些被覆興起來的羊群。
這些報導中,牧師們審慎地否認,他們在教會復興的牧職工作,與特殊啟示或神蹟有任何 關聯。許多人非常興奮地說:「我們沒有經歷精神恍悟、異象、新發現的啟示以及諸如此類的事。我們放棄了對表面現象或徵兆苛求的意圖。」這說明了一件事:所 謂「新的啟示」,其實是人性邪惡的表現。精神恍悟和異象的確曾突然出現過,只是被盡責的領袖們壓抑下去了。
美國新英格蘭州的牧師們,在復興運動中反對「各人主觀地被聖靈引導」之說。他們強調,聖經是神客觀的引導,是人實踐真理的唯一準則。戴文保(James Dewenport)有 一段時期,隨從「聖靈主觀引導」之說,而被認為是狂熱份子。由於其他牧師的幫助,他後來放棄了以前的態度,發自肺腑地說:「我承認我過去遵循情感上的衝動 作為行為的法則,而不尋求聖經的根據;而且我也未適時地去查考聖經的相關教導。我確信這是使我的經歷腐敗,而引我離開上帝話語的魔鬼工具,給邪靈可乘之 機,利用一些人來抵擋神,包括我自己。」
奮興佈道會的牧師們,覺察宗教奮興可能使群眾失去理智,就不斷地用聖經教義去測驗每一個悔改的經歷。他們除了聖靈在悔改者心中產生知罪、重生、成聖方面的正常經歷之外,其它的經歷一概不予承認。測驗是嚴格的。以下是牧師典型的報導:「他們 (悔改者) 對 於舊約律法有充分的理解;他們認識基督,明白祂的能力,知道祂樂意拯救他們,也承認他們自己只配遭到毀滅,而基督卻給他們完全而永遠的幸福;他們就近福音 的主;他們內心改變了,因此原則、期望、嗜好和愛好等,都隨之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言行,照我儘可能不存偏見的觀察,都與他們內心的復興經歷一致。」
不尋常的外在表現也伴隨來到奮興大會,在宣講福音之時,有時在會場會到處聽見嘆息和 啜泣之聲。有時當聖經的話語感動他們的良心,使罪人確信自己有罪時,他們會呼喊說:「我們當作什麼,才可得救?」在某些情況中,有人俯伏在地,甚至身體僵 直。當時的牧師們對這些不尋常之事,持什麼態度呢?奮興牧師認為,除少數的狂熱份子外,一般人都不受這些事的影響。牧師們在和經歷這些事的人談話時,對外 在的現象毫無興趣,只問道在他們靈魂深處,有什麼內在的改變,是什麼樣的信息產生了這內心的經歷。他們深信復興的恩賜是聖靈藉著聖經的真道,在人內心所作 的工。
為了不使人分散聽道的注意力,他們勸會眾避免任何公開爆發的感情流露。但是牧師不絕 對禁止這些感情的流露,因為他們發現真理如此強烈地抓住某些人的心,使他們十分感動。再者,那是在理性上領悟上帝的道之後所產生的情感反應,因而有這些現 象發生。我們再引述崔約瑟的話:「在過去七、八個月之內,我們中間曾有不少的人,非常激動並痛苦地喊叫,或者因屬靈的原因極端喜樂,而且那種情形,在做禮 拜的時候也有發生。但是這兩件事,我們要觀察其性質,亦即:第一,在我們中間經歷這種事的人,極少數在那樣的異常行為之後,能夠保持正常的個性,且不偏離 聖經的教導;然而我們只作適度的規勸,並不想把那些激動的人趕出去。第二,在留意觀察每個人之後,我們絕不認為在崇拜時喊叫、仆倒、極度的喜憂等,是任何悔改歸主的表徵;我們慎重地警告會眾防備這種思想。然而同時,我們不得不認為,有一些這種突然行為異常的人,是在聖靈的運作之下,作出了這些異常的舉動;他們內在的經歷,實質上與那些被聖靈重生而悔改歸主,卻沒有作出異常舉動的人,是一模一樣的。」
然而當外在的異常舉動變得太激烈時,就阻礙了復興的工作。約拿單愛德華滋說到這點: 「當人的情緒被提升到頂峰時,撒但就加以利用,牠在許多場合中的作為,是明顯可見的。為阻止人們變得放蕩不羈,大量的警告和操勞是必要的。」外表的激動不 證明是聖靈的工作,也不是屬靈復興必有的現象。
愛德華滋特別提到,在他會友中間,有一些人花很多心思去思考表面的徵兆,而對他們的 屬靈生命造成損害。他長久以來,辛苦地防備這種心態,許多教牧同工也是如此。外在的心情表露,應當是反應出聖靈如何在人的內心中作工,使人為罪憂傷痛悔, 並因福音的好消息而喜樂。但當人們開始認為那些外在的異常反應是聖靈感動的表徵時,他們的心眼被外表的誇耀所迷惑,撒旦就趁虛而入了。愛德華滋花了多年的 艱苦努力去告訴他們,外表的興奮不是內在屬靈奮興的證明。
這與現代靈恩運動比較即昭然若揭。靈恩派所接受而追求的是「新發現的啟示」,而非上 帝的道。現代靈恩派最出名的教義就是:「外在的恩賜證明內在的恩典」。靈恩派鼓勵這種觀點,而愛德華滋等人卻認為,如果真正的復興要持續的話,非反對這種 態度不可。今天,靈恩派卻非常贊成一種概念,就是人可以被情感上的衝動所引導,沒有上帝客觀真理的傳達仍然可以得造就。
我們現在並沒有在經歷教會復興。然而教會裡大部分人,在真理的基本問題上,一直受到 誤導。靈恩派是這可悲境況的主要促成者。如果人把外在的異常行為與內在的恩典看作是同一回事,復興即告停止。如果真正的屬靈復興被所謂「新發現的啟示」所 影響,如果會眾太注意外在的異常舉動,而忽視了對聖經客觀真理的認識,那麼我們就等於是與聖靈為敵了。假如只有少數的牧者認識到明白聖經教義的絕對必要 性,真正的屬靈復興是不可能發生的。除了惟獨在聖經的光中,惟獨靠基督的福音,惟獨藉由聖靈所施行的恩典,惟獨憑信心稱義,否則怎麼可能有真的復興?(約六63)
靈恩派常自稱為「五旬節派」,認為自己所領受的「復興」,是五旬節的重演。使徒的確 稱五旬節的特殊經歷為教會復興的起始,但他們也對宣稱自己得到「新的啟示」和擅自行「神蹟」的人提出嚴重警告。自使徒時代以來,真正教會的聖徒,總是將屬 靈復興的經歷與聖徒日常在教會中所領受的,視為同一位聖靈所賜的恩典,雖然聖靈在復興運動中更為積極地動工,但所施的恩典,與日常施予教會的恩典,並無本 質上的不同。基督徒在經歷屬靈復興之後,並不比從未經歷復興的基督徒處於更高的屬靈層次。復興不是第二次的恩典作為;復興也不是五旬節事件的複製品,因為 五旬節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件。教會是從五旬節聖靈降下開始的,從此一直留在教會中,永不離棄我們。既是這樣,五旬節怎麼能被重複呢?
如果在五旬節經歷聖靈大能的使徒及眾聖徒活在今天,他們一定不會用「五旬節」一詞來 描述教會復興。深願聖經的教義在教會中被理解的日子趕快來到,在人心中堅決地擁護聖靈內在的工作,使人在理性上明白並接受基督的福音;深願聖靈使用祂聖潔 的寶劍,再一次藉著道加速、加強祂在人內心的說服力!我們雖然永遠不會再經歷另一個五旬節,但是我們可能看見聖靈結出比那獨一無二的五旬節更大的果實。
然而,我們不要做愚昧的兒女。我們不必那麼渴望在復興運動中得著聖靈的恩典,因為那樣我們的價值觀就本末倒置了。「你們已經領受了兒子的靈」 (羅八15)。 我們是耶和華的兒女。上帝已經把祂的靈放在我們心裡。祂榮耀的內住所帶來的心態不是渴慕復興,而是渴慕基督最後的榮耀和得勝。聖靈將永遠與我們同在。最大 的復興運動過去了,但是我們的復興是被上帝一切的豐盛所充滿,讓祂與我們同行,並且住在我們裡面。讓我們靠著聖靈的幫助來祈禱,求基督快快在大榮耀裡再 來!不要整天求復興,儘管復興是好的,但我們的注意力應放在基督的再來。願我們像約翰一樣說:「阿們,主耶穌阿,我願祢快來」(啟廿二20)

