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人性教義是聖經的啟示和人類關懷的匯合點


    神 學是研究一個人們所公認存在的對象。現代西方人或許不能確定有神,也不能確知是否真有拿撒勒人耶穌這個人,甚至不能確定祂所行的神蹟是否真發生過。但他們 並不懷疑自我的真實性,因為他們每天活著,這是一個存在性事實,除非他們受到東方思想模式的影響,否則這可能是他們唯一肯定的事實。

    這 就是說,『人』這個主題是我們對話的起點。如果有人一開始與未信者討論就以聖經言論和神論做話題,聽者可能在尚未理解之前就已經喪失注意力。今天很多人根 據經驗來決定他們的信仰,懷疑任何超越感官經驗的主張。再者,現代人的思想往往傾向人本主義,使人和人的標準成為價值和關注的最高對象。這往往以反權威主 義表現出來,也就是他們否定一個有權命令人做事的神,或反對一本有權定立信仰和行為準則的聖經。現代人所關懷的是自己:自己將遭遇何事、將往何處去。他或 許不會絞盡腦汁要認識人性,而是寧願消極地按照時下一般見解去接受自己的價值;但是他卻有興趣關懷本身的福利和今生的地位。因此,討論不會僅僅停留在人這 個主題上,人只是一個適切的討論出發點。

    這 就是我們應用田立克的關聯法最好的機會。田氏的回應或護教的神學,是一種處境分析,即環繞文化而建立有關生命和現實的整套解釋,主要透過文化中的藝術、哲 學、政治和科技來表達。他的分析告訴我們社會上常見的問題·因此,在神學講說信息之前,田氏的系統會先問對聽眾最重要的事是什麼。然後從神學權威釋放信 息,但同時讓處境來規限其形式。這信息是人們問題的答案,而非外來而強加於人的東西。

    因 為每一種文化中的人不但關心自己,同時也關心大我、小我的問題和需要,其中大部分言論和問題都是關乎人的。所以,人是一個與非信徒談論的話題。但討論並不 就此結束,因為非信徒對自我認識所產生的問題會導致一個非常不同的答案。譬如說,某些問題會導致人神關係的解釋,那就牽涉到神是誰和神像什麼的討論。因 此,雖然討論至終可能離題甚遠,其出發點總不離人的興趣所在。

    這 意味著我們講道時最好用人類共通的經驗作起點。特別是,可將引言集中在聽眾最關注的事物上。如果講道先用五分鐘的時間解說第一世紀腓立比城的文化背景,或 是解釋出埃及記的大祭司胸牌的重要意義,這樣所有的聽眾可能很快就失去注意力。相反的,如果講道先提一些人們有興趣的處境,進而說明所選經文如何應用於這 處境,這樣或許仍有機會挽留聽眾的收聽興趣。我們也許以為上述只是廣播和電視講員的難處,但出乎所料地,很多週日早上坐在講員跟前的會眾,不管閉著眼或是 睜開眼,他也會掩起耳朵、魂遊象外。在現代世俗人的思想中,人的教義有可能找到立足點,因至少它從一般人的思想之主題開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