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

 

「基要派」一詞現在被不相信聖經的人濫用、誹謗,甚至被用來形容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伊斯蘭教派、阿拉伯國家的種族主義、弄蛇的江湖藝人、有如被鬼附的占鍾斯他使跟隨他的群眾自殺。

 

從基督教的歷史來看,在本世紀初現代主義席捲美國教會時期,並扎根在神學院和一些宗派的領導地位上,而基要派便在當時從其中破土而出。根據歷史學者D.O. Beale:『浸信會刊物:“Watchman-Examiner” 首先在1920年使用基要派一詞去形容一群在紐約州水牛城Delaware Avenue浸信會內的浸信會會友,他們關注並討論在北美浸聯會內妥協主義的問題。』

 

雖然基要派是北美教會的現象,然而它的出現卻源於歐洲神學上的腐敗。

 

神學上的「現代主義」(Modernism),即「自由主義」(Liberalism)源自歐洲,尤其是德國,在十九世紀時,理性思想被加進基督教當中。那時正是科學時期方始,不少人認為他們正接近了解宇宙奧秘及解決人類難題的邊緣。反基督的思想家如達爾文、Hegel及馬克思各人領導推翻神權,而代之以人權。並未得救的「基督徒」教授在歐洲各大學及神學院中早已排斥上帝的話語,現更樂得接納人文主義,把進化論的思想使用在聖經及基督教中。結果十分可悲,聖經被視為人所寫的書,其中的默示與莎士比亞作品中的默示沒有兩樣。耶穌基督被看作為常人,即使良善且有人跟從,但不過是一個老好人。

 

「現代主義」認為聖經不是上帝藉著聖靈直接向古人默示而來,而是純粹由人漸進式地寫下來。讓我們想一下,當人對神的認識漸變為精細,聖經的作者也漸對上帝的描述變得詳細,直至新約中的高層次的神學觀念。但「現代主義」不相信聖經的歷史記載是準確,也不相信奇蹟曾經確實發生過,他們不相信有亞當和夏娃、伊甸園、洪水曾淹沒全球、也不相信在出埃及記及舊約中的神蹟奇事為史實,他們認為這一切不過一如印度教中的神話故事。根據「現代主義」他們不相信摩西五經為摩西得自神而來的啟示,以為它們不過是在列王時代集合而成,「現代主義」不相信基督是童貞女所生、不相信祂是上帝、也不相信祂肉身復活。他們也不相信基督在福音書中記載的生平為事實,更認為人無法可以藉聖經知道耶穌基督的真相。

 

「現代主義」其中一重要的工作便是以歷史批判的方法來解釋聖經。根據這方法,摩西五經不是上帝向先知摩西的默示,而是經過數世紀不斷進化而來的結果。

 

另一個現代主義的例子便是英文修訂標準本聖經﹝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1951年出版﹞,這是一個腐敗的聖經譯本,由一群自命信神而實則離經叛道者的人翻譯而成,目的是排斥那交付給信徒的信心;從翻譯這版本的人所寫的書本中看到「現代主義」的作風:

 

『有人認為在一本聖書中記錄了默示,在基督教內:聖經有時被認為是藉著聖靈確實地交與各作者,但我不認為這是基督徒應有的看法;倘若上帝在一本無誤的書中寫下祂的啟示,祂顯然沒有提供一個方法使這書不經人錯誤的污染而存留下來,真正基督徒的看法應是聖經含有啟示紀錄。』 (Clarence T. Craig, The Beginning of Christianity, New York : Abingdon-Cokesbury Press, 1943, pp.17, 18)

 

『單是墳墓空了這事上可以有多個解釋,對一個現代人而言,最後的解釋才是一個空身的復活。』(Craig, Ibid., p.135)

 

『聖約首五卷書發生的日期及數字,今日證明為完全不可靠。』(Julius Bewer, The Literature of the Old Testament,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0)

 

『新約的作者在解釋舊約預言時,犯了錯誤。』(James Moffatt, The Approach to the New Testament)

 

『人不應把約翰福音與對觀福音書﹝另外的三本福音書﹞放在同一地位,作為歷史的根據。』(William Albright, From the Stone Age to Christian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7)

 

『祂﹝耶穌基督﹞被形容過份,這不是祂本人習性而是東方社會的特色。』(Henry F. Cadbury, Jesus, What Manner of Man?)

 

『耶穌故事中的神蹟,無疑是藉著時間及傳統被誇大了。』(Cadbury, Ibid.)

 

『若說上帝的心性就是耶穌,我們實在看不出來。』(Cadbury, Ibid.)

