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亞當的墮落


說一個人有罪或沒有罪,必須有判斷的依據。說亞當墮落犯罪,所依據的是上帝對亞當所頒的禁令: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a. 吃善惡果的意義
  
      善惡果的意義,不在於字面的「分別善惡」(2:17), 因為上帝下達禁令的前提是亞當已經有能力分別是非善惡。吃分別善惡的果子,所強調的是吃的結果。還沒有吃那果子以前,亞當人在福中不知福,對禍福的真相還 沒有認識。吃了以後亞當立刻知道他不讓上帝為他決定何為是非,何為而自行決定非善惡的結果,竟然站在與上帝對立的立場上。換句話說原來亞當把在園中所享受 的恩典當作平常而不知好歹,吃了以後才知道上帝賜給他原來的地位和享受是好()的,該珍惜的,同時也知道如今處境變不好()了。亞當知好歹了,他能「分別善惡」了。

      人對上帝旨意的違背,產生了罪惡感。聖經說「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2:7),但他們並沒有變得更聰明,卻由於被迫對自己的存在作嚴肅的反省的結果,產生了罪咎感,既愧對上帝又愧對人,「知道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的葉子,為自己編做裙子」(3:7)表示人對上帝或對人都開始有芥蒂,無法像從前坦然相見,互相向對方遮掩自己,也開始躲避耶和華上帝的面(3:8)

b. 規定不可吃善惡果的用意
  
      上 帝不像蛇那樣污穢、小氣,怕人變得與他一樣聰明而難以駕馭,才不准人吃善惡果。上帝如果有這種存心,他根本不去創造善惡果就好了。這禁令的目的只有一個, 使擁有自由意志的人,行使上帝特賜的恩典,做個能夠獨立自主的人。上帝如此作乃尊重人,同時也為考驗人是否自願順服上帝,給人表現順服的機會。

      當然如此作,要冒被造的人背叛的險,但即使人選擇背叛,上帝仍有辦法擺平:照永恆救贖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執行拯救世人的事工。

c. 試探的來臨
  
      試探者以蛇的外貌向夏娃出現。啟示錄告訴我們牠原來是撒但魔鬼(20:2)所化身的,是上帝規定接受人之統治管理的動物世界成員之一。就這一點看來,夏娃根本不應該聽從來自被她支配的動物的試探,因為這是上帝所設立宇宙秩序的顛倒與破壞。撒但早已因奢望「與至上者同等」(14:14)而犯上,如今又藉蛇對人的試探來重施犯上的故技,存心破壞上帝的秩序。

1.      蛇在夏娃心中種下懷疑不信的種子:

    狡猾的蛇沒有正面否定上帝的話,卻用半真半假的話,且用疑問的形式試探夏娃:「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禁 令是事實,受禁止是不舒服的,試探者故意激發夏娃的不滿。然後牠進一步中傷上帝,動搖夏娃對上帝善意的信心:「你們不一定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 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言外之意是上帝禁止吃那果子乃由於他防止人變得與他一樣聰明,說吃了必死只是恐嚇人而已。

2.      從夏娃下手:

    試探者選擇夏娃下手是合理的,因為她不是直接與上帝立約的當事人,責任感不會像亞當那麼強。夏娃只間接從亞當聽來與上帝立約的事,容易產生誤會:「惟有園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她所引用上帝的話和他自己所說的話有出入(2:17;3:3)。既然間接聽來,要使她起疑,說服她,都比較容易。不但如此,夏娃必然是打動亞當最有效的管道,結果亞當果然聽從妻子的話。夏娃一旦起疑,試探者就進一步試探,用謊言激發她的非分之想。

d. 墮落的動機
  
      夏 娃以乎對上帝的禁令不服氣。說上帝吩咐不可吃也可摸不符事實,反映她似乎對禁令不以為然的心態。夏娃的墮落牽涉她的理性、情感與意志。懷疑上帝的善意是理 性的作用,見那果子好看又好吃而經誘惑是情感的作用,以為吃了以後能「像上帝一樣」的僭越,呈現她的驕傲,這是意志的作用。可見墮落的動機不是片面的,乃 是牽涉全人格的。

e. 墮落的直接結果
 
    1. 死亡:

       上帝警告亞當「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和蛇說「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的表達法,不能照字面解釋。不過,若以「與上帝斷絕關係」的意義理解「死亡」,亞當夏娃在不順服上帝而墮落那一剎那,以屬靈的意義而言,立刻死了。

