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中國固有的天道觀念

中國民族乃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民族,在世界文化史的地位上,我們便是三個文化中心之柱石;而在精神生活方面,我們本來就有一種比較純樸的一神宗 教思想。(所謂純樸,乃和以後墮落的宗教思想比較而言。讀者請閱下文及本章附錄。)據考古學者研究,從一八九九年在河南安陽縣發掘出來的甲骨文字來證明, 中外學者均一致承認︰中國民族最初便有「昭事上帝」的宗教信仰。例如,約翰羅斯氏(John Ross)說︰「中國民族的上帝觀,淵源甚古;我們幾乎可說,在最古的中國歷史記載中,第一頁即可見到上帝的名詞。」中國先民,早就相信有一位創造天地、 主宰萬物、賞善罰惡、聰明正直的「上帝」之存在,並敬畏而崇拜之。
中國民族這種敬畏上帝的宗教思想,第一,可以證諸上文所述的幾百萬片甲骨的卜辭;其次可以證諸各種權威的古籍。茲謹略敘其要如後︰

1.《書經》──「天祐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
「上帝不常,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
「夏氏多罪,天命亟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敬事上帝,立民長伯。」
「天敘有功,天秩有禮;天命有德,天討有罪。」
2.《詩經》──「天生蒸民,有物有則,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皇矣上帝,臨下有赫。」
「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上帝臨汝,無貳爾心,」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
3.《詩大雅》──「上帝監察四方,求民之莫。」
4.《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5.《論語》──「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6.《中庸》──「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7.《左傳》──「夫神,聰明正直,而一者也。」
「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者必有大咎﹗」
「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
8.《呂氏春秋》──「昔者,殷湯克夏,王天下五年不雨,湯王以身禱於桑林,於是剪其發,割其瓜,自以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雨大至,人皆悅之。」
9. 《史記》──「天者,人之始也。」

此外,尚有道家的「順天」,墨家之「尊天」思想,如謂「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篇幅所限,未克俱引。
但是,從嚴格的神學觀點來說,先秦的天道觀和上帝觀,只是得之「普通啟示」(General Revelation),而非真神的「特殊啟示」(Special Revelation)。憑普通啟示,僅能對上帝有若干模糊的知識,卻不能對一位全善全愛、全知全能、至尊至聖、三位一體的獨一真神,有正確無誤的認識。 所以,這種原始的天道觀和上帝觀,以後便日趨變質。上焉者,成為一種空幻虛無的泛神論(Pantheism),或理神論(Deism或稱超神論)。下焉 者,便流為一種迷信邪靈、崇拜偶像的低級宗教觀念和神秘思想。民德墮落,民族衰微,此實厲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