 

『根據以色列人民間傳說中遺留下來的熱心傳統,瑪土撒拉活了969年。』(Walter Russell Bowie, Great Men of the Bibl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37, p.1)

 

『亞伯拉罕的故事,自古流傳下來,其中有多少是事實,有多少是杜撰,沒有人可以知道。』(Bowie, Ibid., p.13)

 

『我們不會主張約翰福音在記錄耶穌的話語時,有太多的準確性。』(Willard L. Sperry, Rebuilding Our World)

 

『「上帝這樣說」這一詞幾乎是偽造的證明。』(William A. Irwin, The Problem of Ezekiel)

 

『只有懷疑成性的人才會領我們去否定古巴比倫的無名思想家如Zoraster和Ikhnator等人的宗教異象缺乏了與以色列先知同樣的準確性。』﹝Irwin, Ibid.)

 

『從天上召下天火把要拘捕他的士兵消滅完全是傳奇故事。』(Fleming James, The Beginnings of Our Religion)

 

『在紅海真正發生的事情,我們無法知道。』(Fleming James, Ibid)

 

『我們不可以把聖經視為完全地,且每一處都是藉上帝的權威說出,是以我們應相信及遵守。』(Millar Burrows, Outline of Biblical Theology)

 

一個較近期關於「現代主義」的說明,可由John Shelby Spong,一個美國聖公會教士的著作中可見到:

 

『我是否在此建議童貞女生子這些故事不可能是真確的?我的答案是一個簡單直接的「正是」。這些記載不可能是真確的:星星不會遊行,天使不會歌唱,童貞女不會生子,博士不會自遠而來向一個嬰孩送上禮物,牧羊人也不會尋覓新生的救主.…..去說到有一個父神,有一個童貞女所生的神的兒子是神話故事,我們這世代絕不會寫作出來,更不會使用它,說到有一位父神因人的罪而憤怒,但因我們沒法付上贖罪代價,祂要祂的兒子代我們而死,以此作為奉獻,實在是今世紀的荒謬之談。那在福音派及基要派中流行的獻祭的觀念,強調基督的血得以洗淨我們的罪實在使人生厭。』(John Spong, Rescuing the Bible from Fundamentalism: A Bishop Rethinks the Meaning of Scripture, Harper, 1991, pp. 215, 234)

 

看到這些所謂的基督教學者,排斥聖經,實在使人震驚,「現代派」在不同的旗幟下出現,且不是所有都如Spong主教的大膽坦白,但一無例外地否定聖經是上帝無誤的啟示,及對神蹟質疑。

 

要了解這一切都由聖靈預言,使徒警告說有很多未得救的假教師會進入教會內欺騙多人,事實上在使徒時期已有假教師的出現了,看馬太福音7:15-23;24:5,24;使徒行傳20:28-30;羅馬書16:17-28;哥林多後書11:1-20;加拉太書2:4;腓立比書3:1,2;3:18-19;哥羅西書2:4-8;提摩太前書1:19-20;4:1-3;6:20-21;提摩太後書2:14-21;3:1-13;4:1-4;提多書1:10-16;3:9-11;彼得後書2:1-22;3:1-18;約翰一書2:18-19;4:1-6;約翰二書7-11;猶大書3-19;啟示錄2:2,6;2:14-15;2:20-23;3:15-17;17。

 

「現代主義」迅速地為人接納,尤其在十九世紀中期至末期,成為德國和歐洲的神學主流,此外也藉著互相交流使「現代主義」得以踏足美國:就是藉著在歐洲各大學進修之美國各宗派人士,同時歐洲學者也探訪美國學校及教會;雖然在歐洲也有人拒抗「現代主義」,但它比在美洲更易流行,因為當「現代主義」興起時,歐洲的基督教大都已離經叛道了。除了天主教以外,歐洲的大部份基督教模式是新教的國教教會(state churches),可是這些教會 卻 教授嬰兒洗禮及各類聖禮、救恩藉行為而來等,是以教會中充滿了未曾真正得救的會友及靈性上的死人;在十九世紀結束時,他們沒有力量去抗拒「現代主義」,而餘下少數的歐洲自立教會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抗拒「現代主義」此異端。

2021年2月14日 星期日

聖經論

    