對教會法規的輕視(1)

       教會的治理與懲戒是上帝所設立的,有上帝的權威,其背後乃是教會的大元首主耶穌基督的誡命與權威,就是上帝的權威。因此教會所懲戒的任何罪惡都是我們不能輕忽的,這些罪惡觸犯到上帝的權威,假如我們視而不見,對於現在及將來上帝國的興盛影響至巨。
        我們生在一個相對主義、利己主義的時代,幾乎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原則、絕對的是非標準。這造成信徒對於教會治理與懲戒的看法嚴重分歧。漸漸地,信徒開始忽視教會法規,教會對於其中的異端與罪惡也愈來愈無力制止,這是大部份基督徒和大部份教會心照不宣的事實。

教會懲戒乃聖經所教導
        以下幾處經文可以證明,教會懲戒乃是聖經的教導:太十八15`20;林前五11-13;約壹二18-19;啟三18-23
        教會處在世界中,但她卻不屬於世界。自亞當墮落以後,世界上就一直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人:該隱與亞伯、撒但國與上帝國、世界與教會。
        上 帝命令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要成為教會中的人,是不能留在受世界管轄之環境裡的。上帝將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分別開來,上帝又堅持立約的以色列和迦南種 族有嚴格的區分。今天上帝也要求教會與世界劃清界線。這意思不是要教會脫離政府的管轄,而是要教會除掉其中一切屬世之事。

