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如何思考上帝的屬性

 

    要正確地默想上帝,並由此在對上帝的愛和知識上不斷長進,應當遵守以下的指南:

 

    首先,要時刻牢記你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受造物,並努力保守這種屬靈的心境。要知道你心靈的領悟力是有限的,事情或許早已超出了你能理解的程度。另外,我們的理解力也因著罪而被矇蔽了,上帝是無限的靈,我們要理解關於上帝的事,並不是非常合適的。一個小小的瓶子能裝下整個的大海嗎?人能直視太陽而不眼花嗎?又有何人能夠觀察那身為無限的大光,住在無人能靠近的光中(提前616),披戴光明的衣裳的上帝呢?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觀察自己,每個人都須曉得自己不過是一個愚昧的巨獸而已,因為一直被罪矇蔽,並不具備合宜的理解力。要知道上帝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當默默認同,拋棄自我;在神聖的驚愕中駐足默想;要相信主無限地超越我們的理性;上帝向人顯明祂的存在,向人啟示祂的屬性,要為此而歡喜快樂;要滿足於上帝的啟示,其中不僅包括了關於上帝的知識,也有使人在這一知識中不斷長進的最好的框架。

 

    第二,你默想上帝的時候,要多多安靜順服,讓自己多蒙上帝的光照。你的思緒要靜靜地追隨那光,讓你自己受那光的影響,而不是隨著理性的推演而搖擺,如此你的靈魂就可以超越那時所接受的光照,不斷精進。高度的心智思辨不會使我們的思想趨於聖潔,而是會使我們的思想更屬血氣,給我們的靈魂帶來幽暗。

 

    第三,這樣默想上帝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靈魂要保持單純,贊同上帝的啟示向她所顯明的一切,不要試圖總是理解這一啟示。假如人試圖在心智上參透上帝存在的方式,即曉得上帝的永恆、無限、全知、全能和內在的運動,就必然使靈魂陷入黑暗之中,各種各樣的試探就會隨之浮現,因為這時立志所思考的事物已經超出了它的極限。因此,假如理智要沉思上帝的存在“為什麼”、“如何”,就當快快抵制這樣的傾向,把此類的試探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凝神默想你自己的卑微和無形的黑暗,逃避這些試探,謙卑地重新開始。

 

    第四,要使靈魂以與主相稱的方式來沉思上帝,一定要竭力尋求敬虔的心境,消除種種邪情私慾和世俗的舒適,因為“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詩2514);“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同住”(約142123)。

 

    第五,在沉思上帝的時候,一定要有歷史性的信仰。這就是說,當我們接近上帝的聖言的時候,我們所閱讀的是上帝對祂自身的啟示,我們要毫不牴觸地作為真理予以接受,而且在我們的結論和告白中,都要承認上帝確如祂在聖經中所啟示的那樣。我們的思想要保持在聖經的框架之內,不要拚命掙扎,試圖超越上帝的聖言。這樣,我們就以單純的心跟隨主,直到祂樂意帶領我們進入更高的領悟。

 

    第六,非常重要的是,要在基督裡把上帝視為自己的上帝。上帝榮耀的知識之光顯在耶穌基督的面上(林後46)。在基督之外,上帝就是恐怖,只能是吞噬人的烈火。然而,在基督裡,一個人就可以得自由;如此接近祂的人,上帝就會親自向他顯現。那時人就能夠更好地蒙受上帝榮面的光照,以此為樂,榮耀上帝。然而,我們應當謹慎,在沉思上帝在基督裡成為我們的父,默想上帝藉著恩典之約所啟示的完美性情的時候,不可隨隨便便,對上帝失去敬畏之心。要思考上帝,正確的態度就是謙卑自己,心存敬畏,在主的威嚴面前恐懼戰兢。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上帝的本質

 

    我們來考察上帝的本質――祂作為上帝的存在。但是,對此我當說什麼呢?