   聖經:上帝的話還是人的話? , 反對聖經權威的各種理由  ,  聖經的意義 ,

   聖經論之導論  , 聖經論介紹  ,  聖經的神聖來源     ,  聖經的神聖啟示   ,  聖經靈感 ,

   先知使命的性質   , 聖經的明文直接的見證 , 聖經的權威性對聖經默示的證明  ,

    聖經  , 聖 經   ,  聖經是行為之指標  , 聖經與信心 , 聖經的權威 ,

  聖經是聖靈證明的  ,   聖經的啟示   ,    聖經(康來昌牧師)   ,  基督與聖經 ,

  聖經:神的話還是人的話?   ,   聖經靈感 ,    聖經的權威聖經是最終的權威    , 

  聖經如何呈現出其上有上帝之權威性的印記   ,   聖經是上帝的話   ,

  聖經是上帝啟示的證明    ,   聖經的完全與無誤    ,   聖經的總題與目的   , 

   聖經與信心   ,   聖經無誤    ,    聖經被稱為正典  ,   聖經的正典性    ,

  聖經的形成  , 舊約聖經的來源 , 新約正典的形成 ,

  聖經的無謬誤性   , 聖經的亮光   , 如何在現實語境中領受上帝的話語

 聖經見證耶穌基督的救恩   ,   保羅對聖經的見證   ,  保羅對聖經的態度    , 

 上帝的話讓我們更敬虔   , 漸進啟示    ,  文字啟示與救恩歷史  ,   上帝啟示的器皿   ,

  以真理為基礎的生活 , 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外証  ,

  以經解經    ,   誰有解釋聖經的權柄   ,     我們如何使用聖經    ,   聖經的詮釋    ,

   天國降臨的要道  , 世界道化的前提   ,  人類新生的力量 , 先賢所信,萬古長存  ,

  保羅的見證 ,

默示論

  

  聖經是上帝的默示   , 默示與啟示    ,   有關上帝的默示之各種觀點   , 

 合乎聖經的默示論︰完全字句默示論  ,  「默示」的性質  ,  默示的特質

  整部聖經都是所上帝默示    ,   默示之理論  , 聖經本身的默示觀 ,

  聖經默示的性質及範圍 ,   默示的範圍   , 聖經的默示   ,  

  啟示是在先知清醒或魂遊外象時  , 先知使徒受默示的被動性  ,

  默示非單純的接受行為  ,  默示中使徒與先知的參與  ,  默示和啟示   ,

  聖經的默示  ,  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內証 ,

  默示與聖經無誤有限無誤論之問題 ,

認識特殊啟示

     特殊啟示   , 特殊的啟示  , 救贖啟示—墮落後的啟示 ,

     特殊啟示的目的  ,  救恩的啟示   , 

     特殊啟示的特性    ,

     特殊啟示的定義  ,

     特別啟示的方式

     特別啟示與聖經 ,

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被提

      大災難(tribulation)  ,

      大災難是什麼?  ,

     關於被提的不同論點   ,

       被提概念   , 信徒被提  ,

      災前被提論    , 大災難~災前被提  , 

     部份(多次)被提論   ,    災中被提論    ,

      災後被提論     ,
  

千禧年概述

     千禧年的震盪    , 

       千禧年與複活    , 

         千禧年簡述    , 

      論千禧年    ,  

      各派對千禧年的理解圖表 ,

敵基督

       敵基督(antichristos) ,   敵基督(Antichrist) ,

後千禧年派

       後千禧年派(Postmillennialism)  , 

       後千禧年論  ,

      後千禧年派     ,  

      後千禧年說     ,

歷史前千禧年派

        “歷史性”前千禧年派(Historic Premillennialism)  ,  

         古典的或歷史上的前千禧年論  ,

         歷史前千禧年派    , 

         前千禧年說     ,

時代論前千禧年派

          時代論前千禧年派(Dispensational Premillinnialism)   , 

          災前被提的前千禧年論(或時代派的前千禧年論)  ,

          時代前千禧年派    ,

          時代論千禧年觀的附帶功能  ,

          時代論與中國處境的吻合程度   ,

          時代論對聖經真理的全面籠罩性  ,

無千禧年派

         無千禧年派     , 

        無千禧年說   ,

        無千禧年派(Amillennialism)   , 

        無千禧年論(Amillennialism)  ,

       無 千 禧 年 瑣 談  ,

       無千禧年論者的觀點  , 

      回應無千禧年論的觀點  ,

2021年2月7日 星期日

基督論的方法論

 

  讓我們進一步來認識上帝的啟示模式,然後才討論基督論如何套進這啟示模式中。啟示模式有其一定的場所(fields)。按啟示的種類,也就是普遍啟示(general revelation)及特殊啟示(special revelation),不難發現這兩種啟示具體的出現在不同的場所中。普遍的啟示出現在這創造的大自然界及人類歷史中,特殊啟示出現在聖經(先知、使徒)及道成肉身的基督中。但是,聖經及基督也必須出現在自然界和歷史當中。

