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文藝復興思潮 |
基督教教義 |
張力 / 批判 |
世界觀中心 |
以「人」為中心 (人文主義),強調人的尊嚴與自由 |
以「上帝」為中心 (神本主義),萬有本於祂、歸於祂 (羅 11:36) |
人若成為中心,可能奪取上帝的榮耀,滋生驕傲與世俗化 |
認識真理 |
借助理性、古典哲學(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來尋求智慧 |
真理出於上帝的啟示 (提後 3:16),人心因罪而有限 |
過度高舉理性,可能削弱對聖經啟示的依靠 |
美與藝術 |
強調人體與自然之美,追求和諧、光輝 |
十字架神學:在軟弱、受苦中彰顯上帝的能力 (林前 1:18) |
過度注重外在榮耀,可能遮蔽十字架的羞辱與救恩 |
自由與自主 |
自主、自我實現,強調人的創造潛能 |
真自由在基督裡 (約 8:36;加 5:1),是順服上帝的自由 |
自由若脫離上帝,可能墮落為自我中心與道德相對主義 |
權威來源 |
古典文化與哲學可與聖經並列,甚至凌駕聖經 |
聖經是最高權威,信仰與實踐的準則 (詩 119:105) |
當古典成為新權威,可能造成信仰混合與真理被稀釋 |
📌 總結
- 文藝復興帶來了 文化解放、思想啟蒙,但也有偏離上帝的危險。
- 基督教教義提醒:人的尊嚴、理性與自由,必須根植於「上帝的形像」與「十字架的啟示」中。
- 如果文藝復興的成果不被引導回歸基督,就容易成為世俗化與人本主義的根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