 

    雅各曾經詢問上帝的名字,也就是請他說明自己的本質,因為在早期歷史上,習慣上起名就是表明某事的本質。然而,雅各當時所得到的答覆是:“何必問我的名?”(創1318)。上帝不希望他進一步地參透上帝的奧秘。

 

    瑪挪亞也曾這樣求問,主的回答是:“你何必問我的名,我名是奇妙的”(士1318)。

 

    在《以賽亞書》96節,我們讀到:“祂名稱為奇妙”。

 

    那些偽稱認識上帝的人,你告訴我:“祂名叫什麼?祂兒子名叫什麼?你知道嗎?”(箴304

 

    我所能說的只是上帝的本質,就是祂永恆的自有性。當初摩西也曾經這樣求問,假如以色列人問他是誰打發他來的,他應當怎麼回答,主說,Ehjeh Ascher Ehjeh: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Ehjeh)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出314)。

 

    關於上帝,約伯說:“在祂有能力、有智慧”-Toeschia,就是本質的意思,是從jaschah派生出來的,而jaschah則是從 jeesch派生的,意思是穩定和持續。

 

    在新約聖經中,是用theioteestheotees兩個詞表達的,在《羅馬書》120節和《歌羅西書》29節中都翻譯為“神性”(Godhead)。另外,還有fusis一詞,在《加拉太書》48節中翻譯為“屬性”(nature),另外一詞是morphee,在《腓利比書》26節翻譯為“形像”(form)。

 

    如果你想更多地認識上帝的本質,請和我一起閉上眼睛,在那不可接近的大光之前,敬拜祂。上帝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向人顯明了,但是我們只能藉著思想上帝那神聖的屬性,略知祂本質的邊緣部分。在這一點上,我們要離開通常對待研究主題的那種方式。

 

    我們不會花很大的氣力去處理各樣的異議,以免我們給人提供機會,以關乎上帝的思想為娛樂,與索西努派、異教徒以及他們的追隨者一樣,這是很不合適的。當然我們仍會處理各樣的異議,作出適當的反應,方法就是以審慎的方式,把真理揭開、明確。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三一論

      三一神論歷史  ,

     上帝有位格  ,  三位一體(上)  ,    三位一體(下)   ,  三位一體  ,   三位一體  ,

  三位一體的奧秘性  ,  三個位格的平等性   ,  三個位格的一體性  ,

  三種位格的永恆性  ,  三種位格的分殊性  ,  聖經啟示三位一體    ,

  三一論(一):導論及聖經素材三一論(二):不同見解與系統陳述  ,

  我們如何信靠三位一體   ,   三位一體信仰之重要性三位一體的上帝  ,

  三位一體在教義上難解之處  , 新約關於三位一體的教訓   ,

  舊約關於三位一體的教訓  ,  有關三位一體的正確解釋   , 

  有關三位一體錯謬的解釋 ,   三位一體的定義  ,  三一上帝與基督徒生命 ,

 三位一體的聖經基礎  ,  三一上帝的角色   ,

  究竟信徒應如何欣賞、敬拜這位有位格的上帝?怎樣用實際行動肯定祂乃是有位格的?  ,

  上帝主權的恩典﹕聖父﹐聖子﹐聖靈的救贖工作

     我們如何與獨一上帝有份  , 我們對獨一的上帝該有之態度不可敬拜上帝又交鬼  ,

  不可為自己立偶像  ,  獨一的主  ,     否定獨一上帝的理論 ,

   三一上帝與人的關係  ,

神義論

    認識神義論 , Theodicy神義論 , 神義論的產生討論對苦難的反思   ,

    原型的神義論 , 社會補償的神義論 , 解放神學的神義論 , 苦難臨到我們仍然要愛上帝 ,

    神義論(Theodicy):上帝在苦難中的攝理良善的上帝怎會造邪惡世界  ,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靈性身體的復活

 

    復活是新約聖經中的重要主題,也是基督信仰終極性的教義,在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這兩大信經中,最終揭舉此教義的重要性。使徒保羅鄭重宣告:「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不只如此,基督若沒有復活,「明顯我們是為上帝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上帝是叫基督復活了。」保羅下結論提醒我們:「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基督從死裡復活,乃「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哥林多前書151420節)。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是因我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之子,是我們的救贖主,且信祂從死裡復活,我們信且以此來向世界見證。

