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後現代主義(The Postmodernism)

    後現代主義究意是什麼?這個像迷一樣令人極其困擾的概念,被用來定義二十世紀末期的文化狀況。

    後現代主義宣稱:「現代性」 - 從「啟蒙運動」成長,經歷「工業革命」到馬克思主義 - 已經崩潰。我們現今是活在一種無止盡的「當代」(now)文化中,周圍的現象和意義不時在變動,等待「第三紀元」(Third Millennium)文化的到來。
    一般上,「後」(post)是指一種繼續富創造力的時代而起的消極(negative)感,也可進一步的指一種超越否定性意識形態的積極(positive)感。可見後現代主義可以是消極的,也可以是積極的。

    那,所謂「後現代」是什麼意思?它是現代主義的結果?或餘波?或遺腹子?或伸展?或否定?肯定的是,後現代是一部分或全部分這些意義的混合搭配。要正規的認識後現代主義,可以從理論、藝術,及經濟方面去著手。

理論-否定辯證法(negative dialectics)和解構(deconstruction)
  
早在十八世紀,黑格爾就提出辯證法(dialectic)這種認識和解釋歷史的辦法。後來被馬克思用來批判當時的工業社會,提出共產主義才是解決工業社會問題(不公平,腐敗等等)的方法。因此,藉著否定辯證法引證出來的共產主義被說成是後工業社會的主義。如今,眼見工業社會繼續發展龔固,許多批判社會學者提出以解構理論(類似否定辯證法)來認識和批判工業及現在的社會。

    解構理論是一種看事情的態度,從現在或不能確定的現在(uncertain now)去尋找新的意義。藉著解構,自由地與不能確定或還未確定的現在對話,目的是要拆毀(deconstructing)而非為了建設(construction)

   解構理論可算是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ralism)的一個產品,一種對傳統社會的新態度。一種對傳統,對規矩的反抗或否定。

    解構最大的動作是認為意義並不是去發掘原有的世界,並不是要把原初的意義顯明出來,而是認為這世界是向「我」這讀者/觀察者展開的,要求「我」有新創意的意義。解構使「我」對這世界的認識有更多的空間,更擴大的視野(horizon)去創新意義。也讓「我」不必理會過去的意義,不需向傳統負責,最重要的是我得到新的意義。

米格福柯(Michel Foucault)和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是當代兩位最特出的解構理論學者。他們的理論提出,當我們發現現象中許多無法解釋或矛盾的看見時(unresolvable contradiction),這說明這現象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意思(a unified meaning)。我們就必須觀察它的“不定性”(undecidability),從中找出威脅及推毀(threatens to collapse the system)的解構意義。
    
    簡單的說,解構就如把過去一卻「倒轉過來」看:

    例如,把教育人的學校解釋為教壞人的學校。

後現代藝術

    什麼是後現代藝術呢?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它可以是美,或醜,可以是古典,也可以是混雜或折衷,最後它可以「無厘頭」。

    鏡像論(mirror theory)基本上主張心靈乃現實的鏡子。把存在於心靈(感知)的物體,以真實的方式再現,例如畢卡索的「阿維農的故娘」,這些瘦削的變形人體和帶假面具的娼妓,表達出畢卡索自己對梅毒的恐懼。最重要的,宣告了一種反再現的(anti-representational)()形相()((de)FORM(ation))

    後現代覺得藝術不必再躲藏,把心中的意念表達出來,即使是醜陋的,病態的,甚至不切實際的。例如,把一間破爛的廁所和一個尊貴崇高的名女人畫在一起。

    後現代的生活藝術可以是折衷的(eclectic)或者說無用物雜湊的(junk)。折衷主義是當代一般文化的零度(degree zero):一個人喜歡聽搖滾音樂,看粵劇,中午吃麥當勞,晚上吃中餐,在東京噴巴黎香水,在北京穿西裝,回去紐約的偶所穿日本和服睡覺。反正什麼東西都可以,都無所謂(anything goes)。沒有任何審美的標準,所有品味,都可以按市場和當時的所好來決定,或不決定。
       
    可複製性的藝術和渴望擁有原作。現代大眾消費主義把藝術帶進一個兩難的境地 - 大量複製使人更渴望擁有原作。在拍賣會中一個原作品可以叫價數千萬元,只要越多的複製出現叫價就更高。梵谷的「向日葵」越是成為印刷物上的常客,你就得為原作付出越多的錢。

    複製也把後現代的消費者帶進了想像消費主義(image consumerism)。床頭的自由女神台燈只值半個小時的工資,王帝用的餐具每晚都出現在我的晚餐中,要去美國旅行嗎?打開國際電腦網絡,配合清澈的影幕和動人的音樂,使人如身歷其境的美國豪華團,只需要一個小時的觀賞。

經濟

    超級現代主義(hypermodernism)變成了現代主義在技術層面的超越化。技術與經濟融合,隱藏在各式標籤下 - 後工業的、電子的、服務業的、資訊、電腦經濟。

    超級現實的金融(hypereconomic)把世界金融市場串連起來,以便二十四小時不停地交易。在這個密佈著電話、數據機、電腦與傳真的想像空間中,由接管專家組成的集團隨時可以迅速入侵而剝奪一家大公司。數以億計的金錢四處飛濺

    經濟不只是過去社會的商業活動,它變成了一個不時變動的數據,沒有人可以知道它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人活在不能為下一刻肯定的數據之中。

    藉著科技,工作效力可以在十分鐘內完成過去一百人用一百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上千萬的工人被迫成為多餘的。

    經濟社會出現許多虛擬式的現象。後現代不只承接現代不時在社會潮流中製造偶像,更進一步製造「虛擬」式的偶像(Virtual model)

    瑪丹娜(Madonna)不只是瑪麗蓮夢露的化身,更盜取了許多好萊塢巨星的形像,甚至把自己呈現為萬用的色情性對象。把各部份加起來,她希望成為「新女性」(New woman)的虛擬模特兒(cyber-model)

    蝙蝠俠復活,成為連環畫的超級英雄。

    不能解決底特律城的犯罪問題,卻刻意製造一個機器戰警(Robocop),甚至在無政府狀態中能有效地抵抗罪惡,但一卻都是虛擬的。

    還有許多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是一些電化人,來自未來而任務是改變現在的社會問題,使人獲得虛擬式的滿足。

    今天我們繼續看見後現代出現了許多使用電腦技術為滿足人剪貼而成的英雄人物、美女偶像、電影明星、體壇明星、商業英雄 - 可能都是虛擬的。

    最主要的是,商家可以出售許多虛擬的產品,令人可以用平宜的價錢擁有這些「偉大」或偉大人物所擁有的東西。

    後現代人的社會也是虛擬真實的(Virtual Reality)

    民主資本主義社會似乎在後現代已得勝了,淩越了集團主義或共產主義這對手社會,似乎資本主義社會有了繁榮、物質、民主、自由,但是背後卻蘊藏著許多腐敗、貧窮,比過去更脆弱、更苦難。

    後現代人的心理不只是混雜的,也是虛擬真實的(Virtual Reality)。愛心和關懷是可以從領養電子雞或其他動物甚至人類獲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