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舊約的預言
在舊約的預言中,關於基督的神性,最顯著的兩段經文是在以賽亞書中。以賽亞書九︰6~7︰“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的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參考耶利米書廿三︰5~6)。
以賽亞書七︰14︰“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
這兩段經文清楚指出,那嬰孩的名字,“以馬內利”,証明他是一位上帝。他又被稱為“全能的上帝,”他的國度將要永遠建立。馬太注明,耶穌的降生,應驗了這段預言(太一︰22~23)。參太四︰17;十二︰28;可一︰14~15;路一︰33;約十八︰37;林前十五︰24。
基督教會始終承認以賽亞書七章十四節中的almah是指童女(處女),即未婚的青年女子。但是美國的標準訂正譯本卻將它譯成“少女”,即未婚或已婚的青年女子。譯者的理由是,在希伯來文中“童女”應是bethula,而不是almah。但是我們認為本處應當譯作“童女”。理由如下︰
第一,這是一個兆頭,以賽亞在開始談話時,對亞哈斯王說︰“你向耶和華你的上帝求一個兆頭,或求顯在深處,或求顯在高處。”因為亞哈斯拒絕如此作,然後以賽亞說,上帝自己將要顯一個兆頭,將有almah生子。假使這只是指一個青女子,那有什麼兆頭可言呢?兆頭必是一個特別的奇跡,而童女生子顯然將是一個奇跡。
第二,希臘“七十士譯本”將這字譯作Parthenos,即童女。
第三,在舊約中almah和bethula有時是通用的。論到利百加,創世記廿四章十六節中用bethula,而在四十三節中卻有almah。英文飲定譯本的兩處都譯作virgin。事實上也是論到同一個人。
第四,最有力的証明乃是馬太一章廿三的見証。論到基督的誕生,馬太引証以賽亞七章十四節說︰“必有童女(Part-henos),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2)新約的教訓
新約聖經對耶穌神性的啟示,多不勝數,我們在此只能選擇一部分經文,分下列五類敘述之︰
■基督在降世前已經存在──約翰福音序言開端即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一︰1,參14節;彌五︰2)。
猶太人自詡為亞伯拉罕的後裔,與耶穌爭辯。耶穌卻對他們說,在亞位拉罕時代之前,他已經存在了(約八︰58)。耶穌又自喻為天上降下之糧,証明他的生命早在來世上之前(約六︰35,參42節)。最後,在他受難前的禱文中,耶穌表明他是自有永有,永遠存在的(約十七︰5;參五︰26;啟廿二︰13)。
保羅曾不止一次提到耶穌永存的道理。他稱基督是“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西一︰16~17)。他本是永存之上帝,卻虛心來到世上(腓二︰5~7)。希伯來書著者稱耶穌為上帝的兒子,而且藉他創造世界,証明他在創立世界之前,已經存在(來一︰1~2)。
■基督與上帝有著獨特的關系──聖經稱耶穌為上帝的獨生子;具有上帝的形像;顯露上帝的本體(約一︰18;腓二︰6;來一︰3)。上帝並親自作証,稱耶穌為他的愛子,並吩咐門徒聽從基督(太三︰17;十七︰5;參彼後一︰17~18)。
耶穌自己也作証說,他與天父原為一體;彼此團契;一同作工(約十︰30,38;十七︰11,22~23;五︰17,19)。猶太人從耶穌的話中聽出他以上帝自居,故要用石頭擊,並想殺害耶穌(約五︰18;十︰33;五︰18;十九︰7;太廿六︰63~64)。
■基督顯明上帝的性格──約翰宣稱,“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一︰18;參約壹一︰1~2)。
保羅是一個獨神論者,但他毫不猶疑地稱耶穌為主,為上帝並說︰“上帝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西二︰9;參一︰19;提前三︰16)。
保羅並多次把舊約論到上帝的語詞,直接應用在耶穌身上,表明耶穌原是上帝,在地上顯明他的作為(林前一︰31引耶九︰23~24;林前十︰26引詩廿四︰1;林後三︰16引出卅四︰34;羅十四︰11引賽四十五︰23)。
有一次,門徒腓力要求耶穌向他們顯示天父,耶穌回答他說︰“人看見了我,就看見了父”(約十四︰9)
■基督握有上帝的權柄──猶太人相信,只有上帝赦人的罪,因此當他們聽見耶穌自稱有權柄赦罪時,就大起反感,因為他們說耶穌篡奪了上帝的權柄。耶穌並不否認,他確是以上帝的身分自居(可二︰10)。
耶穌在各處傳道,並治病趕鬼,連鬼魔也認出,他是上帝的聖者,且畏懼他(可一︰32~34;路六︰6~10;八︰41~56。可一︰24;路八︰27~33)。
又有一次,耶穌和門徒搭船過海,風浪突然興起,船將有翻覆之處。耶穌起來,斥責風和海,風浪就止息。眾人都驚奇他的權柄(太八︰23,27)。
法利賽人因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經過麥地時掐了麥穗充飢,批評他們違犯安息日不可作工的禁例。耶穌指玉法利賽人吹毛求疵,並承認他是安息日之主(可二︰23~28)。
耶穌又對猶太人宣告,天父已將審判之權交付與他,人應尊敬他,如同尊敬上帝(約五︰22~23;參腓二︰10~11;徒十七︰31;提後四︰1;彼前四︰5)。
■基督是信心的對象──新舊約聖經一致教導,上帝只有一位,並訓戒禁拜偶像別神(出廿︰2~3;申四︰35;詩六十八︰9~10;賽四十五︰21~23。弗四︰6;提前二︰5),但使徒們卻同時承認,耶穌是信心的對象。
保羅指出,亞伯拉罕因信上帝,得被稱為義(羅四︰3引創十五︰6)。然而他又說,凡信耶穌的人,也必因信而稱義(加二︰16)。彼得指稱信徒為凡相信上帝,並救主耶穌基督的人(彼後一︰1)。約翰指出,凡不信基督的,就把上帝當作說謊者(約壹三︰23;五︰10)。
耶穌教訓聽道的人,應當信他,並勸勉門徒說,他們若信上帝,也當信託他(約六︰29;十四︰1)。他並為凡信他的人(約十七︰8,20)。凡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之人,必被定罪。但凡信基督的人,正如信上帝的人,他們的罪,必蒙赦免(約三︰18)。基督的神性,在此顯露無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