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餐清楚顯明教會會眾由於耶穌基督及信徒的團契,因此是個與一般社會團體迥然有別的團契。教會雖然存在這世上,但並不會安於在這世上或者屬於這世界(腓立比書3:20,希伯來書13:14)。因此,聖餐,這個組成教會的一個聖禮,並不是為每一個人預備的,而是為基督耶穌身子的肢體預備的。
新約聖經中,使用不同的字代表聖餐,這些字分別闡明聖餐的意義。
在新約聖經中,提到聖餐時,常使用的字是團契這個希臘文,這個字有三個不同的意義:
第一層意義是去分享、去幫助以及去給予(哥林多後書9:13)。這個意義和服侍有著密切關聯。
第二層的意義是一同領受(哥林多前書10:16-17),供給、供給(加拉太書6:6)。
第三、這個字有著更深一層,也更廣闊的意義,它的另一個延伸出的希臘文,意思是一般、共同、公眾的。這個字的字根是,原來的意思是參予或是讓人參予、分享責任、幫補聖徒的缺乏(羅馬書12:13)。或者是消極的意義,如在別人的罪上有份(提摩太前書5:22)、與人同受苦難(彼得前書4:13)。使用這個希臘文時,通常是連接於愛心、公義、憐憫、慈愛、溫柔和友善的。使用這個字時,都是提到對人的態度、行為以及所產生的舉動。
在
哥林多後書八章第四節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當保羅提到哥林多教會對耶路撒冷老年人和窮人的幫助時,保羅說:「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此外在哥
林多後書九章第十二至十三節,這個重要的經文中提到:「因為辦這供給的事,不但補聖徒的缺乏,而且叫許多人越發感謝上帝。他們從這供給的事上得了憑據,知
道你們承認基督順服他的福音,多多的捐錢給他們和眾人,便將榮耀歸與上帝。」
在這段經文中,我們注意到團契這個字,緊密的連接著服侍及儀式兩個字── 對上帝的行為、敬拜祂。
在這裡服侍及儀式是一起使用的。使用團契這個字時,是提到與耶穌及眾人的團契(哥林多前書10:16)。
藉著保羅書信的描述,透過信心與基督聯合有份這件事情,在聖餐中成為真實、我們能經驗到的。團契是一個屬靈的參予。請注意基督身體的意義,什麼是餅,就是
基督的身體。那麼參予在聖餐中又是什麼意思?也一樣是基督的身體。那些參予聖餐的人由於同領一個餅,而成為基督的身體。神學家針對使徒信經說到「聖徒相
通」這句話,提出討論: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1) 分享神聖的要素 - 就是聖餐;2) 與聖徒同領聖餐。在提及團契及服侍時,這兩者是成正比的,越多參與團契就越能夠幫助眾人(腓利門書17;哥林多後書8:23;羅馬書15:27;腓立比書4:14以及希伯來書10:33)。
團契意指與基督和眾人的團契,包括與那些需要、貧窮人的團契。通常這是一種態度──包括一個行動、關係及一項責任。這樣的團契是服侍的基礎,而它經常意味著服侍工作是緊緊與儀式配合的,就是敬拜上帝的儀式。
當馬丁路德提到這種親密的團契時,他用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就像是碾碎的五榖與釀成的酒,都已經失去本來的樣式,而與他人成為液體了。
正
如同祝謝過的餅成為基督的身體,教會,聖潔蒙祝福的基督徒也同樣成為基督的身體。然而,當我們同領聖餐時,我們需要明辨所領受的基督身體,以及我們隸屬的
基督身子──教會── 的差別。當我們領受聖餐時,一方面是基督的聖體,我們所隸屬的;另一方面則是耶穌基督神秘的身體,我們所領受的。
基
督創造了這個手足之愛的團契。教會並不是藉著一群不同的人,擁有直接、密切的關係而建立的。一項堅持的看法認為,教會是一個團契,她的存在是為了釋放人的
信仰、倫理道德以及行為。換言之,教會並不是由人的行為、信仰及倫理道德建立的。這個神聖的團契── 教會──
是藉著耶穌基督創造、眷顧及保守的(以弗所書2:21; 4:15-16)。我們必須在各方面成長,以就近基督,祂是我們的頭,親近基督,藉著祂,全部的肢體連結在一起 ──使這個身體得以在愛中成長、建立。耶穌基督賜給我們饒恕,在祂裡面,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這饒恕,在那裡建立起愛的新源頭(路加福音7:47;約翰一書)。上帝與人的新關係創造了人與人建立新關係的基礎(路加福音6:32)。