屬世的思維必須從教會中除掉
        屬世的思惟必須從教會中除掉,這明顯是合乎聖經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這該如何實行呢?歷史上,在 某些歐洲的基督教國家裡,一般市民和教會會友幾乎沒有什麼分別。市民實際上就包括了教會成員。這在羅馬天主教和猶太教中極為明顯。但顯然在這樣的教會中, 總是充斥著屬世的思維,因此這種模式是行不通的。新約教會也強調政教分離,強調屬靈的分別為聖,而非組織上的分離主義。
        此 外,有許多人錯誤地以一個人是否重生,來決定他是否是教會的成員。他們說,教會應該把那些沒有重生的人開除。幾年前在中國東北有一位傳道人對我說:「牧師 啊,在我們的教會裡,我們只給那些真正重生的人施洗。」我說:「張先生,那是一個高尚標準!請告訴我,我們怎樣才能知道誰是真正重生的基督徒,誰不是?」 張先生回答:「那還不簡單,我告訴你哪些人重生,你就可以給他們施洗。」但是過了沒多久我們就發現,好幾位原先經張先生批准受洗的人,實在不明白救恩,而 且很快就與世界為伍了。
        以是否重生作為能否加入教會的標準,是早期新英格蘭 (美國東北部) 清 教徒教會的錯誤。願意加入教會的人先在會眾面前講述他的宗教經驗,要是會眾或長老覺得他是真正悔改信主了,他才可以入會。然而,這個理論一經實行就不攻自 破。許多說得一口好英語的人,能使教會深信他們已經真正重生,但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很好的推銷員罷了。還有許多人,無疑是上帝真正的兒女,可惜他們拙口笨 舌,因而被摒棄於有形教會之外,不得領聖餐。
        然而,這整個觀念都是錯的,是不合聖經的。請看改革宗長老會宣言 (1806),其中談到這個爭論,將「一個人是否是上帝所揀選而使之重生的,決定他能否成為教會的成員,這樣能使有形教會排除未重生的人」這一提案斥為錯謬 (改革宗長老教會文獻,廿三章錯謬三,頁191)
        基於聖經的改革宗神學,判斷一個人能否成為教會成員的標準,並非此人是否為「聖徒」,或有重生的證明,而是基於此人的信仰告白與對真理所願意作出的順服。行邪術的西門受洗成為教會的一員,但他顯然沒有重生。彼得告訴他,他還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同樣,約壹二19提到的那些人 (他們離開教會,因為他們不是真屬於她的), 顯然先前都是教會團契的一份子。因此,真正判斷一個人能否加入有形教會的標準,乃是此人的信仰表白是否在基要真理上合乎聖經,並宣示順服聖經真理。當然, 就算這樣,也不能確定我們施洗的對象每個都是上帝所揀選、為聖靈所重生的。在地上的有形教會中,總是有麥子也有稗子。但至少這樣子,我們不會把一些上帝的 兒女排除在有形教會之外。
        所 謂「可讓人置信」的信仰告白,意思是從表面看來是合乎聖經的,且是告白者自己對信仰的理解,而非教會強迫他背誦的一段教條。申請加入教會者不須要也無法證 明他已經悔改信主。只要他作出正確的信仰告白,相信上帝的創造、人的墮落、基督的救贖,並表示願意順服聖經的教導,就應該為他施洗,除非他言行不一、罪證 確鑿。至於這人是否真正蒙恩,不是教會的責任。若他真的蒙恩,這是聖靈的工作;若非真的蒙恩,這是他自己的責任。
        當然,教會必須在教義上決定什麼樣的信仰告白才是可接受的,並且衡量申請受洗者的信仰告白是否合乎這標準。藉著這樣的聖經標準,在教會受洗、領聖餐的會友就無法在口頭上堅持不合聖經的想法,這樣屬世的思維就從有形教會中除掉了。

今日教會輕乎聖經的標準
        然 而,眾所周知,今日許多教會已經不重視這個標準,根本不管想受洗的人是否明白救恩,就迫不及待讓他們受洗,以助「教會增長」。許多宗派實際上都有開放式的 會友制、開放的受洗、開放的聖餐,也就是什麼人都可以受洗、領聖餐。如此,教會與世界的區分就變得模糊不清了。據說,有一間教堂有一塊告示牌,上面除了教 會名稱外還刻著一句話:「想過好日子的人歡迎來此」。我認為,要是魔鬼能夠自己為所謂的「好」下定義,那麼連牠都想過好日子。開放式會友制的教會,大門都 是為世人大開、歡迎他們進教會的,連魔鬼都可以成為會友。

教會當與世界有別
        唯有不斷堅持聖經標準,才能把世界從教會中除掉。有關信仰及生活的聖經標準,對於那些已經是教會會友的人,也一樣必須堅持。老信徒不見得比新信徒更有能力在信仰和生活上堅持聖經的標準。
        就 我所知,美國海關辦事處規定一些不合法的書籍不能帶進美國。這些書不能入境,但奇怪的是,這些書卻在美國由出版商自由刊印發售。它們不能入境,但卻能在境 內出現,並留下來。這是奇怪的現象。然而,教會不也常有這種怪現象嗎?教會一方面對那些想受洗加入教會的人嚴格把關,一方面卻又容忍那些已經是會員的人在 教會裡褻瀆聖靈。

