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藝復興 (14–16 世紀)
- 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ad fontes 回到源頭)
- 代表人物:彼特拉克 (Petrarch)、馬西利奧·費奇諾 (Ficino)、皮科·德拉·米蘭多拉 (Pico della Mirandola)、伊拉斯謨 (Erasmus)
- 特色:
- 重讀希臘羅馬經典
- 強調人的尊嚴、理性、自由
- 對經院哲學提出批判
2. 宗教改革 (16 世紀)
- 核心思想:「唯獨聖經、唯獨信心」
- 代表人物: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加爾文 (John Calvin)
- 特色:
- 借助人文主義的原文批判方法,翻譯與解讀聖經
- 強調個人良心與信仰責任
- 挑戰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
3. 啟蒙運動 (17–18 世紀)
- 核心思想:理性、自由、進步
- 代表人物:笛卡兒 (Descartes)、洛克 (Locke)、伏爾泰 (Voltaire)、盧梭 (Rousseau)、康德 (Kant)
- 特色:
- 科學方法的成熟(伽利略、牛頓)
- 社會契約論與人權思想
- 宗教逐漸「內在化」(Charles Taylor 所謂的 immanent frame)
4. 現代思想 (19–21 世紀)
- 核心思想:多元、世俗化、批判理性
- 代表人物:尼采 (Nietzsche)、馬克思 (Marx)、弗洛伊德 (Freud)、海德格爾 (Heidegger)、查爾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 特色:
- 對理性與進步的反思
- 宗教的世俗化、多元化
- 人本主義深化為「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等思潮
📌 總結:
- 文藝復興 → 提出「人」的尊嚴與自由
- 宗教改革 → 將「信仰」個人化、聖經化
- 啟蒙運動 → 把「理性」提升為普遍規範
- 現代思想 → 在多元與批判中重新尋找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