 

    一般來說,「復活」是指已死的人再活過來,像拿因城寡婦之子、管會堂的睚魯的12歲獨生女兒、伯大尼的拉撒路等,福音書的作者見證他們死了,主耶穌靠上帝的大能使他們復活。基督信仰拒絕撒都該人的信仰,相信死人復活的生命真理,更相信耶穌基督是復活的主,早期建立的基督教會,所宣揚、見證的是耶穌基督的復活。這一信仰真理是指死人復活乃上帝的大能作為,主耶穌是令人復活的主,而祂自己的生命也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基督信仰若未顧及此層面,便僅止於世間一般勸人為善的宗教和一種人生哲學而已。

 

    超越生死的限制,才是基督信仰大能的可信之處。否則,基督徒和所有宗教信徒一樣,仍在罪中滅亡,只是在今生有個宗教信仰依靠。這對保羅而言,「就算比眾人更可憐」。保羅在成為基督徒前是猶太教徒、法利賽人,他不缺信仰,也信獨一真神、啟示的宗教。然而,「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保羅相當理性平穩地看待復活的信仰一事。

 

    路加福音曾出現一種對復活的比喻,在浪子的故事中,有一種類似復活的文學描述:「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路加福音152432節)。《使徒信經》則強調我們信「肉體的復活」、「我們期望死人復活」;保羅很清楚告訴信徒「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哥林多前書1544節)。他要告訴信徒一件奧祕的事,是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的,我們都要改變(5152節)。改變是此中的關鍵,血氣的、屬地的,要成為屬天、屬靈的,死的毒鉤因基督的復活而權勢不再。

 

    保羅為我們指出「屬靈」、「靈性」的境界和轉變的過程,此過程是基督徒藉基督得勝的屬靈經歷。對於何謂靈修、屬靈、靈性,使徒保羅以他的經驗和我們分享,一般宗教的靈修是指一種修持、讀經、祈禱、安靜,幾乎世界宗教包括保羅所屬的猶太教,對靈修的認識和教導大概皆是如此。猶太教徒當然向上帝祈禱,詩篇教導以色列百姓要安靜等候、平靜安穩。一般來說,猶太教徒熟悉、可背誦摩西五經,且態度基本上是敬虔的。這些靈修態度和經驗,猶太教徒並不缺乏,但保羅的屬靈經驗讓我們驚覺,他在基督裡的體驗,讓他區分了屬血氣、屬地與屬靈、屬天的不同。他告訴我們,基督徒在基督裡領受的啟示、受提升,復活的主在他生命中的教導,和使徒約翰在約翰福音中一再強調的「在基督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及約翰書信所講述的聖神「恩膏」的經歷,讓我們對基督徒的靈性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基督徒的靈修,從新約中的見證可以發現,那是聖神奇妙的作為和帶領。基督徒的信仰不僅是有神論(Theism),我們是在信仰生活中體會到三一真神在我們生命中奇妙的扶持,阿爸天父像母親般恩慈,救主耶穌如長兄、朋友般施予恩惠,聖靈溫柔的光照引導,不斷修正內在生命,提升我們和祂的關係,不叫我們沉淪,呼喚我們警醒覺悟。

 

    復活的主和使徒彼得、約翰、保羅等都有過深度的對話,他們也都為此見證,在靈裡可以大大經歷那內在的真實改變,使他們的生命得以超越今生今世的限制和觀點。如果我們將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內容,除掉復活後的那些屬靈見證,所剩的只有四福音中耶穌的生平,且因缺乏復活後生命的光照,福音書的內容便顯得平淡無味,和釋迦牟尼、穆罕默德、道教神仙、印度教中的神話相較,也會相形可憐。

 

    保羅從自己在希臘、羅馬宗教和猶太教的經驗,深知基督徒的生命和其他宗教差別何在,深知基督徒「在基督內」所體驗的生命,和非基督徒不同在哪裡!使徒彼得和約翰早前是猶太教的成員,他們對羅馬的宗教多少有些概念,成為基督徒後,尤其經歷聖靈的充滿同在,他們在靈裡的豐富讓他們對屬靈的事敏銳,使徒約翰更提出信徒要能辨別諸靈,這是一項屬靈細緻的功夫了。