懲戒是全教會的責任
        教會的長執要觀察會友,看看他們有沒有努力在信仰及生活上遵守聖經的標準。可是,這份工作不能單單落在牧師與長執身上,全教會都有責任。的確,這是每個會友的責任。信徒當彼此關心、彼此勸誡。唯有當信徒之間的勸誡無法發生效用時,才須由教牧長執採取行動。
        只 有當會友及教牧長執都盡了勸戒、懲戒之責時,教會才能免於世俗化。有了問題必須盡速解決,以免鬧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會友與教牧長執必須樂意從事這樣的工 作。我們很容易會像該隱一樣說:「我豈是看守我弟兄的麼?」我們多少會有一點不樂意去作勸戒弟兄的事,甚至對這種事極感困擾,以致我們就算不完全置之不 理,也經常故意拖延。
        於是,一件件的事隨時間流去,直到某會友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最後,他對信仰變得漠不關心,而且多年不參加公開聚會,他的名字就從教會名冊上被除掉了。但這不是合乎聖經的教會懲戒;這當然也不是聖經要我們作的。
        當有人開始誤入歧途時,別人就應該注意到了,並且本著謙和的心領他重新回到成聖之路上,勸他行義。教會懲戒的真正目的,不是當某人已經無可救藥時開除他的會籍,而是及時挽回他們。
        讀 者可能對以上所談到的事感到疑惑,因為自己的教會中並沒有懲戒這一回事。對於一些已經走到極端錯誤中、沒有指望挽回的人,我們當然只有開除他們會籍,為他 們禱告了。然而今日在腐蝕教會的卻不是這一類極端的罪,而是一些普通的事,如公開破壞盟約之誓,忽視安息日、忽視洗禮、忽視聖餐等,不忠實地參加主日崇 拜,還張家長李家短地說一些誹謗與罪惡的話,也不守什一奉獻。我們正應該對這樣的事大聲疾呼,然而我們往往認為這只是小事而置之不理,直到一切都已太遲 了。

加爾文與教會懲戒
        日 內瓦的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認為,教會懲戒是極為重要的事,所以當事情臨到他自己和日內瓦的市議會與立法會議時,他斷然拒絕在這問題上妥協,他寧可對於幾 件不涉及大原則的事讓步,但有關教會懲戒的事卻斷然拒絕讓步。他堅持一定要有合乎聖經的教會懲戒,且必須經由合法的教會執事之手,不能有政府及地方官吏干 涉。持異端思想者及不肯認罪之人,斷不可領聖餐。當教會試過所有的方法都無法挽回時,就必須開除他的會籍。
        這對於愛好逸樂、屬世心強的日內瓦人可真是令人厭煩的繁文縟節。但加爾文不會妥協,市民也決不讓步。最後他們投票把加爾文驅逐出境,他也欣然被逐,直到在上帝的護理下,日內瓦市不得不再召他回來。[1]

教會懲戒的誤用
        許多人對教會懲戒有個錯誤的看法,以為那是個可以合法除掉一些在教會會友名冊上令人難堪的名字的方法。這完全不符合聖經。
        還 有一些教會每隔幾年就在長執會議中列出一個名單,把名單上的人都開除會籍。這些人的問題已經擱在那裡幾年了,沒有人說一句話,也沒有人作出任何輕度的懲 戒。最後事情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才開會擬定除籍名單。對這一群人,事先沒有任何指摘、任何勸誡、任何耐心,他們突然就接到一封信通知他們已經被開除會籍 了,也許甚至連通知信都沒有呢!這是不符合聖經的。
        另外還有一個我認為更糟糕的作法,卻是很流行的作法。有些教牧長執完全是以經濟方面的考量來決定是否開除一些人的會籍。
        在許多教會中,當牧師一提到關於教會懲戒的聖經教導時,就會有一些教牧長執開始動腦筋,在想哪些使用教會旅行基金的人,在行為上有不檢點的地方,可以開除他們會籍,替大家省點錢 (在一般美國教會的預算中有一項旅行基金,負擔該教會中一些到外地參加大型聚會,卻缺乏經濟能力的人的旅費;這項預算一般在每年的會友大會中,由全教會的會友平均分攤)。當然,這些人名字一除,所須交付的旅行基金自然減少。
        這 種事實在讓我吃驚,教會懲戒關乎人的靈魂在永恆中的禍福,居然一些教會工作人員除了看到錢以外,什麼都看不到!要是你家裡有個人病得很重,你會坐下來拿起 紙筆,計算看要是他死了,你每年可以節省多少錢嗎?從教會經濟觀點出發來思考教會懲戒,實在讓人聽了休克。可是,事實上這個作法是很普遍的。對我來說,這 實在是褻瀆。一件關乎耶穌基督的榮耀、教會的屬靈福份、人類靈魂在永恆中的禍福的事,竟從會計員帳目的觀點來討論!教會懲戒的目的是要榮耀上帝,並且挽回 犯罪之人,不是為了節省教會開支!



