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基督之名字與稱號


「耶穌是基督」既然是基督教的信仰中心,沒有耶穌基督,基督教就會瓦解,更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所以我們首先必須要給「耶穌」、「基督」和相關的名字或稱號正名,不然「名不正則言不順」,我講的耶穌和基督不是你講的「耶穌」和「基督」,探討《基督論》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
名字]

 

A‧耶穌(Jesus
 
英文 Jesus 其實來自拉丁文,希臘文是   (Iesous) ,音譯自希伯來文 Jehoshua 耶何書亞,民十三:16),簡寫為 Joshua 約書亞,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Jehovah is salvation)。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降生的時候,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
 
這正是耶穌名字的意義。在巴勒斯坦,「耶穌」這個名字很普遍,所以《聖經》特別指明是「拿撒勒人耶穌」(可一:24,約一:45,徒二:22等)。

   
除了《聖經》的記載,經外文獻有提及拿撒勒人耶穌嗎?猶太史學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 ,生於主前37年)在《猶太古史》18.63-64有這樣的記載:
「那時有一 位叫耶穌的智者每 倘若他果真是『人』 每 出現。因為他做了很多奇異不可置信的事,又是眾人的教師,人們都因他而欣然接受真理。他吸引了很多猶太人,同樣亦吸引了很多希臘人。這人就是基督。雖然彼 拉多在我們的領袖的煽動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以之懲辦,但那些從起初就愛他的人,對他始終如一。他(死後)第三天,便復活了,並向他們顯現﹔這些事,以 及其他許多與他有關的奇事,上帝的先知們早已預言了。就是今天,那些以他的名稱為基督徒族類的,仍未完全消失。」


[
稱號]

 

A.基督(Christ
 
「基督」是頭銜,希臘文是   (徒四:26),希伯來文是   ,音譯是彌賽亞(Messiah,約一:41,四:25),意思是受膏者(anointed 詩二:2,但九:25)。在舊約,祭 司和 君王在受職時都有膏油倒在頭上使成聖(利八:12,撒上十:1)。這裡說的受膏者是誰呢?他是上帝透過先知對以色列人所應許的那位拯救者。以色列人因不守誡命,拜偶像,犯罪作惡,公然藐視上帝的聖潔和公義,所以上帝藉著先知宣告,他必執行在摩西律法中所定的,違命必受咒詛(申二十八:15-68),消滅他們。但上帝在震怒、施行審判時,不會忘記與大衛所立的永約,「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下七:13)他應許一位受膏者(彌賽亞)要來拯救他們(如申十八:1518,賽五十五:4,詩二:6-9,詩一百一十,亞九:9),故施洗約翰打發門徒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嗎?」(太十一:3)。 在新約時代,彌賽亞的觀念已不斷擴展,特別是在羅馬人的統治下,有些猶太人期待他來給世界帶來和平﹔有些期待他帶來公義的統治﹔但大多數人都期待一位民族 英雄的彌賽亞,領導猶太軍隊征服全世界。猶太人不能接受耶穌是彌賽亞,就是因為「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加三:13)他們認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不可能是彌賽亞。

   
耶穌是那位受膏者嗎?在該撒利亞•腓立比境內,他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當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耶穌說:「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太十六:15-17)可見耶穌承認自己是基督,不過卻吩咐門徒不可對人說他是基督(太十六:20),以免猶太人對彌賽亞的誤解而引起騷亂。其實,當猶太人問他:「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訴我們。」從耶穌的回答:「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約十:24-25)可見耶穌在眾人面前也暗示了自己是基督。

   
耶穌受的是什麼膏?他受的是聖靈的膏(約一:32,徒四:27,十:38),以擔負先知、祭 司和 君王的三項職分(太二十一:11,徒三:22,來十:10-14,路一:33,約十八:37)。

B
.人子
 
在福音書裡,耶穌多次(共83次)以「人子」自稱,如太十六:13,可十四:41,路九:58,約十二:23等。為什麼耶穌以「人子」自稱?聖經學者有以下解釋:
 