        就生理生命而言,死亡並不是生命的常態特徵。死亡不是生理生命必然的終結。人類生理生命的死亡,是背逆上帝的罪所帶來的後果(2:17)乃照上帝所預先警告。

2.  罪咎感:

      吃了禁果之後,亞當夏娃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編作裙子,聽見上帝的聲音就躲藏在園裏的樹木中。這些遮蓋和隱藏的企圖,證實他們因犯罪而有罪咎感。

3. 疏遠上帝:

      人躲避耶和華的面,表示原來和諧的上帝人關係之中斷乃起因於人先主動疏遠上帝。這疏遠使人與上帝隔開,從背離上帝的人,逐漸遠離上帝。

4. 損壞人性中上帝的形像:

       經文中沒有明言上帝的形像如何受損,但照理亞當墮落時,亞當人性中的上帝的形像必受損,這可從亞當子孫逞兇狠鬥(4:8,23,24),在地上罪惡很大(6:5)的記載得到証明。亞當的虧損對他的後代產生長遠的影響。

f. 亞當之罪的性質
  
      雖然先犯罪的是夏娃,由於亞當是一家之主,又是與上帝立約的當事人,墮落的責任由他來承擔。

      亞當所犯的是不虔的罪(1:18-21)。不虔是不將上帝所配得的給予上帝,沒有把上帝當作上帝,沒有給他所應享的尊崇與榮耀(1:23),沒有把他視為萬福之源感謝他,沒有信任他為妥善安排他命運的主而順服他,沒有把他尊為宇宙中獨一真上帝而敬拜他。亞當的行為證實他沒有把上帝的話當作一回事。不虔是所有不義的起源(1:18)

g. 墮落的長遠影響力
  
      亞當人性中的上帝的形像受損,影響了他世世代代的子孫。羅馬書深入地描寫亞當子孫的上帝的形像受損之情況。上帝形像的受損,從三方面表現出來。

1. 自然人的敗壞(depravity)

       說 人敗壞,並不意味亞當每一個子孫都遺傳亞當罪性而惡貫滿盈,以致沒有分別是非的良知,沒有尋求上帝的能力或行不出善來。自然人指亞當肉體的子孫,他們的人 性不同於亞當被造時的人性。敗壞表示人的存在有缺憾,就他們與上帝的關係而言,除非上帝主動尋找人。人缺乏直接認識上帝的能力。人顧自己,把上帝置之不理 的生活。這種自我中心,就是所謂「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7:18)

       就與別人關係而言,「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7:18,19)

      就人本身而言,人共有先天易受試探的脆弱性。除了耶穌基督之外,沒有一個生來是完美的人。

2. 自然人的窘境:人生有許多的無奈。
 
. 無能:

    人擺脫掉順服上帝的約束,但不順從上帝的自由就是受罪權的奴役,因為人不是在上帝主權之下,就是在撒但的管轄之下。自從罪在人身上取得控制的力量,人無法抵擋罪的污染,造成罪的連鎖反應。傾向於以更大的罪來遮蓋更小的罪,明知走向註定的破滅而身不由己。

. 自欺:

    人逃避現實不肯承認罪的存在(如稱之為軟弱、自覺有限、疏離`、缺乏上帝感等),不肯正視死亡(父墓稱為紀念公園、死亡稱為過世),連自己的心也識不透(17:9;7:3)。人常先欺,然後發生欺騙別人的事。大衛就因為自欺,才判拿單所控告為富不仁者為有罪(撒下12:1-10)

. 孤立無援:

    人服於上帝主權時受上帝庇護,自從他們疏遠了上帝之後,便成為孤立無援,在不友善的世界環境中毫無盼望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 不安:

    墮落的世界裏人生的矛盾和進退兩難,證實自身生命之難以掌握,使人惶惶不可終日。

3. 價值觀的顛倒:上帝形像的受損帶來人價值觀的顛倒。

. 以假換真:

    人一旦不把上帝當作上帝,就不敬拜造物主而被造之物(1:23,25),造成宗教上的倒錯。

. 同性戀:

    不把上帝當作上帝,導致不把女性當作女性,不把男性當作男性,反而把男性當作女性,造成性觀上的倒錯(1:24,26,27)

. 裝滿了各樣的不義:

    不把上帝當作上帝,自然就不把人當做人。互相不尊重(1:29-31),造成道德上的偏差。不虔必然導致各種不義,顯出各色各樣的罪,形成罪的連鎖反應。今天人仍然感受到亞當墮落的影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