[1] 編註:在此讀者可能會聯想到加爾文在日內瓦時,有一位名為塞爾維圖 (Servetus) 的 異端份子被判火刑。許多反對基督教或反對加爾文的人,因此說加爾文是「日內瓦的暴君」。國內歷史課本提到宗教改革時正是這樣說的。這完全是無神論者用扭曲 歷史事實的方式,來減低加爾文的影響力。其實對塞爾維圖施行火刑,是日內瓦市議會的判決,不是加爾文判的。要知道加爾文當年與市議會之間的關係相當緊張, 加爾文後半生都住在日內瓦,但一直到死前四年,市議會才通過頒發他市民身份。市議會判塞爾維圖死刑,並不是因加爾文在旁唆使。加爾文根本沒有這種政治上的 影響力,在神學上,加爾文也完全不讚同政府參與教會懲戒。事實上,塞爾維圖在來到日內瓦前,早在羅馬天主教的管轄區中因異端的罪名而被判死刑,但他逃獄而 躲過一死。加爾文曾寫信警告他不要進入日內瓦,因為日內瓦市議會的法律規定將異端份子以火刑燒死,顯然加爾文並不願見到塞爾維圖被燒死。但塞爾維圖不聽加 爾文勸告,仍來到了日內瓦,而日內瓦市議會也對塞爾維圖判處火刑。加爾文曾竭力勸阻市議會不要判塞爾維圖火刑,但由於加爾文與市議會理念不合,因此未能影 響市議會的決定,最終塞爾維圖仍在日內瓦因異端的罪名被燒死。真正的暴君是日內瓦那些與加爾文作對的市議員;說加爾文是「日內瓦的暴君」,完全是扭曲歷史 事實。

對教會法規的輕視(2)

合乎聖經的懲戒過程是不間斷的
        以為教會懲戒單單是把無可救藥的人踢出教會,是錯誤的。合乎聖經的教會懲戒乃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開除會籍不過是最後無可奈何的一步。教會懲戒的過程是有不同步驟的,包括規勸、指責、停職、革職 (應用在同工、教牧、長執身上), 最後才是除籍。在每個階段中,都要給人悔改更新的機會。教會方面也必須為受懲戒之人禱告,並與他密切相交,使他可以悔改。當教會忠心地這麼作之後,接著聖 靈的大能不斷地在這人的良心中動工,結果就是他的悔改與更新;若是他反抗到底,頑梗不化,不見聖靈在他心中動工,最後就只好開除他的會籍了。

開除會籍的惟一罪名
        開 除會籍的懲戒,只能基於一項罪名,這罪名不是謀殺、不是偷竊、不是醉酒、不是作僞證、不是姦淫、不是不守安息日、不是褻瀆上帝、也不是類似的罪;開除會籍 的惟一罪名,就是拒絕悔改、怙惡不悛。只要肯悔改,所有的罪都可得赦免,而且犯罪之人還能繼續作教會的成員,那怕是他已經被法院判了死刑。但如果有人勸告 他一定要悔改,他卻拒絕悔改、怙惡不悛,這樣的人是不能留在教會的。不肯悔改就是褻瀆聖靈。如果他始終拒絕悔改,不論所犯的是「大罪」或「小罪」,都沒有 分別,他可能是扯個謊,或卑鄙無恥地說人閒話,但若他拒絕悔改,教會用盡愛心及方法都無法轉變他心意時,就必須開除他會籍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這樣說過: 不聽從教會的人,要像異教徒一樣被對待,正如未得救的罪人須要福音。使徒保羅也這樣對哥林多教會說:「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可是如果那個 惡人後來悔改了,保羅也指出,教會應該重新接納他。