 

我在這裏也無意把特別啟示特意地分為聖經和基督,這裏的目的只是要強調如果沒有那「道成肉身」並且曾在歷史中向我們顯現的基督,那上帝的特別啟示還不能算是完全的。

 

    基督也是道成肉身的道(WORD),也就是那一位曾經生活在巴勒斯坦地的耶穌,他曾在世上呼召門徒、傳揚福音、受苦被釘死,並三天後從死裡復活,後升天。這是上帝最完全及最後的啟示。沒有任何的啟示可以勝過它和取代它。藉著基督,我們可以直接的知道“誰”(who)是上帝,誰是上帝的最主要旨意,誰是最終的啟示。

 

    聖經也是上帝的特殊啟示,透過他所揀選的人;先知及使徒等人,默示他們,並用人類的語文筆錄下來。這也是上帝的話語(Words)。藉著聖經,讓我們知道“什麼”(what)是上帝的啟示。

 

    歷史,不管是俗世的歷史或是救恩歷史,也是由上帝掌握。人類可以透過這歷史或是大自然界去認識上帝,但這認識途徑並不能真正帶領人去認識上帝,因為罪已敗壞了這自然界,人類的歷史也因為人的罪惡而被敗壞。當然上帝在當中仍然執行他的救恩。藉著歷史及自然界,只能讓我們問“為什麼”(why)上帝的啟示是如此,並不能得著正確的答案,必須回到“什麼”及“誰”的場所才可以真正認識上帝的啟示。

 

    按以上的認識,我們再次肯定基督才是上帝啟示的中心。藉著基督,如今我們可以直接知道“誰”是上帝的啟示,而不只是問“什麼”或“為什麼”上帝這樣啟示。研讀基督論也必須以此態度去進行。

 

 

生發罪的原因

 

罪的發生真正決定性的因素,是個人對誘惑的首肯或投降,換句話說是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所以責任不能推卸給上述的三條件。

 

a. 亞當的罪出於自由意志

  

   上帝對「吩咐」亞當,可隨意吃園中各樣的果子,但警告他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可見亞當聽得懂上帝的話,也能分別是非,所以後來他了這果子是明知故犯,出於自由意志,必須為個人行為的後果負責。

 

b. 天使的犯罪出於自由的意志

 

   顯然,蛇(撒但的化身)在引誘夏娃之前已經犯罪了,因為猶大書記載有的天使不守本位,離開自己住處(6)。這離開本位的行動是自由意志作抉擇的結果。乃個別單獨的行為,其犯罪的原因與人犯罪的原因一樣。

 

c. 上帝不是罪的作者

  

    固然墮落的天使引誘人犯罪,而天使又是上帝所創的,既然無論是人或是天使的犯罪都是出於自由意志,罪便與上帝無干。上帝原來就不能犯罪,也未曾創始罪(34:10;32:4)

 

 

 

生發罪的場合

 

有三個條件配合起來使罪有機會發生,即慾望、底子與試探。

 

. 慾望

 

    人有享受的慾望:想吃美食、聽音樂、看美景,這些原來是正當的,但享受的慾望若越過正當的管理與限度,就成為「肉體的情慾」(約一2:16),為罪提供基礎。

 

    人有獲取的慾望,看到別人有美好的東西,就受刺激而產擁有慾。擁有慾若越過正當的管道與範圍,就成為「眼目的情慾」(約一2:16),導致不擇手段也要據為己有的念慾。

 

    人有成就的慾望,而這慾望本身原來是積極而健康的,但若不透過正當管道,逾越界限,不擇手段地要出風頭,就成為「今生的驕傲」(約一2:16),不守住本分的非分之想,甚至僭越得罪上帝(3:5,6)

 

. 底子

   

   底子或稱為犯罪的傾向。許多時候犯罪是出自一個適當的底子,譬如亞當不可能對別的女性動淫念,夏娃也不可能嫉妒別的女人,缺乏興趣的人不會受女色的試探,缺乏佔有慾的人不會受偷竊的誘惑。適當的條件必須存在,罪才有機會發生。這條件是所謂「肉體」(7:18),乃一種自我中心,排斥上帝的心態,乃亞當子孫的一種自然傾向,這就是犯罪底子。人若沒有這種自然傾向,也無從犯罪起。

 

. 試探

   

   第三個條件就是來自撒但的試探。若沒有撒但主動的試探,光有慾望和底子,罪也還不會發生。

 

慾望、底子與試探,三條件才構成犯罪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