因
此,這個聖潔的團契 ── 教會
──全然不同於這世上的一切團契或團體,一種本質上的迥然不同。唯有透過基督論,才能真正明白這個聖潔團契的意義。唯有我們正經的認為基督是臨在會眾中的
主,你才能明白並體會聖潔團契的意義。在這聖潔團契中的愛心及關懷是出自於耶穌基督這真正的源頭,由於願意以愛心及關懷來服侍耶穌基督,我們才能服侍我們
的同伴。基督以祂潔淨的赦罪及慈愛立足在主內肢體與我們之間。真正的愛與關懷是耶穌基督早已明示,並清楚記在祂的話語之中。
以上幾點在聖潔的團契中是顯而易見的。此外,藉著主內手足團契,這樣的團契觀念及彰顯得以具體清楚表現。
教會會眾的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內在的合一與團結;由於我們同屬一個團契,所以我們能夠彼此服侍、彼此關懷。這個獨一的特點也是耶穌所強調的。耶穌吩咐門徒們必須成為新的手足關係(馬太福音25:44;12:50)。耶穌不只是將教會與社會作比較,祂也要教會對抗外在世俗化,統治者管轄的社會,就如同祂在馬太福音廿章廿六節說的:「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保
羅特別看重手足之愛,在加拉太書六章十節,他說道:「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使徒約翰同樣強調聖潔團契中的手足之愛,
他在約翰福音十三章卅四;卅五節;十四、十五章;廿一章十五節;十五章九節;以及約翰一書二章五節都提到類似的觀念:「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
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在約翰福音十五章中,使用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
比擬信徒與主的連接。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一至三節也提出身子與肢體的類似比喻,說明主裡手足之親密團契。
這個聖潔團契的成員 ──基督的身體,彼此相互分享;特別是貧窮者能得到供應。(使徒行傳4:32-5:11);而在使徒行傳二章四十二至四十七節,是關懷貧窮及有需要者的恩賜;在第六章一至六節,則是關心、服侍被排斥的人群。
馬丁路德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耶穌基督聖潔真實的身子以及信徒肢體,是蒙祝福的聖禮。」
這
句話提供一個令我們感動的例子;而路德也批評那些忽視這項責任的人,他說:「那些樂意與人分享好處而不是金錢的人,也就是那些樂意聽見這幫助、團契並支持
聖徒的聖禮,已經託付給他們的人。其實,他們卻不願意隸屬於這些受幫助的團體。他們並不願意幫助窮人、忍受罪人、照顧心靈憂傷的人、與受苦的人共苦、為別
人代求、保護真理並且甘冒失去本身生命、財富及榮譽的危險,以求改善教會及眾信徒的情況。他們不願意,因為他們害怕這世界。其實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承擔
他們的罪惡,就如同我們希望基督及眾聖徒承擔我們的罪惡。如此一來,在聖禮中信徒團契才得以成全,公義得以彰顯。因為除非我們的愛心日日漸長,並改變自己
成為受造世人的一個,否則我們所守的聖禮是不蒙祝福並且毫無意義。」
神
聖團契藉著恩具、洗禮、宣講上帝聖道及實行聖餐而獲持守,這不是一個只管自己問題的自省現象。無論如何,若我們要保持新又活的團契,並且與良善之主所認為
的建立中的教會和諧一致,就必須成為一個開放的團契 ── 對需要赦免的罪人開放 ──
這也就是服侍的意義,是藉著上帝所賜恩具得以持守的。這包含內在、外在兩方面的結構。
服侍具有內在責任,可比擬成一股向心力。服侍也應該廣而推行、鼓勵手足關係的團契及手足之愛,那是我們任何一位需要靠賴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