今日教會種種輕忽懲戒的態度
        今日教會的特點包括輕忽聖經所教導的懲戒。不只是輕忽,甚至是藐視。現代人的心中存著一種現實的態度,使得他們在提及關於懲戒的問題時,所討論的不是關於是非的問題,而是懲戒可能帶來結果。人們所關心的不是上帝話語的要求,而是怎樣才可能「贏得朋友和影響人」。
        當人從利己的出發點來看教會懲戒時,人們在採取行動前先衡量可能的結果,教會懲戒就遭到誤用了;人們以為懲戒是人的權柄,不是上帝的權柄。
        關於是否應該施行懲戒,關鍵不在於這樣作是否明智,也不在於這種決定是否能討好某些人。這是個是與非的問題:上帝是否吩咐祂的教會這樣作。
        另 一種輕忽教會懲戒的態度,是教會基於現實的考量而不願開除某人的會籍。教會會眾之間經常有親戚或朋友的關係,而教會往往不願得罪一些「重要」的人。「如果 開除張執事兒子的會籍,那張執事可能會離開教會,這樣教會每年收入會少好幾萬」、「如果責備李太太盜用公款,那麼李長老會在一怒之下帶一大批人離開教會, 這樣會造成教會分裂」。對於這種「重要」的人以及他們的朋友親屬,教會往往不願施行懲戒,只考慮到現實的結果,妥協了聖經的原則。
        這經常是出於肉體上的懼怕。如果趙先生是教會會友,卻十一年未守安息日,在教會屢屢勸導之下卻不肯回頭,最後終於開除他會籍,於是和趙先生交好的錢家與孫家,一怒之下都離開了教會。
        這 種情形是存在的,而我們應如何看待這問題呢?教會是否應該懲戒趙先生,在於趙先生是否願意悔改,錢家和孫家的看法根本與這件事無關。國家的司法執法單位腐 敗,我們會抗議;但我們為何如此輕視教會的法規呢?拉丁古諺語有云:「天地可毀,公理需存」。以腐敗的公理勉強維繫天地於不墜,不是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那 麼錢家與孫家又如何呢?要是他們對基督和祂教會的忠心是如此膚淺與脆弱,以致教會必須藉著懷柔政策來留住他們以及他們的朋友、親屬,那麼他們根本不配作教 會的成員。要是錢、孫兩家只因教會黑白不分而留在教會,那麼他們也徒然成為教會的負擔,要是他們走了,教會雖然在人數統計額上損失了一些,或少了一大筆奉 獻,但卻能在屬靈的能力與純潔上有所得著。
        另一種藐視教會懲戒的態度是:有人一旦被懲戒,就拿「離開教會」作威脅;這幾乎是每間教會都曾出現過的事。
        張 先生常不守安息日,他因經商而時常長途旅行,無法參加主日聚會,於是教會就找他談話,勸他不要為了做生意而影響他的教會生活。通常這種情形出現時,張先生 會馬上臉一變,大聲向在場的每個人宣佈,他不願在干涉他商務的教會聚會,下一次領聖餐的時候,他要加入一個能寬容他、對他的生活不作任何要求的教會。這種 時候,找張先生約談的教牧長執就會趕快道歉,表示教會將大張手臂接納他,並且還可能請他作執事,讓他感到光彩。這樣的教會怕得罪人,卻不怕得罪上帝,怎配 為真理作見證?

懲戒與愛心
        許多教會在執行懲戒時,經常遇到一個攔阻,就是有人堅持懲戒不是基督徒愛心的表現。這種說法將懲戒與愛心錯誤地對立起來。他們認為這兩者是不能兼容的:我們可以分別實施懲戒或愛,但不能同時實行兩者。結果,教會為了「愛弟兄」,而不予以懲戒。
        這 種事在教會中屢見不鮮。以基督徒的愛心為由而反對教會懲戒的說法,聽起來十分合理,也十分投人所好。結果那些贊成懲戒的人,形象都被破壞了,全教會都認為 他們沒有愛心。有時候,甚至有人會開始謠傳,說那些贊成懲戒的人,是為報私仇。結果是,堅持聖經原則的人,反而被人討厭,還須要面對種種謠言,這是多麼不 公平!
        有的時候,教會已經必須對某人施行懲戒,但一些人卻以愛心為由,主張懲戒應該延緩。結果是,教會懲戒不斷因「基督徒的愛心」而被延緩,最後禍端終於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 都是由於一些人錯誤地將懲戒與愛心對立起來。聖經懲戒不該被視為仇恨的表現;相反地,懲戒本身應當是一種愛的行動。不僅是愛真理、愛教會,也是愛那犯罪的 弟兄。不責備、懲戒犯罪的弟兄,而使他落在罪的網羅中,並不是愛。真正的愛,乃基於聖經教導而執行適當的懲戒,使犯罪的弟兄氣焰受挫,知道謙卑,得以悔改 而更新。

會眾應有的態度
        此外還有一種輕視聖經教會法規的表現,就是會眾不支持教會的懲戒,反而同情受懲戒者。這些會眾會去找他們的牧師長執,告訴牧長們,懲戒是多麼糟糕的事情,教會應該收回這樣的決定。
        如此教會懲戒就變成了教牧長執單方面的責任,會眾都袖手旁觀,甚至為受懲戒者感到忿忿不平,對他說:「我們對這種事都看不過去,你怎能忍得下這口氣?」然後大家一起鬧革命。
        無須說,這種事會破壞懲戒的效用,就像在家中父親一方面管教孩子,母親卻對孩子表示父親不該管教他,結果父親的苦心全都落了空。
        事 實上,懲戒應當是全會眾的責任。懲戒乃由教牧長執決定施行,但這是以全會眾的名義施行的。全體會眾應該以道德的力量支持教會的決議。當然這不是要會眾將受 懲戒者當成教會的公敵。教會與會眾一方面懲戒犯罪的弟兄,一方面也當為他禱告、盼望他能悔改。每個人在受洗加入教會時,都應該宣示服從教會的治理,在主裡 服從教會的決議,包括教會的懲戒。但多少人真的會履行這樣的諾言呢?人們一聽到有人向他提起他的罪,就在盛怒之下離開教會。