 

    保羅和約翰都為我們指出,信徒生命中有屬肉體和屬靈不同的層面和課題,他們都強調「在基督裡」的意義。使徒約翰記下,在湖邊復活的主向彼得顯現,和他對話,主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此生命課題讓彼得反省,可擁有愛的生命?怎樣擁有呢?愛得深、愛得夠嗎?面對復活的主時,彼得親身經歷到「主活著」!不但活著,主親自來到彼得面前,親近他、幫助他解決生命的難題。復活的主也向在大馬色途中的保羅顯現,用希伯來話和保羅說話。彼得三次出賣主,保羅則迫害基督的教會,這樣的分子沒被主打入「黑五類」,這樣的人祂也救贖,復活的主向他們顯現,重建他們屬靈的生命,使他們生命不致迷失方向。

 

    不是彼得、保羅有能耐見復活的主,是復活的主施憐憫、恩慈來到他們偏差的生命中,引領他們回轉。不論在主被埋葬的墳墓、以馬忤斯的路上、重操舊業的湖畔、門徒聚集躲避的耶路撒冷樓房,或在大馬色途中,復活的耶穌都主動來到信徒當中,向他們說話,要門徒們領受聖神,並指出未來當行的異象。

 

耶穌基督的復活,是主自己主動來到信徒生命中,讓門徒從不信走向信,明白了上帝大能彰顯的事實,體會到祂的臨在。復活的主向門徒們表示,復活的生命不是魂,有肉體,可與門徒交談,可以吃東西、不受門窗限制自由出入。復活的主帶給門徒的乃是驚喜、平安、盼望,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和祂那無盡的愛。初代教會因這些共同的經歷,宣告對復活的堅信,因為此一屬靈經歷,使喪志、失意的一群突破疑惑、不再迷失、豁然開朗,一次白白的恩典經歷也令人歡呼!

 

    對信徒來說,復活是一次經驗,也是可以重複出現的經驗。復活的主顯現給保羅不只一次,除了在大馬色路上,復活的主也在保羅上三層天、祈禱魂遊象外時,告訴他當走的方向。為此,保羅可以為主赴湯蹈火而不惜。同樣地,彼得和復活的主對話後,從此願意伸出手被帶到不願意去的地方。復活的經歷,有扭轉生命的大能。

 

    對使徒們而言,基督的復活是一件客觀的信仰事實和真理,發生在他們生命的歷史中,他們的生命為此改變並順服,這也見證了復活的能力和真實,在他們生命中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復活震撼了他們的生命和屬靈現況,使他們得以進入更深、更高、更寬廣的領域,使他們真正歸屬基督、向祂降服。在肉體的耶穌(歷史的耶穌)身上,他們聽聞祂高超、動人心靈的教導,看過祂令人屏息的作為,但在耶穌的死、受釘上,他們懂得十字架的意義,連在各各他山主耶穌旁十架上的大盜,也懂十字架的救贖是令人感動的生命作為。甚至,羅馬百夫長也被十架上的犧牲感動,而道出:「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義人。」但接著就是門徒們「捶著胸回去了」,無奈、感嘆而已!

 

    這是一幕感人的宗教悲劇,文學表達上的極品,我們看了不捨、掉淚,此外只能回味,又能如何?天地同泣那不義的情節,心靈有一種悲憤!若沒有復活,基督宗教或許是一支陰柔感人的動人宗教,讓人心有所感觸,引發不少同理的眼淚。

 

