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意志力的應用


    雖然動物也可以發揮意志的力量,但是只有位格者才有「自抉」的能力,自抉是位格者在自身歷史的意識中應用其意志,以其價值取向決定所選擇的人生路途。換言之,自抉與選擇「前途命運」是相關的,都是經過價值判斷的結果。
 
    位格者在整合過程中是動態的,在每一刻都有新抉擇的可能,但這卻受到該位格者過去的歷史包袱所支配著,構成現今的心靈狀態,位格者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模樣完全與過去歷史有關,我們說這是他過去所形成的「性格」。
 
    但 其現今一刻之特質卻反映了位格 者與生俱來本我的「氣質」,並在這原始條件中有選擇新方向的「自由」,可以針對其過去作修正。在面對過去的同時,這位格者在每一刻卻又有更新的可能,正對 未來開放,在當中等候著被模造。這展現了位格者在不斷自我整合成為現今的本我的「微觀動態歷程」,結合了奧古斯丁的對主體如何經歷時間的觀念與黑格爾的 「正、反、合」辯證程序的洞見,用以表達在現今一刻的「動態意向」,就是在只有現今的每一刻是真實的前提下,對於過去與未來的實質意義,位格者只能有現今 的過去的經歷累積與現今對未來的期盼。
 
    他在現今所提出的更新可能(正),都必須面對如何整合過去累積的心靈狀態(反),而產生對未來的開放結果(合)。
 
    位格者雖然在微觀層次可以於現今有完全新選擇的可能,但按宏觀的整體評估,必定以最終極的目標來定向。在最終目標的價值判斷下,通過自抉,位格者統合了自己以致形成其「位格內涵」,其意志之意向又為「位格延展」的可能性定向。
 
    因此,位格者的自由意志有一定的個人歷史向度,不可能完全隨意,位格者的歷史延續性保證了一個人的行為有某程度的可預測性,因為他會按照最終極的目標定向,又受著自己已經形成的性格所支配,我們可以稱這為「自抉價值取向」。
 
    我們可以想像人在青少年時期有著遠大理想而性格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他的人生目標將是其自抉價值取向的重要主導因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