教會懲戒與復興
        今日的教會整天談復興,但是假如教會不在信仰上與世界劃清界線,是不可能復興的。這條界線,乃是一套整全的、合乎聖經的信仰告白,以及順服聖經教導的強烈意願,並適當地懲戒違反此信仰告白的人,以及不願順服聖經教導的人。
        教 會懲戒乃是一件誠實的事,一件面對現實的事。上帝祝福誠實的教會。若沒有誠實,我們就不能期望上帝的祝福,也無權祈求復興。假如牧師所領的薪水比會員大會 上所報的要多,那麼大家都會說這教會不誠實。但假如一間教會的名冊上有一百五十位正式會友,聚會時看起來人丁興旺,事實上教會卻是為了拉住這些人而不願施 行適當的懲戒,那麼有誰會說這間教會不誠實呢?恐怕很少人會介意這種事,但事實上這是極不誠實的表現。教會藉由不施行懲戒而保存下來的資產,都是不義之 財。這種教會的人丁興旺也是虛偽的。
        我們必須誠實地施行懲戒,即使半數會友都生氣離開了教會,即使教會失去了最大的財源,也在所不惜。事奉不誠實,就不能榮耀上帝,也不能得上帝祝福,更不用說什麼復興了。
        如果半數會友都生氣離開教會,那真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教會能繼續彰顯基督的榮耀、持守祂的真理,那麼失去再多的會友,又怎麼樣?教會應當忠心地與世界劃清界線,這是教會復興的前提。

上帝祝福祂所立的法規
        教會懲戒乃是上帝所立的法規。上帝應許要祝福所有忠心持守祂法規的人。有時候,有人會說教會懲戒無濟於事,但我們怎知它無濟於事呢?我們不信上帝的話語和應許嗎?要是我們相信上帝的話語和應許,我們就當相信,祂必遵守祂的諾言,賜福忠於祂的教會。
        這要憑信心,此外別無它法。我們必須憑信心,相信上帝一定會遵守祂的諾言。教會歷史證明,凡忠心執行教會法規的宗派,如路德宗及改革宗,上帝都賜福予他們。當然,他們也失去了不少會友,甚至有幾次如壯士斷般, 從已經走上異端之路的教會中分裂出來。但他們卻在屬靈方面更為剛強,幾百年來,他們一直是其他宗派的祝福。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保守派的改革宗與新派的改 革宗進行大分裂,全美國的長老會幾乎失去了一半的會友,但這卻為後來所有的福音派宗派奠定了純正信仰的基礎。教會復興不是靠表面的人丁興旺,而是藉由對上 帝忠心,從上帝支取力量。教會執行懲戒,就是對上帝忠心的一種表現。

復興之路
        今天許多人追求教會復興,切切禱告,卻輕忽教會當執行的懲戒,這是虛僞的表現。上帝不會祝福這些人的禱告,因為他們一面禱告、一面輕視祂的話語與命令。教會若不願執行聖經所要求的懲戒,卻為復興禱告,乃是虛僞和逃避。
        今 天教會說我們須要更多禱告、更多復興、更多傳福音,講得天花亂墜,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說,這一切都太多了,但是禱告卻不能代替順服上帝所啟示的旨意。恐怕 今天許多人都以為可以藉由禱告,免去上帝要他們作的事。殊不知禱告的目的是要順服上帝藉由聖經原則所顯明的旨意,而非求上帝另立旨意,以逃脫聖經的規範。
        當上帝吩咐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亞伯拉罕並沒有說:「這真是一個難題啊!我們須要更多禱告,我要來開一個禱告會。」他既曉得上帝要他做什麼,他就義不容辭地做了。
        當以色列民在紅海邊被後面追趕的埃及人嚇得魂不附體時,主對摩西說:「你為什麼向我哀求呢?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出十四15)。聽命勝於獻祭 (撒上十五22),順服勝於禱告。禱告的目的是要順服上帝在聖經中所啟示的旨意,不是為了代替上帝已賜下的啟示。
        上 帝已經將祂的旨意啟示在聖經中,祂要我們順服。沒有任何事物能取代順服上帝所啟示的旨意,禱告也不能。沒有順服,就不會有復興。傳福音也不能代替順服。傳 福音的前提是順服上帝。傳福音的教會,本身必須是順服上帝的教會、與世界劃清界線的教會。一個軍隊若紀律不嚴明,有不忠的士兵而不加懲戒,是不能打勝仗 的。還未確定我們的軍隊是否忠心,就下令衝鋒陷陣,並不是信心十足,而是有勇無謀,結果是幻想破滅,而不是成功與勝利。教會不嚴格執行懲戒,就熱心傳福 音,結果不是教會復興,而是墮落。
        福音事工是絕對必要的,我堅信這一點。但是真正的福音工作,不是不忠貞的教會所能承擔的。教會懲戒是福音工作的前提,少了它,教會的興旺不過是曇花一現,真正屬靈的復興卻永遠不會出現。

聖禮的神學意義

聖禮一詞取自提前三:16希臘文mysterion,原譯為奧秘,乃指上帝的奇妙作為,使領受者有份於禮儀中所隱示的奧秘事蹟和真理。保羅亦以此字形容夫妻間的生命關係,以及教會與基督聯合的奧秘關係(弗5:32)。其實這字原用於宗教文脈中,表明一種宗教性的參與和盟約性的結合。一般是藉著祭牲或血,用誓言或咒語,將無形的締結意願,藉著有形的禮儀和行動表明出來,也藉著宗教禮儀的氣氛,將盟約的意義神秘化而肯定和鞏固了。


