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犧牲與聖餐之關聯

在信義宗的傳統,認為犧牲與聖餐的關聯這個主題是羅馬天主教信仰的餘毒,而將它撇之一旁。但這樣的傳統卻使得敬拜的生活及基督徒生命的一個重要部分消失無蹤,而聖經信息中,非常具有價值的內涵也隨之雲散煙消。
   
我們必須強調耶穌基督是主要供物與祭物(以弗所書5:2;希伯來書9:14)。基督耶穌是上帝的供物,一次獻上就完成了就贖(希伯來書10:10),而且叫世人與上帝和好(哥林多後書5:19)。從過去到未來,基督耶穌永遠都是使我們與上帝復合的中保。這樣的犧牲已經一次完成,不需要再有任何一次犧牲了。耶穌基督永遠作為復合者,在聖餐中也是如此。在十架上耶穌基督所受的創傷,迄今仍是祂作為復合者的記號。

當 馬丁路德提到這點時,他稱之為耶穌在聖餐中持續不斷的受苦。雖然,藉著祂的受苦我們得以蒙救贖這件事已經成就了,但馬丁路德認為耶穌基督在聖餐台上正受著 十字架一般的苦難。如同使徒約翰在啟示錄第五章六至十二、十四節所說的:「被殺過的羔羊,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 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關於這一點,Regin PrenterSkabelse og Genlosning也說到:「在加略山的犧牲不是成為過去的事蹟,直到今天,它仍是大有功效的」

從在基督裡與上帝復合這個基礎上,我們也將自己的身體當作活祭獻給上帝(羅馬書12:1)。我們將心靈、身體及靈魂獻給上帝,當成感恩的活祭。在新約聖經中,這就是感恩,也就是聖餐。在很早期的時候,聖餐就被稱為,意味著在聖餐中的杯與餅以及上帝和信徒的參與。我們像基督一樣的生命就是上帝賜下的生命,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犧牲所結的果子(彼得前書1:2, 18)。

在 羅馬書十二章一至二節,以及哥林多前書六章十二至廿節都強調身體的犧牲。我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就聖經的意思,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全人。身為基督徒,就 是隨時預備妥當,流血獻上自己的身體,因為我們就是將自己視為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的。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廿四節說到:「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 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

Prenter提到這點時,他的解釋是:「我們獻上自己並不是由於我們本身的抉擇,而是藉著聖餐賜予我們的,當耶穌基督獻上自己的身體和寶血,是為了成為我們踏上與主同死之路程的食物。

耶穌基督代替我們成為供物,將我們從我們的命運中拯救出來。就如同耶穌所作的:『在我的受死中,找到你的死;在我的供物中,找到你的供物;而在我的愛中,也找到你的愛。』

唯 有在聖餐中的愛,愛才能在信與望中得到完全,唯有在聖洗的約以及成聖的掙扎中才得以完全,如此一來,不再是我們的死,而是祂的死,祂那在加略山上的為愛而 受死的犧牲。如此一來,我們的服侍最重要的意義就是一項奉獻給上帝的供物。但唯有與基督的犧牲連在一起,我們的供物才能蒙上帝悅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