    保羅所看到的,是司提反的悲哀,「基督徒」的愚昧,讓他百感交集,這樣的宗教是十分不理智、違反人性,雖值得同情卻無法贊同。在司提反身上,保羅發現基督徒生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愚忠?有些可笑,但又值得尊敬,十分複雜的感覺。直到他遇到那復活的大光,使他仆倒、眼瞎了的光,不是正午的光,而是一道神奇的光,光中有聲音直指他的內心,穿透他的理智,接著三天的瞎盲無法看見,讓保羅完全安靜,他形容「因那光的榮耀不能看見」,那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著,是從天而發的光(使徒行傳22611節;2613節)。保羅因此三日不能看見、不吃也不喝,等亞拿尼亞受異象為他按手,保羅被聖神充滿,眼睛像有鱗掉下,就能看見,於是保羅受洗,開始吃飯(使徒行傳91719節)。

 

    三天的光陰,保羅在一種相當特殊的狀態中,他的心注目於上主,深刻反省思索,完全不受外物影響。因為看不見,保羅無法任意走動;因為看不見,使他完全集中心思對準生命的課題默想、祈禱,他內心需要不斷仔細分辨過去的猶太教信仰和今日所體會到的,「為什麼有一股力量、生命進到我生命中,指出我是處於行為主義的黑暗中?往昔我自以為是光明、為上帝大發熱心的作為,但耶穌的話告訴我將『出黑暗,入光明──那真正的光明』。」

 

    保羅經歷了靈性的啟蒙和光照,不是理智之光、理智的直覺而已,是真光的照耀。保羅明白了其中的區別,光有不同的等級,人類的理智之光外,靈性之光也有分別。司提反為何喊著他看到天開了?司提反「看見」了一般人、猶太教徒看不見的,他在生命最後的階段,看到復活的主站在上帝右邊,司提反被聖靈所充滿,定睛望天(使徒行傳75556節)。如今,那充滿司提反的聖靈也充滿了保羅,聖靈讓他看見、認識耶穌基督,在聖靈引導扶持下,保羅經歷了一次特別的屬靈之旅。那三天,他沉浸在基督的光照、聖神的帶領中,現在保羅知道了基督徒的祈禱和一般宗教祈禱的不同了,他終於可以指出原來以前自以為是的祈禱,是軟弱、本不曉得當如何的禱告,在遇見復活的主、在聖神教導下,「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信徒)禱告。」(羅馬書826節)

 

    不是猶太教靈修的傳統,而是聖神的作為,復活的主耶穌基督讓保羅不再靠自己,並像彼得、猶大和使徒們被掃除自己的想法、意志後,認識到自己原來在得救、屬靈的事上毫無能力時,降服、歸向、默然悔改。

 

    復活的主開始重新屬靈建造門徒,以馬忤斯途上兩位門徒經歷復活的主親自走近他們,主動向他們說話。當時他們徬徨無助,十分失意,不曉得明日當如何,復活的主教導他們,使他們的心逐漸火熱而明白神的話語和啟示。最後他們邀祂留下,復活的主留下與他們同住,在同坐席、擘餅祝謝那時,他們的眼睛明亮起來而認出是主(路加福音241332節)。根據路加福音記載,那復活的主,「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2445節)這些門徒是活在猶太文化中的人,他們先前看過耶穌所行的神蹟,卻仍無法明白聖經,這點對我們的提醒不可謂不大。不是理智的能力,不是原文和背景的因素,而是「心竅」未被開啟,沒有火熱的心。因此,我們真的需要懇求復活的主賜下屬靈的眼光,使我們以靈性之心眼來接受信仰,承受啟示的奧祕。求主憐憫我們的驕傲和自義,求聖靈掌權引導!

  

    復活的大能賜給相信的人屬靈生命上根本的改變,恢復、重建榮耀、明白並歡喜真理。與復活的基督會遇,則屬靈生命被重植和堅固,認識、深刻體會愛的滋味,甘願順服被引至血氣的生命不願意承受之事,將自己生命獻上、被打破,為要記念復活自己生命的主。基督徒面對復活的信仰生命,是一次深刻屬靈操練的旅程和禮讚,在過程中自己屬血氣的生命被翻轉,更有基督的印記在身上,降服在祂的生命裡面。面對復活此一人類宗教史上絕無僅有的信仰,若像保羅一樣三天三夜安靜自己,省思自己的信仰生命和以往的生命史,愛我們的主,祂的聖靈和大能必親自教導我們,使我們看見也提升屬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