在拉丁文的體系中,奧秘一詞則譯為聖品(Sacramentum), 指藉著宗教性的儀式將某種事物由一般世俗應用中分別出來,並將它聖品化且歸屬神明,或由神明作證的意義。在羅馬的軍政體制中,此字指從軍誓言,是對上司的 絕對忠貞的宣誓,是一般軍人在入伍或出征時應參與的一種典禮。早期教會的洗禮和聖餐皆以這字形容,表明對主的忠貞,歸屬於基督的名下,作上帝的選民並對主 耶穌的再來作效忠性的誓約。保羅在林前十一章闡述聖餐的意義時,就帶有這種含義,他所說:「表明主的死」就是對主效忠的宣誓,有份於祂的死,並更願為祂效 忠。這是一種信心的真道性宣告。

 
到聖奧古斯丁時,聖禮才被視為真理的外在徵號,是有形和可見的「道」。信徒藉著這有形的禮儀將無形的奧祕和信仰表明出來。是上帝能力和恩典的表記(Sign)。這種神學理念在領受者的感受過程演變中,慢慢的竟成了信徒蒙恩的徵號(symbol),最後更被誤解成為受恩和施恩的仲介(agent)和工具(mean)了。這麼一來,聖禮的意義就神秘化了。神學裡的變體論也就自然的成為理解聖禮意義的必然架構了。

 
在聖經神學中,我們看到新約追循著舊約聖經的聖禮傳統,將割禮和逾越節禮以表徵性(signatory)的獨特意義來理解。接著也以洗禮和聖餐禮替代割禮和逾越節的餐食(西2:11-12;5:7)。 很明顯的,以色列人非因割禮才成為選民,亦非因逾越節才蒙救贖。相反的,他們乃是先蒙揀選和蒙救贖後才以此二種禮儀表明,相同的,新約聖徒亦藉著洗禮和聖 餐將聖靈的奧秘揀選和拯救作為以有形的禮儀來表徵。它們雖是一種宗教儀式,但不如其他宗教的儀式,因它們誠然是簡明真理的表徵,讓受恩者肯定所蒙的恩,更 能為所蒙的恩作證。

 
對教會來說,我們也是藉著洗禮和聖餐將真理的奧秘,就是基督的揀選和拯救作為,以有形的禮儀表明出來。並藉此顯示我們是聖別歸主,對主忠貞,尊主為大,等候基督的再來。

 
為此,聖禮從神學的觀點來說,不是宗教的神秘道具或仲介,乃是真理的簡明表記,信徒 藉此得著真理性的肯定。聖禮不是制作或成全神秘事工的仲介工具,它乃是上帝所派定的一種禮儀,旨在表明真理的奧秘,讓人知道上帝在基督裡為人類所成就奇妙 的事,也讓人因聖禮的參與,得著信仰的肯定,能歡樂慶賀在基督裡的恩典和真理,更能數算這恩典和真理。基督教的聖禮並不將真理神秘,乃將真理平凡化,這就 是基督教聖禮和其他聖禮不同的地方了。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長老治會之重要性

        在希伯來書信中,這位被聖靈感動的作者在結論的裡面說到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為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帳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1317)這本書就是關於那些為主的子民靈魂警醒的,也就是保羅和彼得命令他們牧養上帝的群羊的人。


  「長老治會」為聖經重要的教義是不可以被忽略或是被改變的。然而當今許多教會有長老的設立,長老卻被降低到如同教會的董事會的一員。這和新約聖經使徒的教導那種牧養的長老大不相同。所以縱使有長老們,也不能算是合乎聖經的長老。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教堂是實行長老制度,因為他們相信這是聖經的教導。不幸的是,因為有關長老的教導不夠,導致許多的迷惑的不合聖經的想法。這些錯誤的觀念頑強的攔阻了各地的教會實行合乎聖經的長老職分制度。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

 
  為了能達到此一目的,我們必須回到上帝所賜給我們唯一的權威根基就是聖經。Merle d'Aubigne(1794-1872),一位著名的改革宗教歷史學家,他極為準確的說過︰當我們回顧教會的歷史,隨著世紀的前進,光和生命就日漸在教會中消逝。為什麼呢?因為聖經的火炬日漸昏暗而人類權威那種自欺的光輝卻日益增強。正是因為人的自欺之光取代了聖經對於長老制度的教導。以致於這項真理就消逝了十四個世紀。直到宗教改革的約翰加爾文(1509-1564),這個頗具影響力的法國改教領袖,才出來呼籲這方面的恢復。

 
        聖經長老職分的重點︰牧養的領導,分擔的領導,合格的領導和僕人的領導。這幾方面的原則是合乎聖經的長老職分的基石。要想有合乎聖經的長老職分就一定要有合乎聖經的教會領導結構和風格。這兩方面都極度需要聖靈大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