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基督的死

  (1) 代替︰

關於基督的死,有各種不同的理論,新約強調,基督的死是代替罪人的死。基督的死稱為代贖,這字的意思是「以一個代替一個」。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所用的代名詞,就是強調基督的死的代替性質︰「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彼前前書二章24節的大意也相同︰「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我們便得了醫治。」

     
馬太福音二十章28節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

提摩太前書二章6節說,基督「捨了自己作萬人的贖價。」

加拉太書三章13節也教導同樣真理︰「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

耶穌在羅馬人的十字架上死去,代替全人類(比較林後五21;彼前三18)。

上帝的聖潔和公義,因著基督為罪所付出的代價,就得著滿足,上帝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宣告相信主的罪人為義;接受他們與他交通。所有信徒的罪,都歸在基督身上,他藉著死為他們付出了代價。

  (2)
救贖︰

另一個相關的真理是,基督的死完成了救贖。

哥林多前書六章20節說,信徒「是用重價買來的。」

「買」是用來形容,奴隸在古時的市場上公開被買賣。基督是從罪的奴隸市場上,買了信徒回來,釋放他們,使他們獲得自由(比較林前七23;加三13,四5;啟五9,十四三4)。

    
基督的死叫人與上帝和好,這意思是說,原本人是與上帝疏離,現在卻與上帝和好了。敵對的關係已經消除(羅五10)。

伊甸園的背叛,令人與上帝斷絕了溝通;這裡所說的和好,就是讓以前的敵對關係,變成了和好的關係;上帝恢復與人的交通(比較林後五1820)。

  (3)
挽回祭︰

基督的死成為一種「挽回祭」,意思是,聖潔的上帝公義的要求,已經完全符合了。

羅馬書三章25節解釋說︰「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耶穌的血,和藉著人的信。」

基督藉著死,付出了罪的代價,上帝得著滿足;他聖潔的要求得以維持,上帝的憤怒終止。

  (4)
赦免︰

基督的死帶來罪的赦免,上帝接受了代價,讓罪惡得以赦免。基督的死成就了法律上的代價,讓上帝可以赦免罪。

歌羅西書二章13節說,上帝「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赦免」一詞是從恩典這詞而來的,這樣說,赦免的意思就是「以恩典赦免」。一個普通譯為赦免的用語,意思就是「送走」(太十六12,九6;雅五15;約壹一9)。

  (5)
稱義︰

基督的死更進一步的結果是,有罪的信徒得以稱義。稱義也是一個法律用語,指作為法官的上帝,宣告信主的罪人為義。羅馬書五章一節解釋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

「稱義」有負面,也有正面的意思。負面的意思是,除去信徒的罪;正面的意思是,基督的義臨到信徒(比較羅三2428,五9;加二1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