一、耶穌自稱「人子」,說明他道成肉身,取了人的樣式,作為人的代表。當耶穌受洗,他對施洗約翰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太三:15)表示他藉著受洗的儀式,把自己「歸入罪人的身體」,他本來無罪的,卻藉著洗禮與罪人認同了。換句話說,他現在背負了世人的罪,開始走上各各他的路上。所以,「人子」的稱號是說明他的使命。

二、與「神子」和「彌賽亞」的稱號相比,「人子」可以避免使猶太人曲解彌賽亞的性質和使命,讓耶穌有「多一點」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來完成使命。另一方面,「人子」在舊約裡有特別的意義。但七:13-14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這位人子就是彌賽亞。在耶穌與門徒的對話中也時常自比為但七:13-14 的「人子」,如:
太十六:27 「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太十九:28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太二十五:31 「當人子在他榮耀裡,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路二十一:27 「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雲降臨。」


C
.神子(上帝的兒子)
 
按《路加福音》的記載,在耶穌降生之前,天使加百列已經對馬利亞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路一:35)。
 
在《約翰福音》,耶穌宣稱自己是上帝(父)的兒子(如約五:17)。耶穌在公會受審的時候也承認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路二十二:70 「他們都說:『這樣,你是上帝的兒子嗎?』耶穌說:『你們所說的是。』」從可三:11 「污鬼無論何時看見他,就俯伏在他面前,喊著說:『你是上帝的兒子!』」,污鬼也知道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對猶太人來說,這等於「將自己和上帝當作平等」(約五:18),也等於說自己就是「基督」,因為太二十六:63 「。。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上帝的兒子基督不是?』」 耶穌從來不稱上帝為「我們的上帝」(約二十:17),他只說「我的父」,這種子與父的關係是非常獨特的。在談到耶穌的神性和位格時,我會跟大家再探討這個項目。

D
.主
一般上,「主」的稱呼相當於「先生」或有權柄的人,如「主人」。但耶穌在一些場合卻用了舊約「主」的特別銜頭,等於自稱是「上帝」,如太七:21,二十二:41-45,可五:19,路十九:31,約十三:13。。當時的門徒並不瞭解耶穌的這個用法,直到他從死裡復活之後,他們才把舊約的「主」作為他的稱號,如約二十:28,徒二:36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地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羅十:9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何以舊約的「主」是上帝的代名詞呢?原來上帝的名字在希伯來文是由四個字音(YHWH)組成。由於十誡禁止人妄稱上帝的名(出二十:7),因此以色列人不敢直呼上帝的名字,他們讀聖經時就以「主」(Adonai)或「上帝」(Elohim)代替,久而久之,以色列人就忘記它是如何發音的。後來希伯來學者把「主」(Adonai )的母音附點用在YHWH上面,於是發音就成為「雅巍」(Yahweh)或「耶和華」(Jehovah)。


E
.救主(Saviour)或救世主(約四:42
 
耶穌沒有自稱為「救主」,但這個稱號卻在聖經裡用在他身上,如路二:11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門徒在耶穌從死裡復活後,他們就在多處(共22處)把這頭銜冠予耶穌,如徒五:31 「上帝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 徒十三:23 「從這人的後裔中,上帝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腓三:20 「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在希羅文化中,「救主」常作為一些神祇的頭銜,如宙斯(Zeus);有時也用在帝王身上,如該撒(Caesar)被稱為「世人的拯救者」,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被稱為「救世主」。所以,使徒宣稱耶穌為「救主」,不但表示他超越異教世界的任何神祇,也等於公開挑戰當時帝國的統治者。這是導致基督徒後來遭受羅馬政權迫害的原因之一。


[
名字和稱號的聯用]


A
. 主耶穌,如可十六:19,路二十四:3,徒一:21,四:33等。

B
. 主基督,如路二:11,羅十六:18,西三:24等。

C
. 耶穌基督,如太一:1,約一:17,徒八:12,羅一:8等。

D
. 基督耶穌,如徒三:20,羅三:24,林前一:2,加三:28等。

E
. 主耶穌基督,如徒十一:17,羅一:7,腓一:2 等。

F
. 主基督耶穌,如羅六:23,林前十五:31,提前一:2等。

G
. 主救主耶穌基督,如彼後一:11,三:18等。

H
. 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如林後一:19,約壹一:3 ,三:23等。

 

沒有留言: