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後期神學中三位一體的教義


一、拉丁神學中的三位一體教義
1、羅瑟林(Roscelinus)論三位一體
  後期神學對三位一體的教義,並未作具體資料上的加入,只不過在形式上有所分 歧,並在真理上予以重 述而已。羅瑟林引用唯名派的理論,說普遍的概念僅僅是從屬於三位一體的觀念,如此而想要避免將數目的合一與一位神裡面位格的區分的困難。他認為神性中的三 位格好像本質上不同的個人,也可以說在屬性上是一個,而且只是在名義上;他們的合一僅僅是意志與能力的合一。安瑟倫正確地指出,此立場不可避免的導致了三 神論,並強調普遍的觀念可以提供真理與現實的事實。
2、吉爾伯特論三位一體
  假如羅瑟林是以唯名論來解說三位一體的教義,那麼吉爾伯特(Gilbert of Poitiers)就是以亞里斯多德式的溫和現實主義來解說三位一體的教義,而此溫和性的現實主義主張,普遍的觀念是存在於特殊觀念之中。吉氏在屬神的本 質與神之間加以區分,而且又將此種關係與人和具體的人類之關係作一對比。屬神的本質並非是神,只不過是神的形式,或者說是使他成為神。這個本質或形式,一 般就是指著三位格,在哪方面說他們是一個?這種區分的結果,使他被攻擊為四神主義者(Tetratheism,此說教導神性中有三位格,另外又有一屬神的 本質,而此屬神的本質,是神性中三位格的來源,這樣這教義就被解說為相信四個神)。
3、亞比拉論三位一體
  亞比拉論三位一體教義的方法,被人攻擊為撒伯流派。他似乎是把神性中的三個位 格當作神的三個屬 性,那就是能力、智慧與善良,其中以能力代表聖父的名字,以智慧代表聖子的名字,以善良代表聖靈的名字。雖然他也用暗示神性中真正位格上的區分的表詞,但 是他也用一比方,使人明顯察覺他是走向形態主義。
  在阿奎納的思想中,我們發現有關三位一體教義的代表說法,並且是當時教會界最盛行的觀點。
二、宗教改革時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1、加爾文論三位一體
  加爾文在其《基督教要 義》(卷一, 13章)一書中,曾廣泛地討論過三位一體的教義,並且維護早期教會所製訂的教義。從總體上來看,他不願意在聖經論此題的簡單陳述之外再多說些什麼,因此當 他頭一次在日內瓦的時候,就避免用到「位格」(person)與「三合一」(Trinity)的名詞,然而在其《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一 書中,卻又衛護這些名詞的使用,並批評那些反對這些名詞的人。迦羅理(Caroli)就曾拿亞利烏的攻擊來反對加爾文。加爾文主張神性中各位格間的平等, 甚至主張聖子的自存,藉以暗示那並非是聖子本質上的生出,乃是他個人生存的生出。他說︰「聖子與聖靈的本質是非生的。」並︰「聖子以神的身份來說,是自存 的;但以子的身份來說,則是屬於父、從父而來的。這樣,他的本質是沒有來源的,而說到位格的來源,則是屬於神自己的。」(要義,卷一,十三章25節)
  有時有人說加爾文反對聖 子的永遠生出 (eternal generation of the son)。這種說法是根據以下的一段記載︰「既然明顯見出三位格從永遠就在神裡面存在著,而又認為繼續不斷生出的作為是愚昧的,那麼再一直辯論父神是否是 生出的,有什麼益處呢?」(要義,卷一,十三章29節)但這一段的記載,不能被認為是反對聖子的永遠生出,因為加氏在別處已說明了這一點。這似乎是加氏對 奈西亞會議有關聖子永遠生出的推測不滿意。華飛德評論說︰「似乎加爾文發現這觀念,若不是無意義,就是困難的。」(加爾文與加爾文主義,247頁以下)為 教會所製定的三位一體教義,在所有的改革宗信經中均有論列。
2、索西奴派與阿民念派論三位一體
  在十六世紀,索西奴派聲 稱三位格擁有 同一本質的教義,是不合理的,他們並根據亞利烏派所引證的(參上引書89頁)予以反駁,但是他們卻在反對聖子先在之事上,比亞利烏派更厲害;並主張基督雖 然具有特別的聖靈充滿,並有關於神的知識,且他的升天就領受治理萬物的權柄,但按他的本性,他也只不過是個人。他們解說聖靈為一「從神澆灌給人的一種德行 或能力」,所以在他們的神觀中,他們是今日獨一神論(Unitarians)與新神學派的前驅。
  在某些方面,從屬主義又 再一次地出 現。有些阿民念派人士(伊比斯克比 Episcopius、克西拉斯 Curcellaeus、林寶 Limborch)雖然相信三位格都享有神性,但是在次序、尊貴、權柄上卻只歸之於父。在他們對階級平等的估計上,差不多就導致了三神主義。
三、改教後期的三位一體教義
1、克拉克論三位一體
   在英國有克拉克(Samuel Clarke),他是對皇室女皇安(Anne)傳道的人,於一七一二年出版了一本論三位一體的書,書中之見解非常接近亞利烏派的從屬主義。他說聖父為至高 並獨一的神,為眾生能力與權威的唯一來源;而從永遠就與他同行,稱為子的第二位神,則是從聖父得到他的本性與一切的屬性,並非僅由於本性上的需要,乃由於 聖父有選擇性的意志行動。關於聖子是否由聖父的本質而生出,或是從無中造出來;另外聖子是否從永遠就存在,或是僅在諸世界前就存在,克拉克則拒絕予以置 評。在這兩個位格之外還有第三個位格,這第三位的本質是由聖父、聖子而來,而他在本性與聖父的旨意上則是從屬於子的。
2、新英格蘭神學家論三位一體
   有些新英格蘭神學家,批評永遠生出的教義。有一位叫艾蒙斯(Emmons)的神學家,稱永遠生出為永遠的無意義(eternal nonsense),而司徒多(Moses Stuart)則說永遠生出的說法是語言上的矛盾,並且他們大多數著名的神學家,在過去四十年都反對聖子永遠生出的道理。司徒多本人不喜歡這名稱,因為他 認為這是與聖父、聖子在適度平等上相衝突的,以下的話似乎表達了他的見解︰「父、子、與聖靈,乃是用以指示神性中區分的語詞,如在救贖計劃中對我們所顯示 的,並非是要標明神性中永遠的關係,如在他們神性本身內的永遠關係」。
3、現今論三位一體的見解
   在瑞典神學家瑞典堡(Emanuel Swedenborg)的言論中,發現了撒伯流有關三位一體的解釋。他否認三位本質上的合一,並聲稱我們所說的父、子、與聖靈,只不過是永遠神而人的區分 而已,這位神而人,在聖子上取得了人的肉體,並藉著聖靈有所活動。施來爾馬赫說,神在他本身內,是為萬物不可知合一的基礎,那就是父;神為人所知,在基督 耶穌裡,這就是子;神如同複活基督的生命在教會中,那就是聖靈。黑格爾、多爾納以及其他人,則採取了與施氏相同的見解。黎秋以及今日許多的新神學派,則採 取了撒摩撒他保羅的見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